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故”地重游(五)

  • 哥哥的愛情
  • 丑石choushi
  • 10031字
  • 2013-11-20 11:08:47

那一天,當我從內黃縣第二人民醫院里面出來的時候呢,已經是上午的十二點多鐘了,也就是普通的人們開始吃中午飯的時候了。

其實,我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出來,也是有著自己的一點點私心的。因為在去年的5月11日那一天,當哥哥和邵聰聰從醫院里面出來的時候,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兒出來的。所以,我故意選擇在同樣的時間點兒出A來,就是想盡可能真實地去體會一下當初他們一起走過南大街時的那種感覺。這也可以說是有意為之吧。只是不知道,當我走在這條大街上面的時候,心情會是怎樣的呢?不知道,在這一條寬闊的南大街上到底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去看呢,每一處又會占用我多長的時間呢?

當我來到外面大街上的時候,我看到無論是路邊的小吃攤兒上,還是街道兩邊的小飯館兒里,都已經有人坐在那里開始吃飯了。畢竟現在已經是飯點兒了嘛,人們想吃飯也是很正常的。只不過,看著看著,我的肚子卻開始“咕嚕咕嚕”地叫了起來。這也難怪,從早飯后一直到現在,將近一上午的時間了,我一直都在忙著觀察,觀察,卻從來沒有想過停下來吃一口什么,又怎么會不餓呢。所以,當我看到人們坐在那里大吃大嚼的時候,我也很想走過去給賣飯的老板捧捧場啊。但是想想現在還有更加重要的事兒等著自己去做呢,又不得不把那種饑餓的欲望往下面使勁兒地壓了壓,心說,唉,還是等游完了整個南大街,再找個地方吃飯吧,凡事兒總有個輕重緩急嘛。

一開始,當我從二院里面出來的時候,我還想著來到我剛才存車的地方,從那個看車老頭兒的手中把我那一輛破爛的自行車給取出來呢。因為就目前的天氣來說,如果步行著去游覽整個南大街的話,還不把我給熱死呀,即便是熱不死,也會把我給累死的。但是,如果我能夠騎著一輛自行車去游覽整個南大街的話,情況就好多了。我就可以以一種悠哉游哉的心態去完成自己的那一個故地重游的計劃了。

但是,當我朝十字路口那邊張望了一眼以后,我就不由得傻眼了:因為那里的人們實在是太多了,比我剛才沒有進醫院的時候所看到的還要多。尤其是十字路口北邊的那一條街道上就表現得更加的明顯了,簡直可以用“車水馬龍”這個詞兒來形容。其實,在縣城里面,這一條南大街也并不算是一條非常窄的街道呀,因為光中間的主干道就有七八米寬呢,如果在鄉下,這都相當于車行道的寬度了。不過,因為正好趕上了下班的高峰期,所以,馬路上面的行人也就突然間多了起來。而其它兩條街道雖然看不全,但是那上面的行人似乎也不少啊,和對面那條街道有一拼了。

好在交管部門也知道這個時候最容易出事兒,所以,就在十字路口的中央,安排了一個身穿淺綠色制服的交警,指揮著這個十字路口周圍的交通。因此,十字路口的車流雖然擁擠,卻得以有秩序地進行,并沒有出現亂闖紅燈的現象。看到眼前的這副情景,我也就臨時取消了騎著自行車去逛南大街的想法。

不過,當我來到十字路口南邊的時候,卻看到馬路對面的紅綠燈正好由綠燈變成紅燈了,我的心中頓時就感到一陣高興,甚至還有些狂喜不禁呢。普通人如果此刻能夠“聽到”我內心的想法時,一定會罵我這個人有些心理變態呢。因為這時候,十字路口周圍的行人大多還在為自己剛才不得不來個急剎車而心情不適,著急等待。你卻為著紅綠燈突然變紅而暗自叫好,這不是心理變態又是什么?可是,如果此刻我向你道出我內心里面最真實的想法時,你卻不會再怪罪我了,甚至還會像我一樣感到鼻子有些酸酸的,喉頭都有些哽咽。因為我真的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當初哥哥和那個叫邵聰聰的女孩兒來到了這里的時候,紅燈也亮了。他們也在這里等待了一小會兒,然后才向南大街里面走去了。正因為這樣,我的內心里面才會感到非常的高興,我覺得老天爺簡直是太會辦事兒了,他在無意之中為我安排了這樣的一種巧合,讓我能夠和哥哥處于幾乎相同的起始位置上,然后再沿著他們當年一起走過的路再重走一遍。你說我的心里面能會不感到高興嗎?

