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海曼這邊,他用了半天時間,穿過層層山巒,終于到了碼頭。他將乘船經過內海,最終抵達北方。碼頭上人來人往,彌漫著金屬味道的蒸汽。海曼左顧右盼,找到了被人群包圍的水泄不通的售票處,他正想走去,卻在人群中瞄到了一個熟悉的臉孔。
海曼小心翼翼的走上前,拍了一下馬爾杜克的肩,后者裹在一張褐色的斗篷里,打扮成了普通人的模樣,正踮起腳向著售票的地方張望。
“你怎么在這兒?”海曼問。
馬爾杜克欲言又止,海曼見他手里抓著一把零錢,心想這人該不會是不懂怎么買票吧?
“你要去哪兒?”海曼對馬爾杜克說,“我正好要去買票,要不幫你一起?”
“北邊。”馬爾杜克對海曼說。
海曼讓馬爾杜克留在在原地,然后擠進了人堆里,過了一會兒,他手里攥著兩張同一班次的船票,艱難的從人群中退出來,走回馬爾杜克跟前,遞了一張給他。
汽笛響起,嘈雜的人堆里激起一陣小規模的沸騰,人們互相吆喝著準備上船,海曼和馬爾杜克一前一后,走在登船的隊列中。
“謝謝你之前在大皇宮救了我。”登船后,海曼對馬爾杜克說。
“不用謝。”馬爾杜克別扭的回答,“你那時不也救過我一次么。”
海曼一愣,仔細想了想,才想起馬爾杜克指的是當時與奈亞附身的塔穆茲對戰時的事。
正想說沒什么,馬爾杜克卻又幽幽的補了一句:“雖然那種程度的偷襲對我來說算不了什么,不過還是謝謝了。”
海曼在心里翻了個白眼,心想原住民果然都是一樣。
從南風城到以曼尼亞需要五天時間,由于空房緊張,海曼和馬爾杜克只能擠在一間房里,輪流在床和椅子上休息。一路上兩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大部分時間都是海曼在說,馬爾杜克仔細的聽,偶爾還會提出一些疑問,看得出他對科斯莫斯外的事完全不了解,同時也很好奇。
船上的日子很無聊,對于急著治療手傷的海曼來說尤其如此,但由于大皇宮的事件后他的身份敏感,因此也不敢經常離開房間。
等到第五天下午,輪船終于靠岸了。海曼和馬爾杜克走下船,港口上烏煙瘴氣、人潮涌動。
以曼尼亞國土面積不大,沒有城市之說,而是按區域來劃分。這里的建筑物大多是方形的高層樓宇,大面積的灰色調看起來冷峻而理性。
“你要去哪兒呢?”下船后,海曼問馬爾杜克。
“去找奈亞拉托提普的分身。”馬爾杜克向海曼解釋。
在科斯莫斯時,督查官莫擊倒了被奈亞依附的塔穆茲,但并未將奈亞徹底消滅,當時后者分裂成了數個獨立的個體,逃往了科斯莫斯外的世界,同時還攫取了塔穆茲一部分的血肉,導致后者一直處在昏迷中,馬爾杜克此次出來就是為了找到奈亞的幾個分身,取回塔穆茲的血肉。
馬爾杜克拉著海曼到了一處僻靜的小巷,然后他撩起外衣,海曼看到在馬爾杜克胸口中心的位置,鑲嵌著一顆雞蛋大小的源石。
這顆源石彌補了原住民先天的缺陷,讓他得以在科斯莫斯以外的土地上也能自由行動。但打磨這種超純粹的源石需要耗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無法進行量產。
海曼的目的地是城中的埃達巨塔,馬爾杜克與他并不同路,后者向海曼告辭,便自行離開了。
海曼邊走邊問,很快就抵達了目的地,一座倒三角外形的高塔前。
埃達巨塔是一處專門供以曼尼亞的煉金術士自由研究的場所,最優秀的一批煉金術士們常駐在塔內進行研究,巨塔反物理的外形結構,體現了這個國家無與倫比的制造技術,埃達巨塔是以曼尼亞最富盛名的象征,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比起代表國家權利中心的阿斯加德宮殿還要重要。
海曼要找的人叫做費拉梅爾,后者是以曼尼亞的首席國家煉金師。但塔底的守衛告訴海曼,費拉梅爾進宮參會去了,海曼只能在塔底等待,直到傍晚,費拉梅爾才和隨從一起風塵仆仆的趕了回來。
煉金大師費拉梅爾穿著一身樸素的灰色長袍,胡子雪白,鼻梁上架著一副金色的眼鏡,頭頂發量稀少,但目光銳利。
守衛將推薦信交給了費拉梅爾,后者見到信封上梅林的印記,面色微微一變,趕忙拆開信封查看,隨后他抬起頭,四處張望,在看到海曼后,側身與守衛低聲確認了幾句,便朝著海曼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跟自己一起進去。
埃達巨塔的內部是圓柱結構,從底層可以一眼看到頂部的天花板,每一層都分布著供法師們研究煉金術的實驗室。從塔底往上,每一層的實驗室數量遞減,等到他跟著費拉梅爾乘坐升降機到達倒數第二層,整層樓只能看到四扇大門,分別屬于本層僅有的四間實驗室。
這時海曼也終于看清了天花板上雕刻著的那些意味不明的圖案:中心是一輪紅色的圓,四個象征符號分列圓心四方,從符號外延伸出許多古語咒文,交織在既像海浪又像云層的花紋間,如經絡血管般布滿了整個穹頂。
紅圓象征的是煉金術士的至高寶物——魔法石,而周圍的四個符號是傳說中鑄造魔法石的四大要素。魔法石是眾多煉金術士追求的終極真理,歷史上唯一懂得煉制魔法石的人只有煉金大師赫爾墨斯,傳言在他銷聲匿跡前,曾留下了制作魔法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