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賭約(二更)
- 菩提塵,皇后逃了!
- 林花靜語
- 1064字
- 2014-01-09 14:54:11
軍事
仁宗即位時,由劉太后垂簾聽政,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聽政十一年后病卒,仁宗始親政。
在位期間最主要的軍事沖突在于西夏,夏景宗李元昊即位后改變其父夏太宗李德明國策,展開宋夏戰爭,延州、好水川、定川三戰宋軍先勝后敗,韓琦、范仲淹更在好水川之戰后被貶。到定川之戰,西夏分兵欲直搗關中的西夏軍遭宋朝原州(今甘肅鎮原)知州景泰的頑強阻擊,全軍覆滅,西夏攻占關中的戰略目標就此破滅。西夏因連年征戰國力難支,最后兩國和談:夏向宋稱臣,宋每年賜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史稱“慶歷和議”,取得了近半世紀的和平。
遼興宗時以蕭惠陳兵宋境。接著,宋朝派富弼與遼國協議,其嚴詞強硬,博征旁引使國威大振,打破遼國索要后周時期柴榮奪取的三關之地,以增加歲幣為條件,維持澶淵之盟的和平協議,史稱重熙增幣。
但需注意歲幣支出對宋而言并非沉重負擔,比起選擇戰爭的軍費,歲幣開支無足輕重。寶元元年,陜西出支為1551萬;寶元二年展開宋夏戰爭后,慶歷二年陜西出支為3363萬,幾近赤字。遼國失去南下劫掠的經濟誘因,也是遼宋能維持百年和平的重要因素之一。[15]
皇祐四年(1052年),儂智高反宋,軍隊席卷廣西、廣東各地。仁宗任用狄青、余靖率兵南征。皇祐五年,狄青夜襲昆侖關,大敗儂智高于歸仁鋪之戰。遁走,后不知去向。
經濟
仁宗執政時期,由于長期的和平,宋朝經濟快速發展,并出現交子。仁宗時冗兵特別嚴重,全國|軍隊總計125萬9千人,占賦稅十分之七。真宗與仁宗兩朝土地兼并更嚴重,公卿大臣大都占地千頃以上。仁宗晚年,“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并冒偽習以為俗,重禁莫能止焉”最后“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卓錐之地。”
文化
宋仁宗在位期間,曾多次關心圖書館文化事業。景祐中,鑒于三館秘閣藏書多謬亂不全,詔翰林學士王堯臣、史館檢討王洙、館閣校勘歐陽修等人進行編次和整理,于慶歷初(公元1041年)成《崇文總目》66卷。是北宋一部重要的官修目錄。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又下詔:建隆初,三館聚書,僅止萬卷。然而今秘府所藏,比唐開元舊錄,遺逸尚多,宜開購賞科,以廣獻書之路。規定每獻1卷館閣所缺之書,賞丈絹1匹,及獻500卷,特與文資。次年閏月,又下詔搜訪遺書:“凡吏民有以書籍來獻者,令史館視其篇目,館中所無則收之。獻書人送學士院試問吏理,堪仕職官者以聞。“當年,就有三禮涉弼,三傳彭干,學究朱載等人,響應號召獻書,并命其分置于各書府,欽賜涉弼等人以科名,以示獎勵。又下令編撰《嘉祐搜訪闕書錄》1卷,作為搜訪依據。慶歷初,他任用富弼以和契丹,任韓琦、范仲淹以拒西夏。并試圖進行改革,但在反對派的攻擊下,不久廢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