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開始清場
- 大醫官
- 夢筆馬良
- 2683字
- 2017-02-26 21:26:20
這一天,風和日麗,皇城內與平常一樣,安靜而又忙碌。
在皇城中穿梭來回的宮女太監們,都是低著頭匆匆而過,彼此之間偶爾有一兩個眼神的交流,這里的人都學會了這一溝通之法,一個眼神的傳遞,便知道對方在和自己說些什么,比如今天老祖宗心情好或是不好,這些都可以用眼睛交流,放在宮外,只怕任誰聽了去都是不信。
晨雞初鳴,皇帝便已經起床更衣。
站在銅鏡前,皇帝張開雙臂,身前一個宮女正跪著為皇帝穿著龍靴,身后是從小侍候皇帝的貼身太監小泉子,小泉子正給皇帝整理龍袍的坎肩。
“你說,這洋人的醫術比之我大燕國的御醫們如何?”
皇帝沒來由的開口問道。
“小的見識淺短,不敢亂說。”(注:在古代史中只有清朝的下人自稱奴才,本文屬于歷史架空,不采用清朝歷史。)
小泉子笑著回話,他可不敢妄加評說。
“說說無妨,朕賜你言論無罪。”
“皇上若是非得問,今兒個早朝不就能見著洋醫使團了嗎。”
皇帝突然轉身,宮女連忙退到一旁。
“朕發現你越來越滑頭了。”
小泉子連忙跪下:“小的不敢。”
皇帝笑了起來。
“好了,朕還不知道你嗎?你心里清楚的很,朕可舍不得罰你。”
小泉子嘿嘿笑著,跟在皇帝的身后往武英殿走去。
“上朝。”
隨著小泉子嘹亮的喊聲,皇城內原本的安靜隨即被打破,早已等候在武英殿外的文武百官們都走上了朝堂。
往龍椅上坐穩,年輕的皇帝看著下方的眾官員,官員們都是低著頭,看著各自手中的奏章,每個奏章上都寫有今天早朝要稟奏的重要事情,若是沒有要奏之事,就拿個空奏章,萬不可抬頭盯著皇帝,犯下大忌。
“眾位愛卿,有事便奏報吧。”
“臣有事要奏。”
小泉子站在皇帝身后,見到說話的人是戶部侍郎趙成吉。
“臣近日接到上報,說是劍南道省大倉,有三千斤官鹽被賊人盜去,至今下落不明。”
“啊?”周邊的文武百官一聽這話,各個都是面露驚詫之色,官鹽被盜?官鹽可是國本所在,而且一下就丟失了三千斤,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如果趙成吉所說屬實,那這里邊的問題可就大了去了。
見到眾文武官員都是驚詫議論之色,趙成吉暗自笑了笑,再抬眼往對邊的何孝全瞧去,眼中充斥著得意與殺氣。
何孝全面無表情,這件事他早就料到會被搬到朝堂,看的出,趙成吉已經開始下手了。
“這件事屬實?”
皇帝坐在龍椅上,臉上也是充滿了震驚之色,其實,何孝全回到京城后,第一時間已經將此事報告給了太皇太后與皇帝,所以,皇帝現在表現出來的震驚三分真七分演。
“此事消息來源可靠,臣敢擔保,絕對真實!”
趙成吉一字一句的說著,表明這件事一點沒有摻假。
“皇上,官鹽乃我大燕國本之一,關乎百姓碗中吃食,重在國家安定,此事絕非小可。”趙成吉見皇帝沒有說話,便立馬接著說話,第一句便是將這件事定位了動搖國本的要事,“而且,一夜間丟失三千斤官鹽,那些官吏們居然渾然不知,直到第二天才發覺,隱瞞不報,此中種種疑點,耐人尋味啊。”
“你是說,劍南道省有官中之人搗鬼?”
“皇上英明!”趙成吉連忙應聲,“能夠做到這件事的,很可能是劍南道臺司馬昭雄在暗中配合。”
皇帝微微沉思,然后看向站在最前邊的三位輔政大臣。
“博爾通、多羅、陳為正,你們三位怎么看?”
三位大臣聽到皇帝問自己話,便稍稍動了動身子。
“回皇上話,老臣覺得此事應當還是先核實清楚事情的真實原委,再做定奪吧。”
博爾通說了句不痛不癢的廢話,趙成吉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件事絕對無假。
“你們也是這樣想的?”
