第19章 調兵遣將
書名: 援明傳作者名: 不必嘗本章字數: 3028字更新時間: 2023-09-12 14:30:55
好在張渚鎮四面環水。
只需嚴格管控船只。然后在河道交叉口和河面窄的地方,挖掘壕溝,架上機槍大炮。
防守倒是不難。
張渚鎮如今匯聚了五萬人口。開墾良田一萬多畝,是這一個多月來連續不斷的勞作,才有的成果!
只要能夠等到糧食收獲,到時必然實力大增。
沉默思索間,袁長青來訪。
“報告少帥,黃軍長已經拿下常州,申請派工作組接手工作。”
盧傳廷點點頭,倒是有些意外:“怎么會這么快!”
袁長青答道:“傳回來的戰事報告上說,常州城只有駐軍五百,其中還包括一些捕快衙役,大部隊已經撤走,黃軍長輕松便奪了縣衙。”
“哦!”盧傳廷虛應了一聲,并未細想。
因為最近剛剛成立的工作組,令他有些頭疼。
江南文風鼎盛,讀書人的數量,遠遠的超過其他地區。
所以這段時間,慕名而來的文人,倒有是很多。
不過令人惱火的是,這些文人大多一身的臭毛病。
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百家爭鳴,各有長短。
但總要堅持基本的底線和起碼的節操。
理學已經被斷章取義,陽明心學也不好好研究。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需要別人努力時,君子是別人。
需要自己努力時,君子是勉勵別人。
格言都能被雙標,無恥之尤!
學的都是些統御人心的小把戲,雖說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但帝王也是需要你的才學,讓社會進步,讓文明向前的。
不是讓你們勾心斗角,相互傾軋!
整天裝著高深莫測的樣子,跟他談什么利益、立場。
勿要與民爭利。
不用吧,沒有那么多識字的。
用吧,終究令人惡心。
言論滔滔不絕,催人尿下,道理嘩眾取寵,引人嘔吐。
總之!減肥又利尿,別無他用。
只能暫時讓他們做些整理收藏的工作。
傳道授業之事,是萬萬不能交給他們的。
當然,不能一概而論,少數幾人,還是有些管理地方的本事的。
但大部分都是瞎扯淡。
整天經天緯地、縱橫闔閭,坐而論道不說,還頑固不化。
好心教他們一些實干的本事。
反譏諷小爺我離經叛道。
一個個望之不似人子!
不過現在沒有辦法,經營的時間太短,重心自然要放在軍事上面,來不及培養管理地方的人才。
盧傳廷摸了摸下巴,對袁長青說道:“還是暫時讓常州自治吧,這樣說不定還能尋到幾個治理地方的干才。”
“畢竟,大浪淘沙,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袁長青點頭記錄后,繼續匯報:“江陰的三個作戰小組,集體請示下一步作戰計劃。”
摧毀敵軍炮營的任務已經完成,遠未到拼死一搏的時候,野戰也只是徒耗彈藥,還不如暫時隱藏起來。
出其不意,方能攻其不備!
常州已被攻取,第一階段派出去的一千八百人,除了秦陽一部不太理想外,基本都還算順利,傷亡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集合各處的情報匯總,盧傳廷問道:“張臨玉部動向如何?”
翻了翻手中的通訊記錄冊,袁長青回答:“他所在的那條戰線敵人很少,所以,張臨玉把部隊分成了十個作戰小組各自防守,倒是沒有出現什么大的動靜。”
白佳山和張臨玉率領的二連和三連,其目的便是偵查和配合黃軍長攻取常州。
戰斗任務已經完成,練兵的目的已經達到!
那么接下來…?!
思維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的戰爭構圖,盧傳廷默默推演,尋找有足夠戰略價值的突破點。
常州雖靠近長江,但自古以來都沒什么價值。
所以歷史上不曾有過大規模的戰爭。
這次進攻,也就是拿來練練手。
但是常州上游的鎮江就不一樣了。
地理位置險要,襟山帶水,上可覬覦應天,下可窺視三蘇。
當年太祖皇帝與張士誠就曾反復爭奪鎮江,因為地理位置實在險要。
歷史上江南的政權,只要攻取了鎮江,以此地為界線,余下各城,皆為囊中之物。
走到沙盤前,靜靜沉思。
參謀部二十幾號人見少帥這副表情,全都變得雅雀無聲。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種情況下的少帥,一般都是在憋大招。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盧傳廷的眉頭漸漸舒展,雖然有點冒險,但如果計劃成功的話,很容易打開局面。
以沖鋒槍的殺傷力,成功的把握很大,何況!人不輕狂枉少年。冒險,對于這個年紀來說,只是個形容詞而已,毫無內涵!
