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從不殺人
書名: 劍器行作者名: 313833243本章字數: 3405字更新時間: 2013-06-17 16:49:21
人海茫茫,要追一個人談何容易,四人尋了兩天,一無所獲。夏珩心中暗想:“這陳和尚瘋瘋癲癲的,不知道唱的哪一出,他一路向西,莫不是要學三藏法師往西天拜佛求經么?那可如何是好?”他想到此處,蛋疼不已。
這一天尋至一處村莊,見村內炊煙裊裊,四人不由饑腸轆轆,便信步進村。澄實尋了一戶人家,敲起門來,想化些齋飯。木門打開,一名老婦探出頭來,澄實道:“女菩薩……”
話未說完,那門“嘭”一聲關上,澄實吃了個閉門羹。
澄實不明所以,無奈又尋了一戶人家敲門,“嘭”,又吃了一個閉門羹。逐一敲去,無不如此。那村中偶有路人,見到澄實等人,無不嚇得趕緊關門閉戶,躲入屋內,畏若蛇蝎。
四人大感奇怪,不知何以如此。夏珩道:“待我去探聽一番。”
他把孩子交給澄實,展開輕功,去各家屋頂聽了半日,才知道前日這村子來了一個胖大和尚,他進村之后,便拉了一些村民,盤膝講經,卻又言語啰嗦,曲解佛語,不知所云。村中有好事者,聽他說些不可殺生,慈悲為重之語。便特地在從家中取出雞鴨,在他面前當眾宰殺、燒烤,嘲弄之語不絕。那胖大和尚想來便是澄睿了,澄睿“大師”倒也不急不惱,你不是不愿聽我將佛經么?我我就把你們綁起來講給你們聽。你們不是要殺生么?我佛尚且割肉喂鷹,那我今日便割你們的肉來贖你們的殺生之罪。那無辜村民竟被他捆綁起來,如雞鴨般引火燒炙……
他干下此事,大覺快意非凡,自覺乃是大德高僧,揚長而去。
夏珩把探聽之事講來,澄實只氣得渾身發抖,連喊:“孽障,孽障!”拔腿便追。
一連追了幾日,卻總是晚了一步,那澄睿一路之上,每每以大德高僧自居,為人講佛,他人稍露厭煩之意,便被他冠以褻瀆我佛之名,百般折磨。
這一日四人追至一條大路之旁,卻見路邊臥著十多個漢子,看打扮都是江湖中人,手腳俱都被人折斷,兵器散落一地,躺在地上只是哀叫,澄睿等人連忙上前救治。其中一人識得司空仲平,連說道:“司空大俠,司空大俠你可得為我等主持公道啊。”
司空仲平識得此人叫做王霸元,乃是河朔一代有名的大俠,手中一柄金刀罕有敵手。便道:“王兄,這……這是怎么回事?”
王霸元恨恨道:“近日以來,忽聞武林出一惡僧,接連禍害數十個村落。這惡僧所為,實是天地不容,我河朔武林同道激于義憤,便相約一起除掉此賊,今天早上,我與‘六合刀’周大哥,‘八卦拳’柳老哥等人在此和那惡僧相遇。那惡僧自稱‘大光明僧’,一見我等,大是高興,便拉著我等大講佛法。我等按捺性子聽了說了一會。豈知那惡僧說起佛法來,夾七夾八,狗屁不通,周大哥不耐,便喝問他那些村民是否他所傷?那惡僧便說我等不聽他言,玷污佛法,動起手來。不想那和尚說起佛法來顛三倒四,武功卻是一等一的高手,說來慚愧,我等敵他不過,皆敗于他手。他又說什么我佛慈悲,從不殺生。便把我等手腳俱都折斷,以示懲戒。”
場中人有識得澄實的,便道:“澄實大師,您是少林寺羅漢堂首座,前輩高人,我等不敢無禮。但你少林管教不嚴,出此惡人,便脫得了干系么?少不得我等要約齊武林同道,上少林去理論理論。”
澄實只覺得手腳冰冷,連日以來,他一路見澄睿所做惡事,無不心如刀絞,他向各位傷者深深鞠躬,說道:“師門不幸,出此惡賊,累得各位英雄如此,我少林一定生擒此人,給各位英雄一個交代。”
群雄見他如此說,也便不再多言。澄實等當下將傷者稍作安置,便又拔腿追去。但澄睿行蹤不定,神出鬼沒,總是追之不上。夏珩雖得澄正授以畢生功力,然那畢竟不是自己練來的,總歸差了一些,他先時還能跟得上司空澄實二人,日子一久,便漸漸不濟。那天竺小孩初時由他抱著,現在已改為由澄實來抱了。饒是如此,追起二人來,仍覺吃力。
這一日,司空仲平忽道:“那澄睿孤身一人,我們卻帶著一個孩子,終是行動不便。不如這樣,由我獨自追蹤澄睿惡賊。大師先帶著這孩子和夏兄弟回返少林,再從少林叫齊幫手,大伙兒一起圍堵,終不能讓他逃脫。”
夏珩道:“司空大俠孤身一人,恐怕……”
司空仲平道:“那澄睿的武功我也見識過,我自問就算擒不住他,但他想傷我,卻也是休想。”
他這樣一說,夏珩卻忽然心里頭沒著沒落的。他想自己孤身一人漂泊江湖,去少林干嘛呢?他原本要去揚州尋找小七,卻卷進這一些事情里來。如今澄睿為禍江湖,他也沒想太多,就跟著一路追捕。現在司空仲平要一人去追澄睿,他本想跟著,但又想自己武功不濟,跟也跟不上,徒拉他后腿。
可是,自己去少林又干嘛呢?那還不如繼續南下去尋小七。但這時節若說要走,又有些不好啟齒。
澄實聽見此話,深思了片刻,覺得可行,便道:“那就有勞施主了,我即刻回少林稟明方丈,帶領弟子下山捉拿澄睿。”
夏珩跟著澄實往南而走,一路之上心事重重,悶悶不樂,這一日忽然想到毛毛,他想這孩子身負血海身,卻身受重傷,不能習武,不知他是如何感受?
