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經(jīng)驗交流
- 那段曖昧的小時光
- 林若緣
- 2102字
- 2019-05-20 23:42:43
“要不等會兒再走?譚老師,既然都來了,給我的同學和家長們做個經(jīng)驗交流吧。”張小翊叫住譚辛平,她的話語中帶著一點戲謔的語氣。機會難得,張小翊特別想為難一下譚辛平。而且,蘭默丹的培訓中心剛剛開,正是需要聚集人氣的時候,譚辛平可是博士,又是大學老師,經(jīng)驗交流應該不成問題,只是不知道他會不會答應。
“好啊。”譚辛平竟然一下子同意了:“不過,我就只有今天有時間,就現(xiàn)在吧。”
“好的,馬上安排。”張小翊應允道。
讓蘭默丹整理好教室,張小翊馬上在廣播里通知:“今天F大譚辛平博士蒞臨我們培訓中心,和大家交流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培養(yǎng),有興趣的同學、家長們可以免費參加。”
雖然譚辛平從學士到博士的專業(yè)和基礎學科的語數(shù)英,或者教育學沒有太大聯(lián)系,博士的名號還是有號召力的,不一會兒,大教室已坐滿了人。
譚辛平站在講臺上,面對一群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感覺背后刮著涼風,這回真被張小翊坑了。他努力組織語言,先要過這個關。
“大家好,我是F大的老師,本人是社會學博士,曾經(jīng)去過新加坡留學,今天很高興能在這里和大家進行交流。我想,同學們、家長們肯定特別想聽怎么一下子提升成績,不可否認,學習成績是非常重要的,但我想說的是更長遠、更持久的話題,就是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首先講學習興趣,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厭倦學習,我們先分析一下原因。成績不佳的同學,一定是害怕學習失敗的挫敗感,學習中等的同學,害怕的是一直居中的茫然。挫敗感來源于自身,茫然大部分是身邊的環(huán)境造成。培養(yǎng)學習興趣是很關鍵的,有利于戰(zhàn)勝挫敗與茫然。那怎么培養(yǎng)興趣?每一個小朋友一定要全面地了解自己,自己興趣點在哪里?擅長的領域是什么?通過興趣、擅長點切入學習,提升學習的成就感與獲得感,就能戰(zhàn)勝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第二點,講的是學習習慣,大家不要把學習習慣當作與學習有關,目光放宏觀一點,我們要將其理解成責任感的培養(yǎng)。今天老師布置的任務,自我檢查一下是否完成?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也可以將一個人培養(yǎng)成有責任的人,對終生事業(yè)都有幫助。現(xiàn)在大家都只把目光聚焦于學習成績,真的太狹隘,讓孩子們明白為什么學習,獲得內(nèi)部的動力,才能讓學習這件事情進行得更長久,以養(yǎng)成活到老學到老的好習慣。”
譚辛平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談學習感受,倒是受到了大家的認可,獲得不少共鳴,過了張小翊給自己出的難題。
“大家有沒有什么問題要問譚博士的?”張小翊在一邊充當主持人的角色。
“譚博士,怎么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興趣呢?”一個家長問道。
“我覺得要多讓孩子去體驗,不管是生活還是與職業(yè)有關,多讓孩子了解社會的各個領域、行業(yè),從小樹立職業(yè)理想,從實際一點的角度讓孩子對未來有期待,他就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了。”
“您讀到博士,自己內(nèi)心的動力是什么?”
“我來自一個貧困的小山村,我沒有大家這么幸運,有富裕的生活及各種培訓的機會,我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他們卻一直告訴我,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走出這個小山村。高中我來到鎮(zhèn)上,鎮(zhèn)里的條件比我居住的小村落好了太多,我也希望讓村子里的人都過上像鎮(zhèn)里那么好的生活。大學時我有機會到了大城市,大城市比我讀書的那個鎮(zhèn)更好,這讓我更期待找到美好生活的答案。我之所以讀社會學,是因為我想了解怎樣做讓社會變得更美好,讀碩士是因為喜歡,讀博士是想看看通過自己的努力,能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其實,作為家長,不應該把孩子套到成績的牢籠里,真的太狹隘,作為學生,也不能只看到成績,應該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什么事情可以作為自己終生的追求。我今天不是給大家講方法的,我今天做的其實就是心理疏導。你們看一下,如果父母兒女之間在學習觀點上不好溝通的,可以到F大找我,說是小太陽培訓中心的,我?guī)湍銈冏雒赓M咨詢。”
“非常感謝譚辛平博士和我們的分享,我們培訓中心擁有眾多高校資源,只要大家報我們中心的課程,今后還有這樣的交流機會。”
教室里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如此文不對題的培訓交流,家長們還是頭一次參加。
交流會后,譚辛平跟著張小翊從教室走出來。
“譚辛平,沒想到在小學教育上,你也有一套。”張小翊贊嘆道:“你以前從事過相關的工作嗎?”
“我媽是老師,見慣了,多少也能編一點。”
“你不是說你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嗎?”
“師范專科學校,在當時算是高學歷,現(xiàn)在就不好說了。”
“從來沒聽說你小時候的事,今天聽你說,發(fā)現(xiàn)你一路走來也不容易。”
“這得感謝我媽,她抓我的學習抓得可緊了,不過主要還是因為我聰明。智商高,讀書不吃力的。”
“你分析得還很有道理呀。”
“其實也是我自己的真實體會,習慣養(yǎng)好了,學習就容易多了。”
一通電話打斷了譚辛平和張小翊的談話,譚辛平先離開了。
譚辛平的學習理念很特別,交流會結束的當天,又有不少家長續(xù)定了培訓課程。接下來的幾天,張小翊不斷收到電話咨詢,陸陸續(xù)續(xù)又有不少家長報名了培訓。
譚辛平接到電話來自陳紹梁,自陳紹梁與朱韻晨的婚禮后,兄弟之間的隔閡漸深,鮮有聯(lián)系。陳紹梁聯(lián)系自己到底是為什么?接到陳紹梁的電話,譚辛平頗感意外,他現(xiàn)在可是春風得意,佳人相伴,他又不是愛冷嘲熱的人,專門找機會奚落別人也不是他的風格,陳紹梁約自己見面,言語還帶著些沉重,剛剛結束蜜月婚姻就出現(xiàn)問題了?譚辛平略感好奇,就應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