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合上棺蓋,用手輕撫小龍女的面頰,柔聲道:“龍兒,我們在古墓呆了多少年?”
小龍女道:“三十年啦!”
楊過嘆道:“眨眼間都三十年了。我們在這里生下慕兒,還有真兒。慕兒都二十七八了,還有我們的真兒也有二十三啦。”
小龍女點頭道:“日子過的真快。仿佛這一切就是在昨日一般!”
楊過嗯了一聲,瞧向小龍女,道:“真的就像是在昨日發生的!”
小龍女道:“過兒,你還記得當初你剛到古墓的情形嗎?”
楊過點頭道:“記得,那時我被郭伯伯送到終南山全真教學藝,卻受到趙志敬的虐待,幸好得到孫婆婆和龍兒幫助,我才脫離全真教。后來我拜龍兒為師,叫龍兒為姑姑!”
郭伯伯乃是郭芙、郭襄的父親郭靖。郭靖與楊過生父楊康義結金蘭。楊過父母早亡,全得郭靖照料。后郭靖送楊過至全真教學藝,拜在全真教三代弟子趙志敬門下。趙志敬為人心胸狹窄、卑鄙陰險,只因楊過曾得罪于他,他便百般刁難楊過,致使楊過背離全真教。幸得小龍女仆人孫婆婆相救。孫婆婆后因楊過一事,去全真教理論,卻被全真教二代弟子郝大通失手打死。孫婆婆便將楊過托付給小龍女。自此楊過轉投小龍女門下,拜小龍女為師。
小龍女接道:“那時我教你古墓派的武功,咱們一齊練玉女劍法。”
楊過道:“到后來李莫愁來活死人墓索要玉女心經。我們與她打了很久,我還記得龍兒為了保護我,受了很重的傷!”
李莫愁乃是小龍女的師姐,只因眷憐塵世,被小龍女師父逐出師門,但李莫愁一直惦記古墓派的玉女心經,便在四十余年前闖入活死人墓,逼迫小龍女交出玉女心經。
小龍女續道:“咱們本想與李莫愁同歸于盡,放下斷龍石。可能受到祖師婆婆庇佑,令我們躺在這口棺材里,發現逃離古墓的出路。”說著二人望向棺材右側的凹處。
小龍女緩緩道:“出去之后,你碰到你的義父,而我卻被……”忽想起四十余年前那晚被全真教三代弟子甄志丙所辱,生起一絲怨念,但也因此事,令她誤以為是楊過所為,對楊過更加傾心。
楊過道:“后來又經過一些事情,你不許我叫你姑姑,而讓我叫你妻子!”
小龍女莞爾道:“當時你不知為何如此。我只以為是你變心,一氣之下,便離開你!”
楊過接道:“我就去找你,我們也因此結識不少朋友,老頑童,黃島主,還有耶律大哥。”
小龍女道:“但那時我們受了許多苦,你中了情花毒,我中了師姐的冰魄銀針的毒。還有你的手也被人砍掉!”
楊過道:“再到后來,李莫愁死后,你以為天下無人能解冰魄銀針之毒,又得知我的情花毒可解。你知道若是你死了,我絕不會茍活于世。你竟跳下絕情谷,留字于我,讓我等你十六年。我們也因此分隔了整整十六年。但最終還是讓我找到你,回到這活死人墓。”
小龍女道:“然后有了慕兒和真兒。我們一起教他們武功、養蜂。就這樣過去了三十年!”
楊過深情的望著小龍女,道:“龍兒,你還想去古墓外那個世界嘛?”
小龍女搖搖頭,道:“外面的世界,我不想再去了。因為那個世界不屬于我。而我的世界里只有你,慕兒和真兒。過兒,難道你想出去?”
楊過笑道:“我也不想出去。我的世界也只有你和我們的孩子!”
小龍女不解問道:“那為何你有此問?”
楊過道:“因為我想讓咱們孩子跟隨文通他們一起闖蕩江湖!”
小龍女奇道:“這是為何,難道呆在古墓不好嗎?”
楊過道:“呆在古墓里自然是好。但他們現在應該出去闖蕩!”
小龍女更加不解楊過的意思,追問道:“過兒,我越來越不明白你的意思!”
楊過道:“龍兒,你也知慕兒的秉性!”
小龍女道:“慕兒孝順懂事,只不過為人傲慢,自視武藝高強,屢次尋人比武。”
楊過道:“他對自己的武功向來自負,以為天下除了我,便無人匹敵。如此下去反倒會害了他!”
小龍女道:“難道過兒是因為這個,才想讓他離開古墓。”
楊過道:“不錯,只有這樣,他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小龍女道:“這樣也好,讓他出去歷練一下,也勝過在這里夜郎自大。那真兒是不是可留在古墓里陪著我們呢?”
楊過道:“真兒也要離開古墓!”
小龍女奇道:“這又為何?”