我站在了十字路口的南邊,一邊靜靜地觀察著眼前的這一條街道,一邊在心里面默默地詢問著自己:這就是我今天要走的南大街嗎?這就是當初哥哥與那個叫邵聰聰的女孩兒曾經并肩走過的那一條南大街嗎?這就是哥哥在自己寫給邵聰聰的那些信中反反復復地提起,并且信誓旦旦地發誓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的南大街嗎?沒錯,就是它了。可是,它看起來很普通嘛,與我剛才所走的那一段南大街相比并沒有多少本質上的區別。都是中間一條五六米的車行道,兩邊各有一條兩三米寬的人行道。如果硬要找出些微的不同,或許可以說是這一段大街的上面車流量比剛才的那一段大街更多一些而已。可是,如果僅僅是這樣,它又為什么會引得哥哥每次走過的時候都如此的心潮澎湃呢?我在心里面想道,或許是因為眼前的這一條大街曾經承載了哥哥許多的美好回憶,因此它才顯得那樣的與眾不同吧。在過去的某一個時間段里面,他曾經攜帶著一個名叫邵聰聰的女孩兒并肩從這一條大街的上面走過,一來一回地走了兩趟。這段經歷給哥哥帶來了非常美好的回憶,以至于在后來的日子里面反反復復地借文字道出,就像祥林嫂一樣。它變成了一個凡是閱讀哥哥的作品都會知道的一個常識。由此可見,哥哥對這條大街的感情有多么的深厚了。即便是在后來,他們倆兒分手了以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那個熱衷于其中而難以自拔的男主人公還常常獨自一個人來到了這條大街上憑吊故地。那時候,他的心情就不像當初那么甜蜜了,而是或苦澀,或唏噓,或令人絕望,或令人回味,就像打翻的五味瓶一樣,什么滋味都有。或許是因為受到了哥哥的感染,如今,當我也站在這一條大街上的時候,心里面竟然還有些激動,久久地難以平靜。一時之間,我的心里面竟然產生了某種恍惚。我感覺自己好像變成了哥哥的化身了,來代替他去完成那個故地重游的計劃了。至于我自己,反而不知道姓甚名誰了。只是,遠在天堂的哥哥會理解我的執著嗎?

這時候,對面的“紅燈”忽然又變成“綠燈”了。我趕忙停止了自己的思緒,隨著等候的人群匆匆地向對面走去了。

當我來到了對面以后,我便漸漸地放慢了自己的腳步,沿著路邊慢慢地走著。就像是一條沙丁魚一樣,異常小心地穿行在這一條還算是比較寬闊的大街上,以免自己會撞到別人的身上,同時也怕別人會撞到自己的身上。因為現在,大街上的車流量正好是一天之中最多最擁擠的時候。放眼望去,整個南大街的上面全是車。其中有電動車,有電動三輪車,有自行車,有小轎車,還有農用三馬車。這些車被形形色色的人駕駛著,奔跑著,就像是大河中那包裹著各種各樣皮囊的魚類一樣,時刻不停地“游動”在這一條南大街的上面。他們或許是想回家,或許是想購物,也或許是什么都不想,只是想出來轉一轉,透透氣。因此,當你行走在它們中間的時候,你就能夠聽到它們的主人為了趕路所摁響的各種各樣的喇叭聲,汽笛聲,以提醒前面的人們給自己的車子讓路。不過,因為現在正好是下班的高峰期,所以,即使你的喇叭摁得山響,別人也不能馬上就給你讓路,因為他的車子也在那里堵著。要不是因為人行道比車行道高出來了那么一點點,不方便,大概車行道上面的人流早就擠到人行道的上面去了。不過,好在這個時候大街上的車流量雖然多。但是人們還都比較遵守交通規則。講究個禮讓三先什么的。他們在一種巨大的外力的調控之下緩緩地向前面行駛著,并不會停滯在那里。反正大家伙兒心里面都明白一件事兒:這時候,彼此之間越搶道,路上的車子就行駛得越慢,最后鬧不好,還會來個交通堵塞。所以,還不如彼此之間多多地禮讓一些,這樣還能給大家留個好印象。不過,在我來說呢,我倒是覺得眼前這樣的情況也不錯啊。因為它可以讓我多觀察一會兒那免費的風景。

