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葬名花
- 寧枉傾城夢
- 1653590164
- 1353字
- 2016-07-18 09:41:35
不過兩日,張梓便帶了蟾香回來,日日焚于唐詡枕邊。
蟾香珍貴,言貴妃縱然千般不愿,但皇上派人來討了,也得笑臉送去。張梓自幼與高佩離一同長大,太后又十分疼愛高佩離,自然連帶著張梓也當孫兒對待,張梓開了口,太后自然是愿意幫一幫忙的。于是也沒問個原因,找了個借口說自己夜里難眠,跟皇上念叨了幾句。皇上是孝子,自然便去向貴妃討了來,獻給了太后。
朝云殿內,有一女子坐在床榻上,青絲于腰,穿著淺白的寢衣,上面紋著淡淡的梅花,包裹著玲瓏有致的身軀,遠遠的看去,婀娜多姿的很。那女子用纖細的手指端起一杯茶,散發出淡淡的茶香。她飲著茶,眼波動人,緩聲道,“陛下今夜歇在哪里?”
她身旁的人恭恭敬敬的應道,“回娘娘的話,承仁殿里。”
那女子慢慢放下茶杯,微微笑了一笑,目光卻帶絲冷冽,道,“還是姐姐的本事大。”
她身旁的女子微愣,也不敢多言,只道,“夜深了,奴婢服侍娘娘就寢吧。”
那女子應了一聲,便由下面的人伺候她睡了。
此時南境主將一事的任命已辦妥,由劉撤接任,秦愈也在押送回京的路上了。黔州刺史于前日問斬,黨羽統統發配充軍,黔州百姓接到消息一時興奮無比,黔州刺史為官不正,百姓苦不堪言,如今正法,甚得民心。
東宮里。
高佩離和張梓皆進了唐詡的房間,見她已面無血色,氣息微弱。張梓只道,“殿下,替唐姑娘擇一處往生之地好生安葬吧。”高佩離神色悲憫,只看著毫無生機的唐詡,沉默不語。
此時木棉卻“撲通”一聲跪下來,哭泣道,“殿下可不能不管詡姑娘啊!詡姑娘肯定還有救的!”說著木棉抓著張梓的袖口,目色悲愴,道,“張大夫!張大夫!你醫術高明,肯定會有辦法的,是不是?……”張梓眼神驟沉,伸手扶起木棉,道,“木棉,生死有命。我已無能無力。”木棉心一驚,險些倒下,只捂著嘴,哭泣起來。
此時的唐詡,似睜開了下眼睛,卻在不到半秒的時候,再度閉上。
窗外樹葉被吹得沙沙作響,好生寂寥。
張梓見唐詡已斷了最后一口氣,沖木棉道,“木棉,去通知府里的人……準備唐姑娘的葬禮。”
木棉難過的閉上了眼睛,生硬的應下,“是。”而后便拖著沉重的步子出去了。
第二日,唐詡病逝的消息便傳遍京師。人人都說,紅顏薄命,那一段風流韻事,終究是不得長久的。言下之意,可見一斑。
因唐詡在東宮并無名分,不便于東宮安葬,便只能送葬到郊外。
養居殿內,君王正在伏案寫字。忽而沉吟道,“朕聽說,住在太子府中的那個女子,前幾日病逝了?”身旁那位公公答道,“回皇上的話,確有此事。”君王微蹙眉頭,看著筆下的字,又道,“朕聽說,離兒好像因此事清瘦了不少。”又抬頭看向身邊的李啟,說道,“如此看來,離兒是中意那位姑娘的。難怪他幾次三番不讓朕見她。”說完嘴角微微上揚,好似想到什么,道,“這孩子,盡早說一聲,朕也會應允他納為妾室。可惜了現在,早早便往生了。”說道這里,君王心下微沉,想起已故愛人,微微痛心。
李啟是個聰明人,明了君王的脾性心事,只平靜道,“太子殿下年輕氣盛,也到了婚齡,歡喜上一兩個女子,也是平常。陛下這般心意,太子若知道了定是感動得不得了呢。何況陛下盛年,太子又是正茂之齡,這日后想納哪個女子為妃都不是難事。太子想必也是明白的,定不會因此傷了自身,陛下不必擔心。”
君王置之一笑,將筆放下來,道,“你倒是會說話。”
李啟一笑,拱手道,“陛下謬贊。”
君王負手要出去,李啟忙問道,“陛下去哪?”
“擺架承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