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暑假,王世華的二哥王世常決定回老家探親。王世常在1948年就離開了家到XJ參軍,成為一名軍醫(yī)。整整15年后才第一次回老家,老家的親戚們得知他要回老家探親,都很高興,早早就開始做準備。世常回來的時候,他和妻子還帶著女兒王萍。
世華的小侄女王萍只有三歲多,他們一家人千里迢迢地從XJ過來,長途乘車十分疲憊,所以暫時住在西安的周家巷,王世華的伯母家里。
王世華得知這個消息,專門從小寨趕到城里。世常一家因為來時路途遙遠,坐車的時間又長,他們想洗個澡再回老家。伯母讓二嫂和二哥他們到解放路的一家洗澡堂洗澡,這家澡堂名叫珍珠泉。
王世華把他們領到了洗澡堂,等二哥去買票的時候,二嫂一個人坐在凳子上休息。不想因為長時間的旅途勞累,她坐在那里竟然睡著了,結果隨身帶的一個包袱被人偷偷的拿走了。這個包里面裝著他們的換洗衣服,全部都丟失了。
二哥把洗澡票買回來,問二嫂:衣服呢?
二嫂才恍然大悟,原來在她打盹的時候,衣服已經(jīng)被別人偷走了。沒法換洗衣服,洗完澡,仍然穿著自己原來的那身臟衣服,又回到了伯母的家里。
世華和他們在西安簡單的逗留了一下,很快就買汽車票,準備回老家。老家的車票雖然不是很好買,但是比起困難時期,似乎還要好了很多。
買到車票以后,他們四人在西安解放門汽車站坐上汽車,然后就向山陽縣出發(fā)了。
汽車翻過秦嶺的時候,盡管那時還是夏天,但是氣溫逐漸降低。二哥和二嫂他們穿的衣服都非常單薄,只好用一些被單裹在身上御寒。真是一步一段景,十里不同天啊!
二嫂和小侄女都是第一次見到秦嶺的大山,所以她們都特別激動,一路上問這問那。每到一個地方,王世華的二哥就忍不住自豪地對他們說,你們看,這是多么好的風景啊。在哪兒有這么美的風景呢?這真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啊,萍萍,你說是不是啊?
就在這時候,有一位坐在旁邊的小朋友突然問他的家長:舅舅,這山怎么這么多呀?我們什么時候才能走完呢?
聽了孩子這天真無邪的話語,車上的人們都被逗的笑了起來。孩子的舅舅告訴他,現(xiàn)在我們是剛進了山,越走山越多,一時半會兒走不完。
當王世華和二哥二嫂來到山陽縣以后,大哥王世經(jīng)得到這個消息,已經(jīng)到汽車站來等他們了。大哥擔了一副籮筐,一頭挑著簡單的行李,一頭就挑著王世華的小侄女王萍。
到縣上一大家人先吃了一頓飯,他們就出發(fā)了。從山陽縣到板巖鎮(zhèn),沒有汽車,只能步行,而且?guī)е⒆樱惶鞎r間還走不到。
他們走到半路,找到了一個住戶人家,晚上就在那里湊合過了一夜。沒有床,大家就在地上鋪了一些稻草,然后王世華們幾個人就那樣和衣躺了整整一個晚上。
第二天中午時分他們就到了家。到家之后,世常才發(fā)現(xiàn)這些年,家里的情況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王世常以前離家的時候,山區(qū)還沒有解放。現(xiàn)在整整15年過去了,他再次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1960年困難時期的時候,王世華家原來住的老屋被大隊征用了,后來經(jīng)過各種努力和協(xié)調,又退還了他們。所以1963年世華他們再次回家的時候,又住回了原來的老房子。可是東面的廂房已經(jīng)分給了另外一個姓盧的人家住了,王世華他們只好住在西廂房。
世常離家出走的時候,他只是單身一人,現(xiàn)在他帶著全家一起回家探親。尤其令他感到傷心的是,他走的時候,他們的父母親還都健在,可現(xiàn)在短短的15年過去了,他們的父母都已經(jīng)相繼離開了,這一點使世常感到非常傷心難過。
王世華的父親在1951年去世之后,因為種種原因,暫時還沒有下葬,臨時浮丘在一塊家里自留地旁邊的一個高坎上,下面用了一些磚頭壘了一個簡單的墓穴,就算寄放在那里,等待以后有機會再遷移到墳山安葬。
后來一直到了1961年,王世華的母親也去世了以后,家人才將他們兩人一起安葬到了他們老家的墳地,兩位老人是一個合葬墓。
原來老家的墳山上,有許多又粗又高的古柏樹,可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都被人們砍伐完了,有幾塊石碑也已經(jīng)被推倒了。世華和世常看了,真有一種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覺。
王世常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大哥王世經(jīng)將他們兩個弟弟領到父母的墳上,他們其實沒有進行什么祭奠。來到父母親的墳旁,二哥特別難過,他從口袋里掏出了隨身裝著的一盒香煙,點了一支,放在了墳前,向著父母親說了幾句話。
