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峨眉正宗之有苦難言
- 白眉清風劍之龍虎前傳
- 北風吹衣
- 4621字
- 2025-03-28 11:21:18
卻說那三手真人劉道通的愛徒鄭長彥,此刻一身蓮花門褐衣金蓮打扮,正站在旗桿之下,見趙小錫跌落在自己手下人之中,喊道:“殺了這惡徒趙小錫!”那些本就閃開躲避的蓮花門弟子又一擁而上,紛紛將趙小錫壓在身下,拳打腳踢。
劉道通喝退眾人,鉆入人群之中,將那重傷的趙小錫一把抓住,在人群之大聲罵道:“賊子趙小錫,臨死臨死,竟還砸傷我兩名門人,實在可惡!快快!將我門中受傷弟子速速醫治!”
只見劉道通抓起趙小錫,奔到高臺之下。這劉道通倒也有點功夫,竟攜著趙小錫一起,跳上擂臺,將趙小錫摜在垓心,朗聲道:“這廝屬實是罪大惡極,惡貫滿盈!今日我劉道通便誅之以謝公孫牧蘇前輩在天之靈。”說罷左手便將趙小錫按倒跪地,抓住頭發,讓趙小錫的臉朝著臺上幾大正宗數位武林耋宿,仰起頭來,右手便去腰間掏刀,要當場取了趙小錫的人頭。
高臺之上,十余名絕頂的高人,瞧著劉道通手中所擒之人,錦緞白衣長袍,掛金佩玉,眉間那一道舊疤,脖頸中那一顆黑痣,正是趙小錫無疑。只是再也沒了傲人的英氣,口中吐血,面色呆滯。
劉道通取了腰刀,正要斬殺,被于和瞧見。于和素聞劉道通名聲不佳,倏然上前,一掌將劉道通打下擂臺,罵道:“哪里輪得上你這匹夫動手!”
劉道通有意引入注目,受了于和淺淺的一掌之力,口中“哎呀呀”痛叫不停。他在臺上倒翻了幾個跟頭,跌下臺后又骨碌碌滾了幾圈,沾染得渾身泥土。眾人看罷,譏笑道:“看來手多不如腳多的好!劉道長悔不得綽號改為三足真人,便會少跌幾個跟頭。”
于和見趙小錫跪在垓心,怒極處,雙掌齊出,雙峰貫耳之式,正中他太陽穴,直打得趙小錫顱骨裂開,七竅流血,如一灘爛泥般,橫臥當場。
徐慶猶自不忿,沖上前去,又沖著趙小錫肚腹一刀戳下。金背砍山刀奇大,這一刀下去,回刀之時,竟將趙小錫肚腹劃開,立時五臟翻出,血污四流。
于和眼中竟留下淚來,沙啞著嗓子沖著天下英雄抱拳道:“我于和教徒無方,致令他做出天人共憤之事,十惡不赦之罪!于和難辭其咎!”他知道三俠五義的人雖然武功不濟,卻私下親門近枝甚多,都恨透了碧霞宮,走到蔣平身旁,探手便奪了他手掌一把峨眉刺,“噗”一聲又刺入自己右肩。他又走到潘鼎臣身側,凄然道:“我給你趙師弟留了個全尸,你將他收殮了吧。”旋即,幾顆眼淚滴落,飄身下臺而去。
金燈劍客夏遂良急忙從大旗之下追上,卻被于和斥道:“不必管我!你等此后謹慎言行,皆以趙小錫為誡!切莫再有逾規之事!好生觀摩大會,漲一漲你等的見識!”
夏遂良不敢有違,只得回轉大旗之下,只是恨恨得瞧著臺上逼迫自己師父這一眾人等。
潘鼎臣抱起趙小錫的尸身,急匆匆躍下臺,追師父而去。
摩山大旗之下,畢月霄怪叫一聲,追喊道:“于和!你前番回護弟子,誰還沒個師徒的情誼?看來你也不是那鐵石心腸的人,也有惻隱憐愛之心。此方才又親手將趙小錫在眾英雄面前誅殺,也稱得上是是非分明之人。這許多年來,我還道你故意為難我摩山,二番連續將我在世人面前擊敗。于和,是我畢月霄偏見了!從此碧霞宮和摩山仇怨兩清!八姑,下來吧!”
夏八姑見仇人已死,臉上仍掛著淚珠,飛身下臺,眼中淚花映著日光,終于泛出一絲明亮的光彩。
于和邊走便道:“我從未以摩山為敵,也從未以天下英雄為敵!哪里又來的仇怨?更何來兩清!”更不回頭,不知去向何方。
其他人見了,也不敢再臺上多作停留,歐陽春、燕繼慈、徐慶、丁月華等,各自下臺而去。蔣平見徐良仍面帶苦楚,便將他抱起,躍下高臺,仔細抱在懷中。側旁小諸葛沈仲元感慨道:“小良子方才聽到白五俠死狀,便要向趙小錫拼命。哎,孰不曾想到他叔侄感情竟深至如斯?”