與車行道上的人流擁擠不同,人行道的上面倒是顯得空曠了許多,同時也清靜了許多。這不僅僅是因為相比起車行道而言,人行道上的道路也很寬闊。東邊稍窄一點兒,有三四米,西邊稍寬一點兒,足足有七八米的空地。而是從十字路口入口處往北邊查這將近二十多米的距離之內,大多數的攤位都在那里空著呢,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在那里擺著攤兒。而且大多數的攤子還都集中在吃的東西上面。比如,賣冷飲的,賣白吉饃的,賣餅夾菜的。像我們在晚上可以看到的一個攤子連著一個攤子,中間連個空隙都沒有的場景,現在你是看不到了。我遠遠地看著那些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的擺攤兒人,不禁笑了,我為他們那種不怕熱的勇氣而笑。他們真的好有毅力呀!畢竟,做生意是一種需要下本兒的職業,你怕苦怕累,又怎么能夠賺錢呢?而眼前的這些人也更明白其中的道理。這些人就是想利用中午人們下班的時間,再兜售一些東西的。他們坐在自己的攤子后面,用一種近似于渴望的眼神望著大街上面的行人,希望他們來買自己的東西。但是,現在大街上的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是一副急匆匆需要趕路的表情,又有誰會停下來去注意一下他們呢?誰肯像我一樣有事兒沒事兒就在外面瞎逗留呢?偶爾,也會有一兩個急著趕路的人,因為大街上面太擁擠,沒辦法過去,就選擇從他們的攤子后面穿過去,眼睛也會有意無意地朝小攤兒上看一眼。但也僅此而已,幾乎沒有人去他們的攤子上買東西的。因此,大部分的攤主都是無事可做,懶洋洋地坐在那一把大遮陽傘的下面,或者百無聊賴地玩著自己的手機,或者跟旁邊的攤主在那里嘮著閑嗑兒。因此,相對于喧鬧的馬路來說,這里倒是安靜了許多。

當我走過了開頭兒那一段路以后,我還特意停了下來,用自己的眼睛在那里搜尋著,希望自己可以在馬路的東邊,那一家名為“永豐照相館兒”的小店前,找到一個賣草莓的中年婦女。當初,她的自行車就停在了那里,而那個裝草莓的筐子就掛在了自行車的后座旁。而哥哥和邵聰聰結伴走過她身邊的時候,還曾經從她的手中買過一兜草莓呢。現在,那個中年婦女還在嗎?我在心里面想道。可是,當我定睛去看的時候,卻發現那里根本就沒有什么賣草莓的小攤兒呀。賣芒果的小攤兒倒是有一個,黃橙橙的芒果堆滿了半車斗兒,三馬車的旁邊還站著兩個提著方便兜的中年婦女。她們一邊挑,一邊還高聲地詢問著價錢,可能是想買一些回去吧。看到眼前的這幅場景,我不禁有些失望,同時又感到一絲微微的惆悵。在我原來的設想中,我想著,當自己來到了這里的時候,如果也可以同樣在這里買上一兜草莓,就像當年的哥哥一樣,一邊吃著草莓,一邊去游覽整個南大街,那該有多好啊。雖然我的身邊并沒有佳人的陪伴,也無所謂啦。現在看來,我的小算盤恐怕要泡湯了。如果歷史那么容易就重演了,它就不叫歷史了。或許,當初那個賣草莓的中年婦女只是偶爾出現在這里罷了,又怎么會天天都來呢。

