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一夜之間長大

因為春播馬上到來了。

父親不在家。奶奶和母親她們都是小腳兒。能跟著爺爺下地拉犁幫套的就只有已經十歲的程靈慧。她早早回家還要去地里干活兒。遇到休沐整天都要待在地里。午飯都是母親擰著小腳兒送到地頭。

程靈慧比一般孩子能干,可畢竟也只有十來歲。一天天累得倒頭就睡。

等春播完了。去年秋播的麥子又要鋤草,又要澆灌。麥子剛澆完,春播的三畝花生、二畝棉花,還有紅薯、芝麻、綠豆、黃豆等作物已經發芽了。又要忙著鋤草。十幾畝的春地,就爺爺一個人忙怎么行?程靈慧心疼爺爺。早起天不亮,先下地鋤會兒地再去上學。下午讓爺爺帶著鋤頭去地,她早早下學連家也不回,直接往地走。

不到一個月,曬的一張小臉兒黢黑。磨得兩只小手上全是繭子。你告訴別人這是個姑娘都沒人相信。

她用的筆墨還多虧了常繼文和秀雯。兩人不時的接濟她一點兒,加上她好不容易攢的錢買點兒。將將夠用。因為筆墨得來不易,所以她寫字的時候格外用心。長進飛快。不到半年竟然寫得一筆好字。讓那些比她年長許多的同學都贊嘆不已。連說,怪不得山長怎么忽然收了這么個小弟子。讓和她走得近的常繼文和秀雯都與有榮焉的很。

從去年九月初一場大雪后。接連又下了幾場雪。到了今年開春兒雨水又特別多。地里的莊稼長得格外喜人。本來看著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可誰知到了四月底,忽然刮了一場大風。把快要成熟的小麥全刮倒了。緊跟著淫雨霏霏,一連好幾天不見太陽。倒在地里的麥子一夜之間就崩了嘴兒,眼看著要發芽。

爺爺急得嘴上長了好幾個泡。程靈慧也顧不上去上學了。全村不管男女老幼,只要能動彈的全去地里收麥子。大姐一邊干活兒一邊哭。本來收了這季麥子,換了錢給她添嫁妝的,這下全泡湯了。

程靈慧好像一下子長大了。獨自趕著騾車把收上來的麥籽兒拉回家。奶奶在堂屋支了口大鍋,下面燒上煤。把濕溜溜的麥籽兒倒進鍋里炒干。

年幼的五妹累的躺在泥濘不堪的麥地里睡著了,母親也顧不上管她。

到了第二天,地里來了一個人。竟然是常繼文。他把長袍子往腰窩一塞,上去就幫爺爺抱麥捆子。爺爺的老淚頓時就落下來了:“這孩子,仁義啊。”

大姐也不哭了,低著頭使勁兒往下擄麥籽兒。

原來,常繼文發現程靈慧一天沒來上學。一問才知道是這事兒。一路打聽著就來到地里幫忙。他的到來仿佛陰云密布中灑下一縷陽光。給無助的一家人注入了一股精神上的力量。

程靈慧清楚的記得。十五畝麥子他們老少九個人不休不眠的收了四天三夜。雨一直沒停過。地里的人渾頭澆腦全是濕淋淋的。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

最后回到家,望著堆在屋子里發了芽兒的糧食,累得連哭得力氣都沒有了。

程靈慧怎么睡到炕上的都不知道。醒來時窗外的雨還在不緊不慢淅淅瀝瀝的下。稍微一動彈就覺得全身散了架似得疼。一個溫熱的身子緊挨著自己躺著。她以為是奶奶,說道:“奶,我想喝水。”話音未落,奶奶干癟的手捂上她的嘴,悄聲道:“小聲點兒,別吵醒你姐夫。”

程靈慧轉頭,才發現睡在自己身邊的不是奶奶,而是常繼文。

少年睡得很熟,濃密的睫毛在眼睛下方投出一小片陰影。程靈慧這才發覺是晚上。她掙扎著坐起來。炕頭上點著一個洋油燈。奶奶給她倒了水。程靈慧雙手捧著一口氣喝完。問道:“他咋在咱家睡嘞?”