方天化見趙小錫授首,于和下臺而去,心道:“總算去一勁敵!”喊道:“于和于教主,大義滅親,親手誅殺逆徒趙小錫,令人可發一嘆,我方某人對其佩服!”繼而,話鋒一轉,方天化續道:“只是郭二俠已然仙逝,令人唏噓感慨,擇日在下定當赴汴梁親自祭奠。日已高升,豈可再耽擱時辰,誤了此次大會的正事兒!諸派還是速速思考,謹慎推舉吧。”
巫山派非厚子附和道:“今日正題,乃是推舉武圣。奈何剛一開始,便血濺擂臺,死傷多人。還是盡快推舉,一應紛爭不平之事,交由武圣在天下眾人面前,公允處置,方為正道,以免多添死傷殺戮。貧道巫山非厚子,巫山派出自峨眉,貧道自謂舉賢不避親,力推峨眉正宗派主,八寶云霄觀觀主普渡普群生,當為武圣之位。普觀主青年之時,便參見金龍大戰。此后二十余年,深居西南,彈壓金龍余孽,峨眉派中因金龍之事死傷不少。樁樁件件,歷歷在目,實屬有大功于天下武林。若無他坐鎮西南,恐金龍死灰復燃矣!”
普渡的名望素著武林,天下不少門派都心存這他來坐著武圣,以普渡寬厚公允之風,武林日后自然風氣為之滌蕩。
一時,通背門、長槍門、練氣門、彈腿門、神棒門、靠山門、飛躍門、擒拿門、海寬門、飛鷹門、瓊崍門、華山門、天山門、大刀門、亮星門、切金門、白猿門、大洪門、小洪門、金剛門、無為門、奉祖門、四川唐門等等諸家門派,個個齊聲呼喝,以示贊同。
正在此時,天姥五毒教那位和雪素,一掃輕浮之氣,聲音變得清爽,喊道:“我天姥教推舉燕云島李和李公子為武圣!”隨即,一群女子隨聲附和,齊聲喊時,嬌滴滴銀鈴般的贊同之聲送在將軍凹中。似乎就連那些女子身上的香氣也隨著聲音為之傳送更遠,引得那些出家之人,不住的掩鼻。
普渡此刻遙望一番,起身肅然道:“在下實在不堪武圣之位!不過普某倒也要保薦一人,此人以往幾十年來不存功利之心,潛隱山林。若論武藝一道,也可稱得上天下無雙。”
許多門派聽見普渡推辭之意,以為他是謙讓,孰料普渡竟早有推舉他人之心,不免有些失望,待聽到他說保薦之人既沒有功利之心,又武功蓋世,又都盼著瞧一瞧這個人物到底是何方神圣。
可這些人怎能聽出普渡弦外之音?普渡所言此人以往幾十年沒有功利之心,說的卻非現在沒有野心私心失衡之心。
隨著普渡一聲喊道:“我說保薦之人,正是日月山中,日月派當今的掌門教主日月老人安廣全!”,各方議論之聲是此起彼伏。
方天化暗暗叫苦:“普渡你保薦誰不好,偏是這安老兒!如此多的門派心向普渡,若這些門派悉數附和普渡,這安老兒豈不是勝面極大?”
正在方天化苦思破解之法的時候,有一中年人將手中攙扶的青年往另一名老者懷中輕輕推去。那老者將那昏昏欲睡的青年索性平托抱起,其中右掌托在那青年背上,暗暗用內力送入青年背俞諸穴,助其療傷。那中年人道:“庸叔,和兒只是傷后又遭氣急,身中的七星散,昨晚我已為其令配了解藥,并用內力助其排解。你我二人交替每日里為其用內力祛除,定無大礙。”
那庸叔正要說話,只見那中年人卻早已腳步一踏,空中竟不翻身,似乎便是御風而行,倏然之間,便躍過了眾人,繼而又右掌向著空地一擊,似乎便又有了借力,落在了臺上。
這中年人正是昨日里在普渡、三俠五義等眾人注目之下,將李和帶走之人。
眾人瞧著這個中年儒生模樣的人,悉數不識得此人來路,卻都瞧著他腰間懸著的一柄光禿禿的木鞘劍,覺得甚是稀奇:“這木鞘瞧著發烏,毫無光澤,可怎地一旦瞧見了,反倒覺得這木鞘之上隱隱有暗紋,似乎便有靈氣一般,令人忍不住要多瞧上幾眼,發些遐思。”
這中年儒生到了臺上,便直挺挺往前跨在普渡近前,指問道:“普渡!你兄弟三人怕是忘了血書誓約了吧!方才于和下臺,我便有心上來。此刻你竟又推舉他人,而非燕云島李和。你存的是何居心?”言語之際,目光凌厲。
普渡凄然一笑,應道:“胡先生,暫息雷霆之怒!我本來便勸過李公子,也定會遵從盟約。可是他自己數次三番,搖擺不定,最終竟甘愿放棄盟約之誓,只為能將紅拂女劍的徒......女兒紅文從河西解救回來。我屢次正告其定要謹慎此事,可他仍一意孤行,定要堅持。事出無奈,我才請出對河西極為熟悉的安廣全老劍客,會同數人,勉強將紅文從黃河門龍門總壇救出。可嘆的是,李公子也中了那司馬德修的七星散。”
那邊三俠五義、夏八姑、燕繼慈等人下臺后,德施紅拂夫婦想著再向天下武林澄清一下自己夫妻之事,免得日后遭人詬言,還未下臺。
此時德施紅拂二人,聽到這中年儒生胡先生上臺來竟直接向普渡尋釁,都大為光火,便要上前為普渡助陣,乃至聽到原來是為了燕云島的李和。而那李和似乎又是為了救紅文,寧愿舍棄了一份極為重要的盟約,甚至于是能調遣普渡三兄弟的一份誓約!
