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父母往事
- 塞北日蕭蕭
- 縱江
- 3063字
- 2011-07-28 10:55:50
在張鐵生和當時這種大環境下,全國各地的學校根本沒有人搞教育、搞學習。學生們每天在學校里不上課,就跟著鎮上的人搞批斗,寫大字報。后來父親感覺自己不適應這樣的學習和生活,就偷偷地跑回了家里。
爺爺好幾個孩子,本想借糧食借錢供父親上學,但見父親學都不上就跑回了家里十分生氣,加上家里已經揭不開鍋了,索性就讓爸爸去生產隊扛活。爸爸當時還是學生,突然一從事農業生產,又沒有技術,又沒有力氣,每天生產隊長就給他記半個工。因為當時我家那邊屬于邊區,公社里來了市里上山下鄉的支邊青年學生。父親的村里也分來了六個下鄉的知識青年,三男三女,生產隊長把他們安排到了村頭大隊倉庫旁邊的房子里住。因為下鄉來的這六個知青初來乍到連井都找不到,生產隊長就安排父親還有一個女學生分別和男女知青住在一起,以方便他們的生活。但剛好那兩年大旱,生產隊里糧食不足,每個人分到的口糧連肚子都填不飽,分過來的六個知青因為也不會干農活,每天也就能掙半個工,結果更是饑一頓飽一頓的吃了上頓沒下頓。這一年好不容易熬過了青黃不接的春天,剛一入夏,知青們的糧食袋已經見底了,把這幾個知青餓得是前胸貼后背。這可怎么辦呢?這幾個知青就讓父親幫他們想辦法,但父親家也沒有余糧。后來父親想來想去只好鋌而走險去偷生產隊的蔬菜充饑了。
生產隊里種了兩畝黃瓜和西紅柿,黃瓜地離生產隊辦公室比較近,那里有個下夜的老漢,偷黃瓜容易被抓住。柿子地離生產隊辦公室比較遠,可以考慮半夜去偷柿子。這天商量已定,到了半夜時分,父親和三個男知青借著夜色的掩護,偷偷地來到了柿子地,沒敢多摘,每人慌亂地摘了兩個便回到了住處,回去之后,有人剛咬了一口,頓感又生又苦,大家點著煤油燈一看,偷回來的柿子個都不小,竟然全是青柿子蛋,這東西吃了還要鬧肚子,留著又怕被人發現,索性在外面挖了個坑,把青柿子蛋都扔到坑里埋了。第二天父親回家就言詞閃爍、話里套話地問爺爺在黑夜里怎么判斷柿子是生是熟?爺爺曾經在生產隊里干過賣柿子的活,他們那時四五點天還沒亮就起來摘柿子,六點起身挑著柿子去市里賣。爺爺也沒多想,就告訴父親不要刻意地選擇個大的,在夜里要靠手捏柿子,依據柿子的軟硬來判斷西紅柿的生熟。當晚父親帶領著三個男知青按照爺爺告訴他的辦法,半夜悄悄摸到柿子地一人偷了兩個西紅柿回到了住處,這回果真都是熟的了。因為怕生產隊的人知道,父親他們四五天去一次,每次也不敢多摘,就一人摘兩顆,夜里都吃了,盡量做到沒有蛛絲馬跡。這天半夜,父親和三個男知青又趁著風高月黑的時候,偷偷跑到了生產隊的柿子地。正在他們貓著腰捏柿子的時候,隱約中聽到旁邊有輕微的腳步聲和窸窸窣窣的作響聲。父親趕緊讓大家靜下來不要發出聲音,借著微弱的星光,只見那邊的柿子架壟里好像有人影晃動,而且不是一個人,是好幾個人。看她們鬼鬼祟祟、躡手躡腳的樣子好像也是來偷柿子的。父親怕這邊的聲音驚著對方,就朝那邊低聲說到:‘你們好,不要怕,我們在這邊,大家不要驚擾!’那邊的人聽到父親的聲音后先是沉默了一陣,隨后有女孩子的聲音低聲說到:‘好的,我們各干各的!’父親他們聽到對方的聲音后,感覺那個女孩子的聲音十分耳熟。隨后父親和三個男知青各摘了兩個柿子正要往回走,突然手電桶光亮一閃,一個蒼老而急促的聲音喊到:‘誰在柿子地偷柿子?’父親和三個男知青一聽頓時大驚失色,正要撒丫子往回跑,突然腦海中回想起剛才那個女孩子的聲音是某個女知青的!父親低聲說了句:‘剛才和我們搭話的是那幾個女知青,把那幾個女知青也拽上跑!’慌亂中,父親和三個男知青上前一人拽了一個女知青的手開始往回跑!手電桶的光亮也在后面閃著追著他們。父親手里拽著個女孩子的手,一邊倉皇逃竄著,一邊說了句:‘大家分頭跑!’跑著跑著,父親就聽他拽著的女孩哎呀一聲,跌倒在地上!