想到了這里,我不由得為自己剛才的癡心妄想而笑了。

朦朧之中,我的腦子里面又想起了當初的哥哥和那個叫邵聰聰的女孩兒結伴走過南大街的情景了。他們兩個人沿著大街的右邊慢慢地走著,一邊走,一邊還小聲地談論著什么話兒。話題大致是圍繞著彼此的經歷展開的。同時,哥哥的手中還提著一只白色的方便兜,那里面裝著剛剛從那個中年婦女的手中買來的新鮮的大個兒草莓。偶爾,哥哥會把那只方便兜遞到邵聰聰的面前,讓她從里面拿出草莓來吃。這兜兒草莓可真是一件好東西啊,時不時地就會被哥哥拿出來,像幌子一樣,又像一對情侶在談戀愛的過程之中的玫瑰花一樣,成了他們談話之間的很好的點綴品。同時,哥哥的眼睛也沒有閑著啊,他總是會趁著讓邵聰聰吃草莓的空擋,朝人家的臉上看上一眼,那雙眼睛里面飽含著濃濃的愛意,就像兩瓶水里面放進去了一瓶糖一樣,濃得化都化不開。那可真是讓人非常“嫉妒”的一幅畫面!相比之下,以“哥哥的化身”自命的我如今走在這條大街上面的時候,則顯得有些形單影只,孤獨而落寞,心中不勝感傷。而相對于哥哥的熱情似火來說,邵聰聰的表現則更加矜持一點兒,畢竟是女孩兒嘛,總不好意思一個接一個地拿出草莓來吃吧。不一定什么時候,她才會將自己那一只白白的小手伸進方便兜里面,拿出一顆紅色的草莓,放到自己的嘴巴里面,小心地在那里品嘗著。那副姿態優美而又嬌矜。雖然當時的我并不在場,也沒有嘗到過那兜草莓。但是,我想,它的味道一定是酸酸的,甜甜的,就像他們倆兒之間那一種青澀的愛情一樣。讓同樣喜歡搞點兒小情調的哥哥和邵聰聰吃了整整一路。

不過,雖然我在馬路的東邊,并沒有發現什么賣草莓的小攤兒。但是,在它的附近,我卻發現了另外一個非常值得我去看一看的地方。那就是那一家名叫“或番禺”的小飾品店啊。這個地方對于哥哥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初,他和邵聰聰在買過了草莓以后,還順便到那里面去轉了轉呢。具體原因是因為,當時邵聰聰的手里面已經拿了好幾樣東西了,比如帕紙啊,紅茶啊,自己的錢包啊,卻又苦于沒有地方放。女孩兒的衣服上一般情況下都是沒有兜兒的。而這時候,正好邵聰聰看到了路邊有這么一家小店,所以,她便和哥哥一塊兒到那里面去了。最終,兩個人經過了一番挑選,買了一只挎包,同時哥哥還為邵聰聰買了一頂粉紅色的遮陽帽。那一天,他們在這家小店里面所干的事兒就是這么簡簡單單。但是,這一次的購物卻給哥哥留下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以至于他后來在自己的文字里面反反復復地提及,這實在是讓人感覺難以理解的地方。我私底下想,或許,讓哥哥懷念不已的正是他與邵聰聰在一起從容相處的美好時光吧。

“或與番”的具體位置位于永豐照相館的北邊,路東。當然了,這兩家小店并不是挨著的,中間還隔著一條窄窄的胡同和另外的一家小店。

在閱讀哥哥的作品之前,我對這一家小飾品店其實并不太熟悉。雖然我以前也經常到這一條大街上來,印象里好像也記得這里有這么一家小店,但是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到那里面去看看啊。因為,那時候,以我學生的身份,以我在經濟上面的財力,我更愿意去逛那些正兒八經的衣服店,買一件就可以穿上多半年的,至于衣服上面的小飾品,我還來不及去享受啊。因此,腦子里面也就對它沒有多少印象了。后來,我之所以對它慢慢地熟悉起來,則是緣于哥哥的那一支文學之筆。在他去年5月11日所寫的日記之中,在他寫給邵聰聰的那些信件之中,在他以自己和邵聰聰的感情經歷所寫的小說《最后的羅曼史》之中,你都可以看到哥哥對這一家小店的描繪。下筆的重點,或在細述他們兩個人購物的過程,或在彰顯邵聰聰換帽挎包的女性之美,或在渲染他和邵聰聰在交款時肌膚相觸的美好回憶,不一而足。正是因為受到了哥哥的作品影響,后來,我還專門到網上去查了查這一家小店的資料,這才知道了,原來“或與番”是一家“原籍”福州的大型綜合飾品連鎖企業。公司名源于“ForYourFun”的漢語音譯,寓意著年輕、敏銳、快樂、親切。它主要經營時尚個性的日韓風格發飾,男女首飾,服裝配飾,手機配飾及家飾等綜合飾品。經過十五年的發展,目前,“或與番”已經在全國各地許多大中小城市都設置了連鎖門店。哦,怪不得它的名字乍一聽上去就給人一種廣東沿海地區的感覺,原來是這樣。