想到此,便問澄實道:“大師,若是捉不到澄睿,玄英的傷,便真的無法可解么?”
澄實想了想,道:“其實我少林之中,是有人練成《易筋經》的,不過他性格古怪,若想求得他相助,卻是千難萬難。”
夏珩聞言大喜,道:“大師,那位前輩是誰?縱使千難萬難,晚輩也需求得他相助才是。”
澄實道:“你在戰寶迦蘭之中,可曾聽澄睿說過,三十年前天竺僧人去我少林挑釁,卻被我少林寺的渡法禪師所敗之事么?”
此話夏珩當然聽過,只不過當時也就隨口一聽,并未放在心上,這時重聽此話,忙道:“如此說來,練成《易筋經》的便是那位禪師么?卻不知這位前輩現在何處,如何才能求得他相見?”
澄實道:“左右無事,老衲便跟你講一講江湖上的往事。四十年前,武林之中出了四位驚采絕艷的人物,那便是‘純陽子虛,白衣翠玉’。純陽便是現在純陽派的開山祖師純陽真人;子虛和翠玉是一對情侶,后來絕跡江湖,不知所蹤;白衣便是我少林寺的渡法禪師。渡法禪師乃是我少林百年來不世出的奇才,他十八歲的時候,便以一條祥云棍大破羅漢陣,打下少室山去。他在江湖中數十年光景,闖下偌大的名頭,只因喜穿白衣,江湖上便稱他為‘白衣僧’。后來天竺活佛獅子光帶領一眾僧人來我少林挑釁,寺中前輩不識天竺怪異武功,險些吃了大虧。幸好渡法禪師忽然回山,以一人之力,打得天竺群僧心服口服,才解我少林之危。”
夏珩聽到此處,遙想渡法禪師當年的威風,不禁悠然神往。他道:“既然我少林還有這樣一位老前輩,那《易筋經》若是尋不回來的話,何不請這位前輩重新抄寫一本呢?”
澄實道:“小施主有所不知,渡法禪師生性天真無邪,如今雖已百歲高齡,但那性子卻如孩童一般。你若有好吃好喝的給他,他自然來者不拒。你若要他抄寫什么經書,那他是斷斷不會干的。我說一件事情你便明白了,他賴以成名的武器祥云棍,又名九環圣佛錫杖,乃是我大唐高僧三藏法師往西天求取真經所用之禪杖,實乃我佛門至寶。如此寶物,他卻以之和武林大廚神廚子換了九九八十一道菜肴。你說這豈非兒戲么?”
夏珩一聽此話,頓時愕然,但心中卻對那位禪師生出一股莫名的親近之感。澄實看了他一眼,忽道:“小施主,你可知老衲和你說這一番話,是何用意么?”
夏珩奇怪道:“晚輩不知,請大師明示。”
澄實嘆了口氣,道:“我少林弟子,日夕參悟佛法,大多是老實穩重,不茍言笑之人。那渡法禪師卻最是天真爛漫,是以滿寺弟子,竟無一人為他所喜,他只要一見到我們這些和尚,便大喊晦氣。他居于后山少林寺舊址中,從不與我等相見,我等也只是每天派弟子給他送些飯菜上去。此次經書被盜,少不得還要請他老人家重新抄寫。我想小施主年紀雖輕,卻甚有機變;又得我澄正師弟授以武功,也是與我佛有緣。老衲的意思,小施主不是出家人,如若由你出面,或許可以討得他歡喜,也算是一線希望。”
夏珩一聽,忙擺手道:“不不不,那《易筋經》乃少林至寶,小子怎敢當此重任。”
澄實笑道:“小施主是當心到時候老衲會疑你私閱經書么?這倒不必,那《易筋經》乃是我少林之寶,修習需以佛法為基礎,若不敬我佛,強行修習,反遭其害。所以你即便偷看了去,也沒有用處,除非你入我釋門。”
夏珩聽見此話,倒有些不好意思,說道:“既然如此,那小子便勉力一試。”忽又想到一事,便問:“聽大師的意思,若是玄英想要修習那‘鍛骨篇’,莫非也要出家么?”
澄實道:“那倒不必,那孩子筋脈盡斷,修習鍛骨篇只是為了修復他的經脈,使之能夠重新習武。與修煉全部易筋經是不一樣的。”
夏珩疑惑盡去,不再多問,和澄實一起加緊趕路。他們追蹤澄睿數月之久,這時全力趕路,也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才回到洛陽地界。
這時候時值傍晚,實不宜再趕路,便想找一戶農家投宿,第二日才回少林。哪知還未走近,便聽那農舍之中傳來呼叫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