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情竇初開
- 隋唐美人傳
- 晴空浮云
- 2178字
- 2014-03-17 09:38:55
“我看誰敢!”憤怒的聲音突然自廳外傳來,獨孤伽羅回頭一看,來人居然是陳叔寶。這一刻,不光獨孤伽羅有些驚訝,連沈婺華自己,也覺得萬分震驚,恍如夢中一般。
陳叔寶居然有膽量阻止獨孤伽羅殺他,這怎么可能?
更讓她驚奇的是,陳叔寶今天居然是清醒的,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衣衫整齊,一臉嚴肅,絲毫不見往日醉生夢死之態(tài)。
他步履沉穩(wěn)的走進廳中,毫不畏懼地怒視獨孤伽羅,厲聲道:“請問皇后娘娘依照哪條律法判我妻死罪?”
陳叔寶的疾言厲色,讓獨孤伽羅頓時覺得失了顏面,心中怒火更盛,咬牙切齒道:“沈婺華亂我后宮雅化,不殺她,后宮難以清靜。”
“我妻身在我的府中,如何亂得娘娘宮中雅化?”陳叔寶一臉陰沉,冷聲問道。
獨孤伽羅冷笑,“她是身在府中,卻屢屢入宮……”
“那也是皇帝詔見!”陳叔寶打斷獨孤伽羅的話,“皇后娘娘若要興師問罪,大可去找你的皇帝陛下,犯不著欺凌弱小。還有,請皇后娘娘轉(zhuǎn)告你的皇帝陛下,我陳國雖亡,但我陳叔寶還在,沈婺華仍是我妻,他既貴為天子,就不要自降身份,逼迫別人的妻子。”
說完,不再理會獨孤伽羅被氣得鐵青的臉色,疾步來到沈婺華身邊,溫柔地握住她的手,將她從地上扶起來,低聲道:“婺華,我們走。我不會再讓任何人欺負你。”
感動的淚水模糊了沈婺華的視線,十多年來,她所祈盼的,就是陳叔寶的關(guān)懷。可是這么多年,哪怕只是一絲的安慰她也未曾得到。她一直以為他愛的是張麗華,可是現(xiàn)在,他居然在她最無助絕望的時候出現(xiàn),勇敢而無畏的救了她,甚至說出了“沈婺華仍是我妻”這樣的話。原來,在他的心里,自己從來都不曾被遺忘,原來他還記得,她是他的妻。
沈婺華流著淚,緊緊攥住陳叔寶的手,仿佛是抓住了今后生活的全部,跟著他的的腳步,仿佛未來都充滿了希望。
陳叔寶的莫名轉(zhuǎn)變,徹底改變了沈婺華的茫然無措的處境。楊堅本欲立她為妃的心也因此逐消逝。他是喜歡沈婺華,卻也更愛獨孤伽羅。況且,因為宮女尉遲繁錦的事情,已經(jīng)讓他和獨孤伽羅夫妻失和,他不想再讓多年的夫妻感情雪上加霜。
楊堅的放手,無疑給沈婺華帶來了更多的希望。然而,她很快又失望了,因為陳叔寶沒有一絲的改變,仍舊通宵達旦,飲酒作樂,絲毫不曾把她放在心上。仿佛那日出手相助,義正言辭的陳叔寶,只是沈婺華的幻想。
從最初對陳叔寶的絕望,到突然間的充滿希望,又再次回復到絕望,這回光返照一般的情形,徹底的冰封了沈婺華的心。她獨自一人又開始了青燈古佛的平靜生活,直到開皇十年年底,江南傳來高智慧等人起兵造反的消息。
原來,自開皇九年年初平陳以來,楊堅為加大對江南的統(tǒng)治,先是將陳國原來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與隋相同的州縣制,并將江南官員全部換成北方人。迫使大量江南士子離開故土,來到北方。導致無數(shù)江南人民骨肉相聚,家破人散。再加上楊堅限制江南佛教,設(shè)鄉(xiāng)正、里長普查人口,觸犯了陳國世家大族的利益。這各種因素凝聚在一起,便造成了陳國全境皆反的局面。
消息傳到大興城,楊堅立即派楊素出兵平叛。然而,這場平叛之戰(zhàn),卻無比兩年前的平陳戰(zhàn)役艱難千倍。由于起兵軍隊太多,楊素被拖入了最無法速戰(zhàn)速決的游擊戰(zhàn)斗。僅史萬歲率領(lǐng)的二千人,就從東陽輾轉(zhuǎn)梧邊,最后竟打到海邊,行軍一千多里,經(jīng)歷大小戰(zhàn)斗七百余場,身陷深山茂林,一百多日音訊全余。幸虧史萬歲機靈,將寫著他們的行蹤和這一百多日經(jīng)歷的書信密封在竹筒中,讓竹筒順水流下,被沿岸百姓撿到,遞交楊素。史萬歲等兩千余人這才得與大部隊匯合。
楊堅因此重賞了史萬歲,但也陷入了深思之中。所謂成功容易守功難,陳國是攻下了,可治理陳國,單純的武力壓制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恩威并施才可。
那么,這個施恩的人,楊堅一時拿不定主意該派誰去。
這個時候,司門侍郎張衡給他推薦的一個人。這個人,正是晉王楊廣。
楊堅恍然大悟,哈哈笑道:“朕怎么就忘了晉王!他可是平陳的主帥,又熟悉江南地形,派他去,最合適不過。”
張衡笑道:“陛下,晉王的優(yōu)勢可不止這些。晉王妃是江南人,晉王便是江南的女婿,算得半個江南人。況且晉王與王妃夫妻多年,不但了解江南文化禮儀,還學會了江南語言。晉王此去,必然馬到功成。”
“那就讓他去安定江南人心吧。”楊豎心中壓積多日的愁緒一掃而空,輕松地說道。
正如張衡所說,楊廣是安撫江南民心最好的人心。但更重要的是,如此便可讓楊廣名正言順的離開大興城。楊堅明顯感覺到,自平陳之后,這個兒子有些不好控制,調(diào)離楊廣,既維護了皇權(quán)的穩(wěn)固,又對平定江南叛亂有益,一石二鳥,當真妙計!
于是,一紙圣令,原本自去歲與蕭綽約游覽江南之后便一直呆在并州的楊廣被任命為揚州總管,赴江南平叛。
陳胤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沈婺華,這個年僅十七歲的少年,雖然有些多愁善感,但心思卻很是縝密。他知道沈婺華一定很想了解江南的戰(zhàn)況和楊廣的現(xiàn)狀。他告訴沈婺華說:“晉王赴江南平叛,母親覺得好嗎?”
連日來經(jīng)卷不離手的沈婺華,終于擱下手中經(jīng)卷,眼底浮起淡淡傷情。她反問陳胤,“你覺得好嗎?”
“好。”陳胤肯定地回道,“晉王此去,若能成功,必定功績大增。晉王好,母親便好。”
沈婺華突然笑了,凄涼又無奈,“原來陳亡竟是定數(shù),瞧瞧,連我的兒子都盼著能依附隋的晉王殿下。”
“母親……”陳胤陡然驚慌,悔意頓時涌上心頭。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他竟把亡國之恨忘了!居然想著依附楊廣茍延殘喘?
沈婺華將陳胤的驚慌收入眼底,苦笑道:“我陳國的軍隊不是不能戰(zhàn),一個高智慧,就能讓隋傷筋動骨。可我陳國的朝廷,卻已尸骨寒透,無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