王世華他們三人就默默地坐在那里,整整坐了半個多小時。世華離開的時候,母親對他說過的那些話,他一直都記在心里,可惜母親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世華越想心里越難過。
心里舍不得離開父母,王世華他們就這樣坐了很長的時間,心情都十分的沉重。一直到天快黑了,王世華他們兄弟三人才離開墳地,回到家中。
王世華的二嫂老家是山東,畢竟她來自一個較大的城市,在板巖這樣的窮鄉(xiāng)僻壤,世常離家了幾年之后,突然領回來這樣一個年輕漂亮的媳婦,在鄉(xiāng)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二嫂十分能干,雖然說她是一名醫(yī)生,但是她很能吃苦,對農村的一些農活也很能適應。令大家感到驚訝的是,她竟然挽起褲腿和王世華他們一塊下稻田勞動。周圍的群眾看了都點頭稱贊,說王世常出去以后,這個媳婦娶得不錯。
有一天下午,離王世華家不遠的一戶姓許的人家,家中有一位老人,因為身體長期有病,聽說世常是軍醫(yī),回家探親。就來到王世華家,想請世華的二哥去給他家的老人看看病。
世常素來是一個十分樂于助人的熱心人,聽到這個消息,他二話沒說就和弟弟一塊兒前去那位姓許的人家。
許家人住在離世華家有五里路左右的一個竹園旁邊,后面有一條小溝,叫做建子溝,許家就住在建子溝的溝口,家中也十分貧寒。
二哥特意帶著聽診器,到家以后就給老人看病檢查,看完病,許家人簡單地招待了他們。在山村也沒什么好吃的東西,他給王世華他們倆人每人打了兩個荷包雞蛋,還放了一點白糖。
王世華和二哥吃完飯,然后兩人就回家了。
在路上,世華忍不住問:二哥,你剛才給他們說了些什么呢?
二哥告訴王世華說,這位老人病情十分嚴重,他是肺病,肺已經(jīng)發(fā)生了空洞,大概活不了兩三個月了。我已經(jīng)把實際情況告訴了他們,讓他們早點做準備。
在家的時候,出于禮節(jié),免不了周圍有一些親戚鄰居請世華和世常到他們家去吃飯。
王世華的四叔,住在后院里,他們家人口很多,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但是家庭生活十分的貧困。
四叔一定要請王世華叫上二哥,二嫂到他家里吃頓飯,兄弟倆不好推脫。他們明知道四叔家里的情況十分困難,這樣去打擾,只會使他們更加困難,但是又推辭不掉,只好答應了。
那天下午,王世華和二哥、二嫂去四叔家吃了一頓玉米珍子蒸的所謂的玉米飯,都是人們說的玉米干飯。沒有菜,就炒了一盤豆豉,還有一點自家園子里產的蔬菜。
即便是做了這樣簡單的一頓飯,大概耗費了主人將近三個鐘頭的時間。因為四叔做飯的那口鍋底下裂了一個口子,在鍋上面都能夠看到鍋下面燒火的火焰。鍋里添上水,很快就漏下去了,把下面的火也澆滅了。四嬸兒只好抓一把玉米飯放在下面糊住著個裂口,然后才繼續(xù)做飯。
四嬸和兒媳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這頓飯做熟了。吃飯的時候,家中的小孩都被大人趕到了外屋去玩了,就剩下王世華他們幾個大人在吃飯。
在這樣的情況下,世華和世常根本就吃不下去,但是盛情難卻,他們只好勉強吃了一點東西。
吃完飯以后,二哥問世華:“你說,這附近哪里有賣鍋的?”
王世華說:“在板巖街道的代銷店里也許可以買到。”
二哥說:“我們兩個人一塊兒去給四叔家買一口鍋吧!他家的日子過得太艱難了。”
于是,世常沒有回家,拉著弟弟一塊又來到了板巖鎮(zhèn)上,找到了一家代銷店,那里剛好有賣鐵器的,他們就給四叔挑了一口大號的鐵鍋。
王世華頂著這口大鍋,又和二哥馬不停蹄地趕回南溝口。當他們把這口新鍋送給四叔的時候,四叔一家人都特別高興和感激。
王世華想,或許這才是真的雪中送炭吧!還有什么比這更重的禮物呢?
在家鄉(xiāng)大概呆了兩個禮拜,分別的時候到了。臨走時,依然是王世華的大哥王世經(jīng)將他們又送到了山陽縣上,小侄女還是由大伯父用一個籮筐擔著。
他們大清早出發(fā),走了一天的山路,才走到了縣上。天還沒有黑,他們找到一個小飯館,把大嫂給他們鹵的豆腐干切了一盤,另外又請小飯館的老板炒了兩個菜,二哥還特地買了一瓶酒。
王世華他們弟兄三人,還有二嫂、王萍一起吃了一頓飯。二哥還邀請飯店的老板和他們一塊吃飯,老板只陪著他們喝了兩盅酒,就去忙他的事情了。
第二天早上,在他們離開山陽縣,準備坐汽車到西安的時候,二哥特意給大哥買了一個大鍋盔。這個鍋盔說起來大概有鍋蓋那么大,然后切成了一塊一塊裝進了一個布口袋里,讓大哥把這作為給家人的禮物帶回去。
大哥說,這就是最好的禮物了,因為孩子們很少吃到外面的麥面鍋盔,平時吃的都是粗糧。
他們乘坐汽車返回了西安,又在西安呆了一天,二哥就買了票,然后他們一家三口就回到遙遠的XJ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