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初露鋒芒
- 亂世嘉人
- 符幸子
- 2331字
- 2012-09-22 22:17:02
我們出城的時候,郭圖和辛評前來相送,沒等他兩開口,郭嘉就說出了那段很有名氣的話:“夫智者審于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效周公之禮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他在勸說他們二人也離開,可是此時的袁紹正處于事業的頂峰,他們二人自然不愿離去,不過也沒有再勸說郭嘉留下,只是彼此說了一些道別的話而已。
我們并沒有離開冀州,回到了鄴城城郊小唯他們現住的草堂里,雖然屋子很簡陋,但是足以遮蔽嚴寒。小唯依舊如同在陽翟時一樣伺候我,郭嘉很多時候都不在家,或許是考察地形,或許是結交冀州的名士,亦或許是花天酒地,我從來都沒有過問他。
初平二年的最后這些日子就在這里安安靜靜地度過了。
北國的冬天真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難道是因戰亂而去的人太多?這個冬天格外寒冷與漫長,知道三月份才覺得天氣微微轉暖。
清晨,我聽到屋外清脆的鳥鳴聲,覺得應是春天來了,走出屋子時卻見到郭嘉站在外面。
“起了?”
我嗯了一聲,問他站在門外是否有事找我。
他淡淡地笑了笑說春天來了,天已轉暖,積雪亦已融化,他是時候離開這里了。
我問他去哪里,他說走到哪里算哪里,說接下來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漂泊不定,不知何時能在何處安定。
是的,史書上說他離開袁紹后閑賦了六年沒有出仕,至于這六年他在哪里做什么,沒有人知曉。他把小唯、阿三和福叔安排到了郭圖那里。
至于我……
“若雪,我想知道你的想法。”
“我沒有什么想法。”
“你不會喜歡漂泊的生活的。”
“不一定的,而且我說過能相信和依靠的人只有你。”
他還是輕輕地笑了笑,然后囑咐我收拾一下行裝,隔日就出發。
小唯因為沒有帶她一起走在我面前哭了很久,求我去跟郭嘉說不要把她丟在冀州或者送給別人。我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讓她聽進去這并不是丟下她,只是現在外面到處戰亂,郭嘉這么做只是想把她安置在安全的地方而已,并且我向她保證只要郭嘉安定下來就一定會來接他們過去的。
我依然沒有任何方向感,不知道前方的目的地是哪里,我只知道跟著他就是對的。
遠遠地看到城關上繁體的“薊城”二字,原來這是在幽州境內。此刻薊城并不讓人進出,一隊隊兵馬正從城中遣出,公孫瓚這個時候調遣這么多兵馬出城做什么呢?我在腦中極力搜索歷史上關于這一年的記載,突然陸虎脫開我手中的韁繩跑開。我心急便沒顧忌那么多也追過去,不顧郭嘉在身后叫喚我回頭。
陸虎跑到中軍隊首停下,整支隊伍因它的闖入而亂了陣腳,我剛跑過去就被銀色的鋒利無比的槍頭指著脖子,持槍的人喝了一聲:“何人?竟敢闖入軍中!”
我抬起頭,持槍說話的人是一個年輕的男子,騎一匹白色的戰馬,眉宇間煥發著英氣。
“快回答!”他又喝了一聲。這時郭嘉趕過來卻也被其他士兵拿下。陸虎躍起前蹄長嘶一聲,他看了一眼陸虎,收起槍對陸虎呼喚一聲“飛鷹”,陸虎又輕嘶一聲。我猜想“飛鷹”便是陸虎的原名,至于這位男子應是他原本的主人。
這位男子……
我又看了看他,白馬銀槍,英姿煞爽,還是公孫瓚的部下,那么他是……
“趙云,趙子龍。”我脫口而出。
“你怎會識得在下?”
我怎么不識得他呢,渾身是膽,血戰長坂坡整整三天三夜的趙子龍后世誰人不知呢。可是我又怎么會識得他的呢?這個時候的他還默默無名,不為世人所知,而我也是一個不關心天下事的小人物而已。我注意到一旁的郭嘉正疑惑地看著我。
我沒有再管他們,而是到陸虎身邊,說它怎么能到處亂跑。
趙云問我飛鷹的事,我說是郭嘉撿回去的。他命士兵放了我和郭嘉,此時前軍哨兵過來查探這里何事耽擱行進。
郭嘉便問他們行軍何處,原來是公孫瓚要為他的堂弟公孫越報酬而去攻打袁紹。對于這段歷史我也有了印象了,這兩年公孫瓚、袁術和袁紹以及劉虞的關系很復雜。當初董卓劫持獻帝遷都長安的時候,劉虞的兒子劉和也在長安,獻帝讓他逃出來并讓他帶口諭給他父親帶兵去長安救援。劉和經過袁術那里時,把陛下的口諭轉達給袁術,袁術卻扣留了他以此來讓劉虞做自己的外援,劉虞便真的派遣兵馬過去,當時公孫瓚曾勸阻劉虞,但是沒有成功。然后他害怕袁術會懷恨在心,便讓堂弟公孫越帶著兵馬也去了袁術那里。后來袁術讓孫堅駐軍陽城抵御董卓的時候,袁紹派周昂去奪取陽城,袁術又把公孫越派過去支援,他們被周昂打敗,而公孫越被亂箭射死。公孫瓚便以報仇為由帶兵去攻打袁紹。
“此時去必敗!”郭嘉慢條斯理地說。
趙云以及周圍的士兵都憤恨地看著他,而他卻神情自若,繼續說:“若信得過我郭奉孝,勞煩帶我去見你們主,請他聽我幾句。”
趙云差人稟報后便帶著我們去前軍見公孫瓚。
公孫瓚騎在白馬上,居高臨下地看著我們,然后拿槍指著郭嘉說:“豎子何言我將敗于袁紹!”
我真的沒有聽錯,“豎子”,他是這么稱呼郭嘉的,可是郭嘉一點都沒有生氣,依然面帶著微笑,甚至還向公孫瓚微微躬身,然后說:“將軍英勇,豈會敗給袁紹。只是將軍此刻去攻打袁紹,紹必會求助于您堂弟公孫范,欲以范為其外援。將軍務必在紹之前見到范,若我所料不錯,袁紹會讓渤海郡于范,將軍可讓范假意答應袁紹為其外援以謀取渤海之地,爾后再聯合攻袁紹。”
公孫瓚聽了郭嘉的話后頻頻點頭說有道理,然后邀請郭嘉隨行,我便也跟著大軍在磐河駐扎。數日后,軍寨中收到公孫范的來信,袁紹果然如郭嘉所料的那樣,把自己的渤海太守印交給公孫范,想用他作為外援。公孫范收下了渤海郡,也假裝答應了袁紹。
郭嘉每天都在公孫瓚的營中商討軍事,軍事機密,我沒有進帳,不知道他們具體討論些什么。接著軍中便傳來捷報,公孫瓚打敗了袁紹,然后又連續打敗了青州和徐州的黃巾軍,軍隊變得很強大了。這些事跡史冊上都有記載,但是沒有人知道這個時候他身邊的那個軍師正是郭嘉。他打了一些勝戰就變得很驕傲自負,完全忘記了郭嘉、趙云還有浴血奮戰的戰士,整天沾沾自喜,總是說這個天下很快就會被他所平定。
我只想用兩個字來形容他——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