為了更好地觀察眼前的這一家小店,我便向前走了幾步,來到了馬路的對面,一家名為“美特斯邦威”的男性成衣店門口,一邊裝作在那里玩手機的樣子,一邊靜靜地觀察著對面的那一家小店。我在心里面默默地說道:“啊,原來這就是哥哥生前與邵聰聰去過的那一家名叫‘或與番’的小飾品店呀。知道你很久了,但是直到今天才見到了你的真面。”那種語氣,就像對一位神交已久卻素未謀面的老朋友說話兒一樣。它看起來的確是一家很小的飾品店。說它小,是因為如果單單就它的大小來說的話。它的占地面積的確是不太大的,大約也就是一間房子而已吧。雖然上面還有二樓,但是二樓卻并沒有被利用起來。不過,單單就說一樓,它的布置也很有特色。無論是在外部的裝修上,還是在內部隱約可見的設計上,都是這樣。如今,我們就先來說說外面吧。

和其它小店或者光禿禿,或者光怪陸離的裝修風格不同,這家小店的外面全部都貼滿了那種寬寬的大大的瓷磚。它的寬度大約和人的手掌一樣長,高度卻幾乎有二十多公分。這種瓷磚的表面看上去非常的光滑,就像是一層硬硬的塑料被貼在了墻上一樣。或許它們原本就是塑料吧。因為離得遠,我也看不清。大瓷磚一共有三種不同的顏色,基本上都是按照紅青藍這樣的次序來依次排列。其中,每一種顏色所占的比例都非常的大。同時,它們的色彩也都非常的鮮艷。在正午陽光的照耀下,它們閃爍著明媚而又迷人的光彩。我想,這種大色塊的設計靈感似乎得之于江南閩越之地的某些服飾。諸如那些不經裁剪就披在身上的衣裙,稍經打磨就掛在耳邊的配飾,即使文明開化也依然愛將飛禽走獸繡上荷包的邊地風俗,等等吧,不一而足。它們使這塊墻壁整體看上去有一種粗豪之風。在一眾花花綠綠的店面之中顯得非常的別致大方,而又素雅新穎。

甚至,你看過了一眼就能夠深深地記住了。

另外,在左邊的那一塊與正門兒等高的大型櫥窗里面,你也可以看到,在那一層層由透明的玻璃所組合成的格子上,還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那都是一些比較小的工藝品。比如,其中有女士們用的小手提包,小挎包,戴在手上的戒指(它們都被裝在了顯眼的紅盒子里面,口朝外);另外,還有孩子們愛玩兒的不倒翁,泥塑的小人兒。還有供大人們裝點窗臺或書桌時用的那種小陶罐,小瓷瓶,小型的玻璃球內景。還有許多我根本就叫不出名字來的小工藝品,都被整整齊齊地擺在那兒,花花綠綠的,非常的吸引人。而在櫥窗的外面還停著兩三輛新電車,不知道是誰的。

另外,這家小店的廣告牌也非常的吸引人。它的長度約有兩米,高度約有半米,就像下面的墻壁一樣,它也是用紅青藍三種不同顏色的硬塑料板拼合而成的,中間幾乎連個縫隙都沒有,不過它們各自的寬度并不相等。這塊廣告牌的四周還包著一圈兒大約一拃寬的黑色的邊兒。不知道那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而在這塊廣告牌的中央,設計者用三種不同顏色的硬塑料板制作了三個略帶卡通體的漢字——“或與番”。這塊廣告板被高高地懸掛在了小店的門楣上,看起來非常的醒目。

而除了廣告牌之外,另外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的滾動字幕了。它的位置在大廣告牌的下面,外觀為黑色,是一塊長長的,窄窄的電子屏幕。現在,屏幕的上面正在持續不斷地自右至左滾動播出著一行字兒。我站在那里看了一會兒,發現那一行字兒的內容是“新款上市,喜歡你來,喜歡你再來。”這句廣告詞兒使我想起了很早以前我曾經在某個地方吃過飯的一家飯店,它的店名就叫“君再來飯店”,做生意的人總希望客人會頻頻回顧的。不過,在我站在那里的七八分鐘里面,我卻很少看到有人進到店里面去買東西啊。可能因為現在是正晌午,人們都呆在家里面吃飯呢。

