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書名: 穿越之玩轉古商作者名: 木里青本章字數: 2349字更新時間: 2019-01-26 20:39:40
酒菜下肚,三人終于不聊政事,開始閑聊。
“希文,你是不是對那個少年有非分之想?”司徒俊文一臉玩味地說,再一次充當了轉換話題的人。
“噗,”劉希文還沒做出反應,黎安倒是先把剛喝進去的酒給噴了出來,不過動作太夸張,一看就是演技浮夸。
“你這人,我也算是一表人才,眼光高著呢,”劉希文只是假裝生氣地說,“不過,這個人我確實是“看上”了。”
“這個人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少年,沒什么特殊之處啊。更何況,聽你說不他以前還是一個極其放蕩的不良少年,現在又變成了一個極度愛錢的少年,不過會講些傳奇故事罷了,跟個說書先生似的,說不定還不如說書先生文化高。”
“你說的就是他吸引我的地方,”劉希文放下酒杯,說,“我從不相信什么浪子回頭,雖說差點和閻王喝茶這種事可能會讓一個人有所醒悟。但是這個人不僅記憶全無,而且待人接物也和以前判若兩人,這不符合常理吧。”
黎安說:“也確實如此,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呢?你的結論呢?”
“不知道。”劉希文有些遺憾地說。
“不知道?”司徒俊文這個人一喝點兒酒,整個人就會放松不少,“還有你不知道的事兒?哎,這可比你說喜歡男人更難見。”
“在和他的相處中,我分不清現在的他到底是以真面目示人還是在演戲。說實話,有時候他流露出的情感真像是由心而出,可有時又感覺他在隱瞞著什么事情。而且,雖說李謙年齡和面容上是個少年,然而有時他表現的成熟甚至讓我以為他經歷的事情比我們還多上點兒。”劉希文說。
“你是這么認為的嗎?”黎安問。
“嗯。”劉希文說。
與此同時,掛完從“打著圣光的佛祖”那兒蹭來的燈籠后和母親正在吃飯的李謙一連打了幾個噴嚏。
“怎么了這是?不是這幾天又受風寒了,叫你不要去秀才家待那么長時間,他房里連點炭火都沒有,你傷病初愈也不久,萬一要是感染風寒再復發可怎么辦?”李林氏臉上的擔憂之情“一覽無余”,“還有,你一天天地穿著那么少,挨凍也算是活該。”
“娘,沒事,秀才那又不是冰窟。再說我自己的身體我能不清楚。你看我這么活蹦亂跳的,比正常人還活潑。”李謙說,“不是這么說嘛,“一想二罵三感冒”,這是有人想我了。”
“你這一頓飯打噴嚏這么多次,也是別人想你?”李母說,再說了誰會想你這個倒霉孩子,當然這句話不能說出來。
“這,只能說思念來得太洶涌澎湃了,可不得多打幾個噴嚏。”李謙這胡說八道的能力來這兒后倒是提升了不少。
“你這孩子,快吃吧,”李林氏笑著說,心想,“堵住你這嘴吧。”
“嗯,娘你也多吃點。”李謙喜歡和母親相處,小時候缺乏母愛,現在補回來。
那邊秀才的小屋里,三個人喋喋不休,酒喝得多了,人不僅沒醉,還愈加清醒,借酒消愁愁更愁。說著說著又扯到國家政事上去了。
“你們家里那位主事的打算支持哪位皇子上位?”黎安問兩人。
這種事自己知道就好了,劉希文和司徒俊文沒想到黎安會問,因為拉幫結派一旦被抓住把柄,那可是死罪。
自古至今,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會將拉幫結派視為挑戰自己權威的事情。試想一下,皇帝自己還坐在那張龍椅上、躺在那張龍床上,自己還沒駕崩呢,下面那些個本該為朝廷和國家服務的老東西和小東西們就開始和皇上的兒子拉幫結伙,來爭奪自己的皇位和自己的朝廷。
不過,諷刺的是,估計除了每朝每國的開國皇帝,還真找不出幾個沒拉幫結派就能夠成為九五之尊的。甚至很多皇帝還有意在暗中“扶持”勢力較弱的皇子,幫其結識權貴來形成黨羽,以此來達到所謂的“朝局平衡”。不然“一家獨大”極有可能導致逼宮之事甚至是造反。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底下的臣子成為某位皇子的黨羽對皇帝來說也沒什么,只要他們做得隱晦、不被政敵握住把柄倒也沒什么。
奪嫡之路難走,不加入任何陣營更難走,畢竟人們總是會想“自己得不到的,寧可毀掉也不會交給其他人”。這三人形成了一個小聯盟,不想成為任何一位皇子奪嫡的工具,三個人除了交心外,肯定還會有其他不可隔斷的羈絆存在,不然也不會這么放心剩下的兩個人不是“奸細”。即使三人的父親成了各位皇子的奪嫡助手、在朝堂上勢同水火,三個人的關系竟然還沒受什么影響。
“呦,你家的黎大將軍不是說自己一向公正嚴明,對外宣稱不參與任何黨派爭斗,只為當今圣上效命嗎?”司徒俊文說。
“這種鬼話你也信?不過是表面現象,他早就投入二皇子旗下了,這次太子被廢也有他的一點功勞。你家里那位身為五皇子的心腹,在廢了太子這件事上,也算是功勞不小吧。”黎安說。
“那可不是嘛,”司徒駿文說,“太子一倒,母憑子貴,皇后一族的命數也算是到頭了,兩大貴妃可是當今皇上最寵的,她倆家世背景也差不多,皇后之位的爭奪肯定比弄廢太子開始得更早。雖說后宮不得干政,但是瑾貴妃所出的二皇子和鈺貴妃所出的五皇子可是現在熱門的奪嫡人選,皇后的爭奪也算是奪嫡中的一部分了。”
“我家那位腦子不好使的糟老頭也成了二皇子的智囊了,哎,黎安,看來我爹和你父親都認為二皇子會成為太子啊,難得他們兩個還有個共同點——眼瞎。我還一直認為他們一個文官、一個武將,互相看不服呢。”劉希文開玩笑說,又補充道,“兩個皇子的奪嫡無非就是各自黨派的爭斗,兩位貴妃誰拿到后印,自己的兒子離皇位算是更近了一點。雖說這鈺貴妃貌似更得圣心,但是長幼有別,身為嫡長子的太子住在東宮的時日也不多了,被廢為庶人后二皇子自然是長子了。”
“唉,這兩位奪得皇位對這個國家都不是一件好事啊。”黎安嘆口氣。
“所以說,我才不會參與奪嫡,令人惡心。”司徒駿文說。
無論三人各自的父親怎樣勸說,也無論兩位皇子表現得如何禮賢下士,這三人愣是沒投入兩位皇子陣營中,而是一直保持“與世無爭”。在奪嫡中,這樣“名門貴族二代”真的能保持中立嗎?難道身處這樣的淤泥中還真能不染而出?根本不可能。這三人不參與奪嫡之事,不光是因為厭惡這種事,更是因為是背后主子的命令。那么,什么人會比風頭盛的皇子還強勢呢?自然就是皇子們的父親,現在的九五之尊,坐著皇位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