皇帝看向另外兩位輔政大臣。
“臣以為,趙大人所說不假,應當從嚴處理司馬昭雄,應當罷免其官職。”
陳為正突然開口h說了這么一句,然后轉頭看向后邊的群官。
“臣等附議。”
后邊大部分官員紛紛開口。
“這事就交由刑部去處理,行了,今日不是有洋醫使團要來拜國嗎?他們人在何處?”
皇帝沒想到陳為正居然會說出這一句話,現在朝堂上大部分人都是贊同罷免司馬昭雄的官職,可皇帝清楚,司馬家也算的上是大燕名門,司馬昭雄的父親曾經也是開國元勛,最重要的是,司馬昭雄在如今黨爭激烈的朝廷里還算的上比較中立,而且屬于那種傾向于衷心保皇一派。
皇帝為了避免直接卸了司馬昭雄的官職,便直接拿出刑部推脫過去,跳過了話題,。
何孝全靜靜地聽著這兩位在朝中演著雙簧,這三位輔政大臣,都各自成為一派,一般關乎三位大臣權利的事情,通常都會朝堂上爭的雞飛狗跳,而今日三人出奇的和氣,便是因為司馬昭雄不在這三人的勢力范圍之中,清除司馬昭雄,對誰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要明白,一旦司馬昭雄下臺,就意味著有一個邊疆大道省的位置空了出來,如今朝中的官員多為他們三人的子弟門徒,這個封疆大吏的位置一旦被他們三人中某位子弟門徒拿下,那對自己的權勢又是一次鞏固和加強,與此同時,也是對皇權的一次削弱。
何孝全看的明明白白,這是要開始清場子了,這些人最終還是沒耐得住性子。
“回稟皇上,洋醫使團就在武英殿外候旨等待接見。”
回話的是國子監祭酒陳亮。
“讓他們進來吧。”
“是。”
“宣洋醫使團覲見。”
話音一落,便見大殿外走進來七個金黃卷發,藍眼睛長鼻子的大高個,其中三人手中拎著幾只皮箱,他們見到皇帝微微彎腰行禮。
“還不跪下叩頭!”
陳亮喝道,他見這七個洋人見著皇帝竟然不下跪。
“我們國家的禮儀,沒有下跪。”
這七人中走出一個領頭的蹩腳的說著話。
“那是你們的鳥國,在我們大燕朝,見著圣上,必須下跪!”趙成吉冷冷的看著這七個洋人,瞧他們一身白大布披在身上,胡須邋遢,小國鳥地,真是養不出什么大氣之人。
七個人還是不跪,皇帝沒心思聽他們在朝堂上繼續辯駁下去,直接開口。
“既然是外邦使臣,朕就開恩,免去跪拜之禮。”
“還不謝皇上隆恩。”
陳亮看著七人說道。
七個人沒啥反應,根本就把陳亮的話當做了耳旁風。
其他文武官員見到這七人的行為,也都是議論紛紛,眼中都是指責之意。
皇帝也有些不高興,不過,皇帝還是沒有發作。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們遠道而來,就是為了向貴國傳揚我們的醫術,讓貴國的百姓們脫離病痛。”
那領頭之人開口說出了目的。
皇帝聽這人的口氣,更不高興了,要不是從小跟隨帝師學習禮儀,只怕年少沖動的皇帝都要給這七人一人打上幾大板子了。
“好大的口氣,傳揚你們鳥國的醫術,也不看看你站在哪里說話。”
趙成吉看著這七人,聲音很是氣憤。
“對啊,你們小國的醫術也敢來傳揚,還不笑掉我們大燕百姓們的大牙。”
“是啊,是啊,別在這丟人現眼了。”
周邊的文武百官們都是附和。
“既然你們無知,我們不妨做個醫術比賽如何,也就是你們說的切磋切磋。”
領頭那洋人絲毫沒有收斂。
趙成吉沒有再說話了,在皇帝面前,他還沒傻到自己做主。
見到群臣都不做聲,皇帝明白,大臣們心中都是想接下這個比試的,大燕名醫何其之多,即便少了華老御醫,另外三位老御醫也是醫術高超,其實皇帝也被這七個洋人的態度惹得龍心不悅。
“好,朕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