然而,內部的設計效果卻是不太容易被看到的。首先,是因為門口的那兩扇關著的玻璃門根本就沒有太好的透光性啊,再加上小店里面的光線還比外面稍微的暗一點兒,那是一種非常柔和的光芒。而里面那一道一道的柜臺以及上面所掛的琳瑯滿目的物品也擋住了我的視線。因此,這一家小店的進深是多少我根本就看不清楚,更不要提里面的設計了。不過,我隱隱約約地可以看到門口里面有人影輕輕地來回走動的情景。那里似乎站著兩個年輕的女孩兒,她們應該就是店里面的售貨員了。因為這兩個女孩兒穿著幾乎一樣的服裝。上面是一件黑色的短袖,下面則是一件淺藍色的牛仔褲,青春而又時尚。這可能是她們店里面的店服吧。現在,其中的一個女孩兒正在對一位顧客介紹著什么東西。在她們面前,我可以看到那里立著一個白色的貨架子,上面掛著一只只五顏六色的眼鏡。過了一會兒,那個女孩兒忽然就不見了,可能是陪著顧客到里面去了吧。

一開始,我還想著進到這家小店里面去看一看呢,畢竟這個地方也非常值得我去看一看啊。可是轉念一想,我又不由得打消了自己的這個念頭。因為,像這樣一個對于哥哥來說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地方,我實在不應該在現在這個時候進去觀看呀。因為,自從早上離開家以后,一直到現在,將近四個小時的時間了,我還沒有吃一口飯呢,肚子早就開始“咕嚕咕嚕”地叫了。所以說啊,與其馬馬虎虎地轉一圈兒就出來,還不如等我游完了整個南大街,找個地方吃過飯以后,再回來好好地觀察呢。那樣也許會更合適啊。想到了這里,我就帶著那種稍微有些遺憾的心情離開了。

這時候,我才發現,在那大約七八分鐘的時間里面,大街上面的行人已經慢慢地離開了。就像是大海漲潮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轉眼之間,現在大街上面已經基本上沒有多少車輛了。而相對來說,步行的人則稍顯得多了起來。他們在大街上面慢慢地走著,或者是逛街,或者是購物,或者出入于沿街的各個小店之中,漸漸地成了這條大街上的主流了。看著眼前的這副場景,我不由得想起來以前,我在內黃上高中的時候,曾經和同學們一起漫步在這條大街上的情景了。那時候,從南邊的十字路口,到北邊的十字路口,大約二里多地的大街上,都曾經留下了我們的足跡。其中,有一些小店是我們經常會去光顧的。比如,賣化妝品的小店啊,賣衣服的小店啊,賣箱包挎包的小店啊,還有各類的小吃店,這些小店都曾經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們永遠是女孩兒們的最愛。不過,當我再一次走在這條大街上的時候,卻發現其中也有一些小店是我們以前曾經去過,但是現在卻已經找不到了。可能是因為在我離開內黃的這三四年里面,他們的主人因為經營不善,或者因為別的什么緣故,小店就慢慢地退出了這一條大街了吧。

為了吸引街道上面的行人的注意,希望他們能夠來到自己的店里面買東西,大街兩邊幾乎每一家店鋪的門前都放著一套音響設備。這些設備大部分都是黑色的,那里面所播放出來的聲音,或者是當下流行的某首歌曲,或者是小店里面自己制作的宣傳廣告的錄音。其中,這些錄音女生的版本稍微地多一點兒。每經過一家小店,這些聲音都會在你的耳邊響起,分貝還超大。雖然現在大街上面的行人比較多,人聲嘈雜,卻絲毫也壓不住這些小店的主人為各自的商品做宣傳的意愿啊。因此,你的耳膜可以享受到不同的聲音輪番“轟炸”的待遇。而有些小店的外面,竟然還有穿著統一服裝的女店員站在了門口的商品前為本店加油,她們用高分貝的擴音器熟練地對著街道上面的行人做著現場的促銷。只不過,有的女孩兒說話的速度太快,你根本就聽不清楚她在說什么。還有的小店的促銷方式則更加地技高一籌。店主人(一般都是那些剛剛開業的小店)會親自上陣,戴著一副黑色的眼鏡,拿著一只黑色的話筒,穿著一身黑色的衣服,再加上本人的肌膚也比較黑,整個形象就像是黑幫電影里面的黑幫老大們身邊的跟班兒小弟一樣。他們用粗豪的嗓子對著大街上面的行人吼著一首首經典的老歌兒,那都是八零后們聽慣了的,以此來吸引大街上面的行人的注意,更讓人眼前一亮。或許是因為“大街”這個舞臺太大,觀眾也太多,店主人的臉上多多少少還帶著一點不好意思的感覺。就連旁邊的伙計也在那里似笑非笑地看著。不過,由于現在大街上的行人選擇的面兒太大了,所以這些廣告的收效也不怎么大。