再說了,一千對十萬,優勢在我。
“令。”
年輕的少帥面容剛毅,神色沉穩。袁長青趕緊拿出紙筆記錄。
“任命陸康為北路軍統帥。”
“整合六連所屬三個作戰小組。”
“改編成漢家子弟兵第一軍第二旅。”
“溫良為第一旅代理旅長。”
“整軍一千二百人即刻渡江,攻取浦口,和州。”
思考了一會,不忘叮囑道。
“江北的情況我們也不熟,讓陸康遇事可隨機應變。”
為何江南這么一個大熔爐還沒有搞定,卻要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去江北作戰呢。
喜歡冒險的少年總是與眾不同的,可能是迫切的想要成長吧,所以裝了把深沉,玩起了心理戰。
戰爭!
統帥的心理素質,也是取勝的關鍵。
揚州之戰前后。
當時‘多鐸’所部滿洲八旗頂多三萬,再加五萬的蒙漢八旗仆從兵。
而‘江北四鎮’加起來足足五十余萬。
可結果呢。
很多都是一箭未發便降了清,被嚇壞了,更被嚇慘了。
黃得功死后,他的部下還剩下八萬多。
全部跪在泥濘中一動都不動,任由清軍縱馬砍了幾個來回,直到頭顱堆不住、四面垮塌方止。
余下了不到六萬,全都降了清。
結果這投降的六萬,就連下銅陵、池州兩城。之后更是全殲了宣、徽兩州的抗清義士。
長江五霸之一的安慶,也被攻破!
是完全沒有戰斗力嗎?當然不是。
心膽俱碎!何來提刀的勇氣。
還有現在主攻江陰的劉良佐,投降之后,更是戰功赫赫,黃得功、高杰皆是敗于此人之手。
再過一個多月,江陰城二十萬軍民,也大多死于他的屠刀之下。
所以少年的想法很簡單,北方必須出動一支勁旅,造成后路已被切斷的假象。
讓應天城里功高震主的王爺,去找福臨小皇帝要兵要糧。
福臨敢給嗎?
攝政王已經兵強馬壯了,朝中能夠跟他掰掰手腕的,已經全部伏誅。
若是再派援軍,那可真是茅坑里點蠟燭,只為尋死。
扯皮是一定的,各有各的算盤。
當然,還有個更大的用處,就是造勢,為漢家軍造勢!
弘光朝廷已經滅亡,而剛剛稱帝的唐王遠在福建。
奉命監國的魯王,被文官們處處掣肘,難成大事。
而這繼承了大明政治遺產的兩大巨藩,卻為了爭一爭正統之名,正打得頭破血流!
江南已經淪陷,只要擊敗了攝政王多爾袞,江南的政權就會出現真空。
征服天下,沒有個足以威震天下的好名聲...怎么能行!
盧傳廷接著發布作戰安排。
“任命許久溟為南路軍統帥。”
驚喜來的突然,讓站在一旁的許久溟一個趔趄,連日來的期盼終于變成了現實。
激動之間不由有些發飄。
雙腿一軟當場跪倒,嘴唇微微有些發顫,但表面還算鎮定,只是語氣出賣了內心的緊張。
“末...末將在。”
被打斷了施法的盧傳廷一愣。
什么鬼!
堂堂一軍之長像個軟腳蝦,要不要換個人走南路!?
而且這動不動就跪,委實讓人有些受不了。
盧傳廷眼神斜瞥著他,威嚴四射,霸氣側漏。
“漢家軍從此取消跪禮,除了天地君親師,其余任何情況,都不準下跪。”他的語氣分外嚴肅:“老袁,把這個寫進軍紀里面。誰都必須遵守。”
袁長青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少帥給了他這么個稱呼。
雖然有些親熱,可怎么聽著好像爬樹挺厲害的樣子。
不過,漢家軍能讓少帥如此稱呼的,他也是獨一份!
盯著許久溟,盧傳廷的語氣微微有些怒意。
“還跪著干什么?是不是說,我的軍法砍不了你?”
許久溟一骨碌爬起來,連連作揖:“末將不敢!”
盧傳廷輕咳了一聲,繼續下面的軍令:“許久溟率第二軍第一旅的二營、三營、五營。”
“整軍兩千一百人,繞過應天,進攻采石,虎視秦淮。”
許久溟整肅軍裝,雙手抱拳,大聲答道:“末將領命。”
“我估計那些投清的漢軍旗主力,大部都在池州一線。”
收斂了威嚴,盧傳廷的語氣也柔和了許多,殷殷叮囑:“我會讓沈不浪派人輔助你,攻取采石之后,密切注意蕪湖的動向。”
“徽州寧國一線,我也會派人聯系,那邊山高林密,沒有那么容易淪陷,你也要多溝通一些…這個地區的抗清志士。”
“要懂得隨機應變,保存實力,不要再犯秦陽那種錯誤。明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