‘我腳崴了!’地上的女孩小聲哭到。眼見后面的手光桶光亮越來越近了,父親也顧不上別的了,直接把地上的女孩子背到背上,也不知道朝那個方向開始一路跑了下去。跑了半天,父親回頭一看,手電光亮沒有追他倆,朝別的方向追去了!這才松了一口氣,這時候就感覺渾身汗如雨下,大腿如篩糠。背上的女孩也羞澀地從父親背上下來了,兩人都認識,那個女孩叫劉彩霞,是城里來的知青。于是父親開始攙扶著劉彩霞往回走,
‘你們怎么也去柿子地偷柿子呀?’父親問到。
‘我們的口糧吃完了,大家餓得不行了,所以才想出了這個餿主意!’劉彩霞不好意思地回答到。
‘你們今天晚上第一次偷?’
‘是呀,今天晚上第一次偷就險些被抓住!’
‘你摘了幾顆西紅柿?’
‘我就摘了一顆!’
‘我看看!’
父親接過劉彩霞的西紅柿一捏,很硬,肯定是青蛋子。‘你摘的是沒熟的青柿子蛋,我摘了兩個,給你一個!’
‘啊?’劉彩霞猶豫了一下接過了父親遞給的柿子。
因為不知道有沒有人被下夜的老漢抓住,父親和劉彩霞兩人忐忑不安地回到住處,跑回去的男女知青都在擔心劉彩霞,看到父親兩人平安回來這才長出了一口氣,一清點人數,都在,沒有人被抓住。
第二天大家剛下地準備干活,突然生產隊馮隊長敲鑼讓大家在村頭開會。因為馮隊長平時不茍言笑,又負責記每個人的工分,所以大家都比較懼他。不一會,村里的社員三三兩兩地聚到了村頭,知青們也在其中,生產隊長讓大家站好了隊伍。隨后生產隊長站在隊伍前開始發言:‘在我們村里,昨天竟然有人去柿子地偷生產隊的柿子!’生產隊長一邊說,一邊用眼睛盯著每個人看了一遍,‘偷柿子的人就在我們這里站著,我已經知道這伙人都是誰了,希望這伙人早點來我這里自首,三天之內不來我這里自首,我就把你們送進鎮里的大獄,給你戴上個挖社會主義墻角的罪名!’生產停頓了一下,又說到:‘還有個事兒,就是最近有些人總是在混時間、磨洋工,我們每天六點天亮起床,一直干到晚上七點天黑,刨去吃飯的一個小時,每天都得給我干好12小時,每小時都得給我干好100分鐘!這樣我才能給你記一個工,你要是在我面前混時間、磨洋工,你就等著記半個工吧!好了,今天會就開到這,散會!’
下面的老社員們一個個聽的張著大嘴、直目瞪眼,散會后又開始下地干活去了。從那天以后,知青們再也不敢去柿子地偷柿子去了,父親又回家和家里要了點糧食,終于和知青們度過了那個糧荒的一年。從那以后父親和劉彩霞就好上了,劉彩霞也就是我媽!”
“呵呵,你講得真有意思!”何曉涵聽得如癡如酸。“那個生產隊長真的知道是誰偷的柿子嗎?”
“他不知道,只不過他說自己知道,想詐唬一下偷柿子的人!結果三天以后,根本沒有人去他那里承認錯誤,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不過后來他扣了看柿子地老漢的三個工分!”
“那個生產隊長后來怎么樣了?他怎么能說一小時是一百分鐘呢?”何曉涵躺在我的懷里繼續發問。
“后來國家實行了包產到戶,沒有人們公社了,他還當他的生產隊長,但基本沒有什么管理權限了,但因為他平時一身舊西服,一臉嚴肅,又不茍言笑,人們都叫他‘馮局長’了。‘馮局長’沒怎么上過學,在他的思維里,一小時就是一百分鐘!包產到戶以后,有時候村里的人去市里辦事,偶爾在市里的大街上碰到他,都和他打招呼:‘馮局長忙啥呢?’,馮隊長通常都是左手拎個皮包,右手一揮手:‘去那邊辦點事!’知道的他就是村里的生產隊長,不知道的人一看馮隊長這身行頭,真以為他是哪個政府機構的局長呢!”
“哈哈,馮局長真逗,哎,江恒,你父母戀愛的時候還有什么搞笑或感人的事再給我講講!”
“曉涵,我就知道這么多,還是在平時他們的支言片語中搜集來的,刻意問他們,他們也不說呀,另外這都快十點了!要不我在你家留宿吧?”
“不行,你不能在我家留宿,你趕緊回家吧!”
“哦,那我走了!”我郁悶地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