奶奶看了常繼文一眼,心疼的說:“看把你姐夫累成啥樣了?還咋回去?”

程靈慧四處看看。不見爺爺的身影,問道:“俺爺嘞?”

奶奶嘆口氣:“你爺在堂屋呢。你別管了,睡吧。”

程靈慧道:“奶,你也睡吧。”她實在累得很,躺下就又睡了。

再次醒來時,天光已經大亮。聽了聽,雨還沒有停。轉臉看見常繼文的睡臉。發了一陣癔癥才想起常繼文累慘了,歇在了她們家。

她爬起來,看見奶奶拿著明晃晃的針在給常繼文挑手上的刺。常繼文白凈修長的手,現在只能用慘不忍睹四個字形容。手背上全是傷痕,手掌被磨得血淋淋得。奶奶挑一下,睡夢里的少年身體就顫抖一下,可仍睡著沒醒。可見累成啥樣了。

奶奶見程靈慧醒了,壓低聲音道:“你娘做好飯了,你去吃吧。別吵著你姐夫。”

程靈慧拖著酸疼的胳膊腿兒下了炕,趿著鞋去吃飯。爺爺和大姐正在吃。程靈慧看見爺爺沒事,心里踏實了不少。大姐挪到她身邊,意有所指的問道:“他咋樣?”

程靈慧知道她問的誰。但基于大姐這一段時間心心念念只顧著自己嫁妝這件事,程靈慧心里很不舒服。有些不想搭理她。捧起碗喝粥:“不知道。”

大姐自找沒趣兒。吃完飯少有的有眼色。自覺收拾了碗筷。

程靈慧蹲在爺爺旁邊兒,陪著爺爺望著一屋子炒干的糧食不說話。爺爺抽了一袋旱煙,往鞋底子上磕了磕煙鍋。摸著程靈慧的頭說:“小兒,別發愁。不管咋說,這一年的口糧讓咱們搶回來了。”也不知是安慰程靈慧還是安慰自己。

程靈慧道:“這都是炒過的。咱到了秋天種啥?”

爺爺說:“不中咱就去買點兒。活人還能叫尿憋死?”

正說著,奶奶從里間屋子走出來。向程靈慧道:“叫你娘給你姐夫找兩件干凈衣裳。”

程靈慧站起來去找母親。母親正在灶房烙餅。聽見程靈慧說,知道常繼文醒了。立刻去拿了個包袱交給程靈慧。程靈慧把包袱給了奶奶。聽見母親在灶房喊自己。走過去看見母親收拾出一個托盤。這東西,只有家里來貴客的時候才用。

母親從鍋里盛出一碗熬得濃稠的黃澄澄的小米粥放到托盤上。又拿個盤子放上兩張剛烙好的熱氣騰騰、香噴噴的燙面餅。一碗金燦燦的炒雞蛋。讓程靈慧給常繼文端去。

程靈慧不是個饞嘴的孩子,可看到這樣的飯食還是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她捧著托盤進了上房堂屋。把托盤放到桌子上,沖里屋叫道:“哥,俺娘叫你吃飯。”

奶奶道:“你咋不叫姐夫,叫‘哥’嘞?”