楊過道:“慕兒生性倔強,真兒性格穩重。我恐慕兒出去容易闖下大禍,若有真兒相隨,一來有個照應,二來也可按住慕兒的性子。”
小龍女心生憂慮,道:“過兒,你說的有些道理。只是我仍放心不下兩個孩子!”
楊過淡淡一笑道:“無事。慕兒和真兒有文通、若師照料,不會出什么差錯。我瞧文通那孩子甚是伶俐,龍兒和真兒武功又不弱,尋常武林高手奈何不了他們。你若仍是不放心,你我可尾隨其后,暗中保護他們。”
小龍女道:“你說的不錯,就依你之意。”說罷,二人相視一笑,楊過輕吻小龍女的額頭。
忽然,楊過聽到雜亂的腳步聲,知道有人過來,便抱著小龍女跳出石棺。俄而,張文通等四人走入石室,楊玉真瞧見楊過夫婦都在室內,喜道:“原來爹媽都在這里,太好了!”
小龍女問道:“真兒,我們在這里有什么好的?”
楊玉真晃著小龍女的手,說道:“我想讓爹帶我們去看《九陰真經》。”
楊過笑道:“我的好女兒,你是否把咱們古墓派的寶貝都告訴文通和若師啦?”
楊玉真嬉道:“爹不是那種吝嗇之人。若是爹也會帶他們瞧咱們的寶貝。”
楊過道:“我的好女兒,可不要再夸我,爹帶你們去就是!”說罷,扭動適才那口石棺的凹處。倏爾石棺底打開,出現一條甬道,楊過領著眾人走入甬道。
陳若師見這甬道似曾相識,忽道:“這條路是否是咱們今日入墓的路!”
楊玉真答道:“嗯嗯,是的!”
眾人在甬道里七轉八繞,忽進入一間石室。楊過指向洞頂,道:“上面刻的便是《九陰真經》!”
張陳二人瞧去,室頂密密麻麻的刻滿了字跡符號,最右處寫著“九陰真經”四個大字。二人將《九陰真經》略覽一遍。張文通見上面所述經文竟與桃花島上所見的《九陰真經》無二,暗思:此處為何也有《九陰真經》,莫非《九陰真經》是楊師伯或是祖師婆婆所寫!
張文通瞥了一眼楊過。楊過似有察覺,問道:“文通,有何事?”
張文通道:“敢問師伯,這《九陰真經》可是貴派祖師婆婆所刻?”
楊過道:“并非是祖師婆婆所刻,是王重陽所刻。王重陽在祖師婆婆仙逝后,曾來過古墓,看到祖師婆婆所創的玉女心經,便在此處刻著《九陰真經》,以示他不遜于祖師婆婆!”
張文通驚道:“那這《九陰真經》也是王重陽前輩所著?”
楊過搖頭道:“也非王重陽所著!”
張文通追問道:“那是何人?”
楊過道:“《九陰真經》來歷,我也略有耳聞,傳聞是前宋宣和年間一位叫做黃裳的翰林所著。當年微宗皇帝遍搜天下道家之書,雕版印行,一共有近五千五百卷,稱為‘萬壽道藏’。黃裳奉命刻書。他生怕這部大道藏刻錯字,皇帝發覺后不免要砍他的頭,因此一卷卷反復校讀。這黃裳天資聰慧,竟從校對道藏中悟出武學義理。他無師自通,修習內功外功,后成為一名武功高手。后他外出為官,得罪一批武林中人。這些武林人士將他打敗,又殺害他妻兒老小。黃裳逃出升天,躲在一處窮荒絕地,思解他仇家招數。約過了四五十年,黃裳武功精進,自認為報仇有望,待他再尋仇人時,發現仇人已經死絕。他突然頓悟,自己也是垂垂老矣,倒不如將這數十年所悟寫成典籍,留給后人。因而寫下這《九陰真經》。”
張文通聽后,不禁感慨人生如白駒過隙,若不早立大業,也是枉然。忽想起張世杰臨終所托,遙思數十年后,自己能否皓首復宋。
陳若師在旁仰頭詳閱《九陰真經》,見有些武功繁瑣無比,問道:“師伯,《九陰真經》里面所述武功是否高深,您可曾都會?”
楊過道:“《九陰真經》里的武功高深莫測,只要你學會其中的一門,便可以威震江湖。我只會其中幾門武功。只因此經有許多是用梵文所述,我也是不太懂,且有些武功所述晦澀難懂,難以捉摸。”
陳若師長嘆一聲,自言道:“天下高深的武功為何如此之難!”由于她聲音極小,眾人也未留意她說些什么。
楊過又向二人講述幾篇《九陰真經》章節,如“移魂大法”“解穴秘訣”。陳若師聽著入迷,若是遇到不懂之處,便追問幾句。過不多時,便至酉時。張文通隨著小龍女母子去備晚飯。留下陳若師和楊玉真繼續聽楊過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