紅拂上前深施一禮道:“敬謝李和公子搭救小女之恩!不知胡先生跟李公子是何淵源,但事已至此,一切皆是緣法。”
孰料那胡先生毫不領情,譏諷道:“你可知李和放棄的豈止一份誓約如此簡單么?哼!他放棄的乃是爭雄天下的豪情,乃是家族最后一絲希望!你真是生了個好女兒!你那女兒我雖未見過,更不知她有那般魔力,能令李和如此神魂顛倒?但我卻聽說你女兒紅文,早已與普渡座下弟子夏侯仁訂下婚約。而你紅拂女劍,也算是普渡的義妹。難不成,你兄妹二人定下美人之計,故意引李和入彀,好讓他破了血書誓約之事?普渡!世人皆稱你有寬厚長者之風,嘿嘿!我看你倒是奸詐的緊啊!”
普渡聽罷,宛如被錘擊前胸,心中痛楚,卻無法言說,真是百口莫辯,只道:“此中之事,實在不是胡先生所言。盡管向李和公子問取便是。”
雪竹蓮聽了,他雖是火爆的脾氣,但是在胡先生面前,還是上前恭謹道:“胡先生,我大師兄向來不做虛言,奈何你如此誅心?血書誓約之事不假,但今早我大師兄告知于我和三師弟,說是李公子已然自動放棄誓約。要不然我三師弟于和,雖然悲慟,但也不至于不顧忌那誓約之事,便擅自離去。”
德施卻插言道:“那李和公子呢,我是見過的。屬實是一表人材,對紅文更是舍生忘死。但是呢,紅文早已許了夏侯仁。我德施呢,還有一個女兒......”
紅拂立時怒道:“什么!你竟還有女兒!”
德施自知失言,急忙道:“是侄女!侄女!我大哥死在戰事之中,他有一女,喚作明珠,托于我撫養,我向來便把她當做親生女兒一般。明珠孩子呢,相貌與紅拂極似,年齡亦是相仿。我便能做主,將明珠許配給李和便是。”
紅拂聽罷,知道德施并未厘清胡先生所言之重,又在胡說,但她瞧著普渡似乎無比痛苦的心情,在臉上竟表露出來,心中不禁忖道:“我這義兄,向來沉穩,便是天大的事兒,也不能令其變色。看來胡先生所說誓約之事,定是極為重要,屬實令普大哥有苦難說。哎!冤孽!”她此時回頭瞧向陳洪那邊,只見夏侯仁被點了穴道,囚在籠中,也是心疼不已。
胡先生心思旋即一轉,問道:“德施頭領,你可有子嗣?”
德施急道:“我德施雖無兒子,但紅文不就是我的女兒?我自杞女子亦可承緒衣缽,哪像你們漢人一般,偏偏重男輕女。中原人禮節繁多,我時不時便觸了霉頭,惹紅拂不悅。豈不知我們自杞部,若說他人沒有子嗣,便是嘲弄之意。”
胡先生眼中現出鄙夷之態,面上現出嘲弄之意,口中說出譏笑之言:“你可知那盟約抵得上千軍萬馬?哼!你便是將紅文與夏侯仁的婚約解除了,再將紅文和明珠二女,悉數一同嫁給李和,或許我便相信普渡不是和你一道兒,故意設下圈套,令李和上當。”
胡先生話鋒一轉,喝道:“普渡!分明便是你和紅拂串通,設下狠毒之計!你自己為何不去親救紅文?龍門總壇兵士近萬,高手甚多,機關精巧,更兼有西夏人協助,偏要李和去冒險!若救出紅文則罷,若救不出紅文,嘿嘿!多半李和也會死在龍門總壇。李和死了,再無血書之約。你三兄弟個個武功精絕,沒了約束,若聯起手來,豈不遂了你們兄弟三人稱霸武林之愿?”
普渡、雪竹蓮聽罷,宛若被人當場閃了耳光,卻不能還口,更不能還手,面色極赧。
紅拂見這胡先生如此振振有詞地污蔑,卻也無法反駁,畢竟別人為了救自己女兒,已然舍棄了太多,心道:“普大哥素來對我最好,為了紅文也是冒了極大的風險,如今又受著胡先生的當眾羞辱。此事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