爺爺在旁邊道:“這還沒成親呢,叫哥好,叫哥好。”

從里屋出來的常繼文聽見,立時又紅了臉。爺爺、奶奶看他害臊,找個借口出去了。大人一出去,常繼文明顯就放松了。一瘸一拐坐到飯桌邊,捧起米粥一口氣就喝完了。意猶未盡卻有些不好意思讓程靈慧再給自己盛些。

程靈慧又不是傻子,當然看得出來,說道:“你等著。”不一會兒端著個‘抱盆子’走進來。所謂‘抱盆’就是要用抱才能拿起的盆子。有大有小。最小的和現在家庭用的普通大湯碗差不多。大的比現在家庭用的洗衣服的大盆還大。不過尋常家里常用的是那種口徑六十公分往下的那種中等往下的。

盆子大多數是土窯燒得,泥胎外面刷著一層黑褐色的薄釉。盆邊一般是乳白色或者顏色稍深一些的黃褐色。比瓷盆要笨重。這也大概是‘抱盆’這個名字的來由。

程靈慧端著的這個抱盆比尋常湯盆大一些,大概有臉盆大小。不過要比臉盆深得多。很明顯她端得還有些吃力。

抱盆里盛著小半盆小米粥,不難看出和常繼文剛喝得是一鍋里盛出來的。常繼文看著她把盆放到桌子,臉不由又有些發燒:“你這是干什么?”

程靈慧道:“外面下著雨呢,省著俺一趟趟跑了。你快吃吧。”

少年有心矜持,到底腹里的饑渴占了上峰。他和程靈慧一間學堂久了,彼此也熟悉。當下也不作假,唏哩呼嚕灌個水飽。餅和雞蛋倒是沒吃幾口。這可不是他挑食。累狠了的人往往是吃不下什么干糧的,只想吃些順溜得。

天陰,農家也沒有計時的東西。估摸著有半晌午了。常繼文就要告辭。可他一個沒干過農活兒的大少爺,這會兒手也磨破了,腳也磨破了。不休息還不覺得,這一歇著,散了勁兒渾身上下哪兒都疼。想想回書院還得走二十里,自己就發愁。可不走吧,待在程靈慧家也不像個樣子。

爺爺看出他發愁,套了騾子和程靈慧一起把他送到書院門口。

這之后,程靈慧再去上學時。常繼文看見她比先前更自然了。

山長上課講得是四書五經,中庸大學之類的。有時候考破題和策論。有時候講評某一位知名人士的某篇文章。完全不管程靈慧和秀雯兩個小姑娘聽不聽得懂。事實上,他也根本沒把倆女孩子放在心上。平時凈讓倆人寫大字了。或者讓自己的弟子抽空教兩人一句兩句的《千字文》《千金裘》之類的入門書句。

常繼文自告奮勇擔當了教導兩個‘小師弟’的任務。可他不愧是山長的弟子,比山長的嚴厲不遑多讓。秀雯還好,她生長在書院,耳濡目染比程靈慧強很多。程靈慧就慘了,三不五時的被常繼文打手板。

小孩子嘛,被師兄罰了是不敢有怨言的,可不妨礙她把怨憤轉嫁到大姐頭上。她潛意識里認為,就是因為大姐的緣故,常繼文怕別人說他徇私,所以對自己格外嚴厲。于是,常繼文打她一次,她回家必然要氣大姐一回。

大姐不知道自己受了池魚之殃。本來糧食被水泡了,賣不出去。自己的嫁妝就損失了一部分。眼看婚期漸近,父親也沒有音訊。心里不免焦急沮喪。現在程靈慧還天天氣她,只弄得一天到晚淚水漣漣。

如果程靈慧知道不久之后再也看不見大姐了。恐怕常繼文打斷她的手,她也不會回去氣大姐。可世上的事哪有如果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南宫市| 大城县| 双城市| 禹城市| 合作市| 中山市| 台安县| 南涧| 宝山区| 镇坪县| 怀集县| 长岭县| 甘南县| 沈丘县| 云和县| 东宁县| 旅游| 巴中市| 祁东县| 随州市| 南充市| 巴马| 阿拉善盟| 汉源县| 吉木乃县| 克东县| 页游| 永和县| 汉寿县| 蓝山县| 玉山县| 平泉县| 镇雄县| 南华县| 辉县市| 绥中县| 宽城| 合川市| 万安县|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