同時,我也看到了,為了與那些宣傳的聲音相匹配,幾乎每一家小店外面的架子上都擺滿了自己商店里面的商品。即便是不方便擺出來的,也會把那些商品都擺到了門口里面最最顯眼的位置上,以此招徠顧客。

但是買不買似乎又看顧客們是否需要了。

而與店外那些琳瑯滿目的商品相匹配的是,為了介紹自己家的小店以及商品,幾乎每一家小店的外面都打出了宣傳自己商品的廣告語。這些廣告語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稍微簡陋一點兒也就是簡簡單單地在自家商店的門楣上懸掛一塊長方形的廣告牌,上面寫著自己家的小店叫什么,是做什么的,僅此而已。這種形式比較常見。它們最多也就是半米多高,一兩米寬。而奢華一點兒的廣告牌則有半間屋子那么高,那么大,這些廣告牌一般都屬于那些賣化妝品的,賣衣服的小店。有的甚至還貪心地連二層和三層也都掛上了自己店里面的廣告牌,生怕路上的行人會看不到。與前者比起來,這些廣告牌的版面一般都制作得比較花哨,也更加的吸引人。上面除了寫上了幾個藝術字兒,說明小店是做什么生意的之外,還會印一個美麗的背景,有的甚至還會把為本產品做代言的明星圖片也印上去。而稍微用心一點兒的小店還會用布做成紅色的長長的橫幅,掛在廣告牌的上面,大致的意思就是說小店因為正好趕上了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到來,正在搞一個相關的促銷活動,希望顧客多多光臨啊之類的。更有甚者,還會在小店的外面,擺出一個廣告架子,上面貼著一張和本人一樣大小的明星畫像,而那個明星正好就是代言這種化妝品牌子的。另外,作為這些廣告形式的補充,有的店員還會在門口發一些廣告彩頁啊之類的東西。反正都是為了吸引行人們的注意吧,他們可以說是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

總之,那些琳瑯滿目的廣告牌,花樣繁多的廣告語,看得人眼花繚亂,心里直癢癢,感覺什么都想買一買。它們為這條大街增添了一種光怪陸離的氣氛。而擁有這些廣告牌的,則是后面那一間一間的店面。這些店面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低。在主人的設計之下,它們被包裝成了各種各樣的店鋪,做著各種各樣的生意。所有的這些店鋪加到了一起,也就形成了這條大街上獨一無二的小店文化。它們共同屬于這一條中間稍微呈現一點兒正“s”形扭曲的南大街。南大街的兩邊多的是兩層以上的小洋樓。當然中間也有高達三層的樓房,也有那種一層的老式小平房,但是數量都比較少。這些小洋樓的第一層大多都被租出去做了店面。而在這些商店的中間,某些胡同口,還有一些擺小攤兒的,賣各種各樣的小吃,它們也是這條大街上不可缺少的一環。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荣旗| 花莲县| 新邵县| 本溪市| 息烽县| 萍乡市| 西林县| 龙口市| 彭水| 上栗县| 安远县| 怀宁县| 赤城县| 扎赉特旗| 天气| 新安县| 扶余县| 莫力| 宿迁市| 德昌县| 伊川县| 三门县| 龙里县| 安国市| 海南省| 临沧市| 康保县| 梅州市| 澜沧| 涡阳县| 皮山县| 宜兰县| 寿光市| 龙泉市| 印江| 乌拉特中旗| 河北省| 太谷县| 万荣县| 慈利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