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馳援
- 挺起胸膛站排頭
- 取經的兵
- 3139字
- 2013-03-29 23:22:23
第五章:馳援
盼望著,盼望著,上級終于千呼萬喚般的下達了出發的命令。在前方道路受阻的情況下,上級通過尋找就近可行的小路,解決了我們前行的阻礙。
2008年5月14日,上午9點鐘,經過簡短的動員,人民解放軍甲種兵團某專業技術兵種160余名官兵于當日9時,迅速開赴抗震救災的第一線。早已摩拳擦掌,一切準備就緒的戰友們在此刻懸著的一顆心,才算踏實的、安穩的放進了胸膛里。和戰友們先前一樣,我一直在擔心我們能否真正的被派往災區執行救援任務,生怕只是一次實戰演習。但看見,整座營房都要搬空的樣子,所有經過仔細研究,只要覺得災區用得著的大型機械裝備,全部都打包裝上了拖車。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我們這才安心的坐在了去往災區的大巴車上。
隨著最前面一號車的一聲警報響起,我們去往災區救援的車輛的發動機快速的運轉了起來,在司機操作手戰友們的一腳油門下,像一支離弦的箭,快速駛離了停靠的籃球場,駛離了營門,駛離了崗樓和警戒線。
一陣左轉、右轉和灰塵撲撲后,我們的車隊終于開上了唯一一條出山的柏油馬路。就在此時,緊接著另一聲長長的警報響起。好奇心驅使下的我,放眼望去,原來是一輛地方交通部門的警車,走在最前面為我們的車隊開路。不斷響起的警報聲,引起了不少路人的駐足觀看,估計是以為我們部隊又有什么重大軍事演練,早已對此有免疫力的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再也不用像剛入伍那會兒,花癡般的激動地熱血澎湃。此刻,我們內心激動澎湃的卻是去參加搶險救災的事情。
車隊又一次大轉彎后,駐地縣城的全貌就立馬顯現在我們眼前。忽然,一條‘眾志成城,抗震救災’的醒目橫幅,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同時,看見我們車隊的臨近,估摸著早已聚集多時的,縣城的人民群眾們快速起身駐足,目送我們車隊的瞬間的擦身而過。
大巴車卯足了勁兒,飛速的行駛著。不知道是我多心,還是本身就心情的使然,看到方才老鄉們那注滿殷切期望的眼神,突然覺得肩膀上有些沉沉的。因為,自地震發生以來,從集結到出發,再到道路受阻等待命令的間隙時間里,我們純粹是坐以待斃,白白浪費了近43個小時的寶貴時間。雖然,主觀上并不是我們的錯;可,客觀上卻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看到老鄉們寄予厚望的眼神,我們內心里總有一種自責的情愫。真不知道,到了災區后,我們怎么向災區的同胞們解釋我們遲到43個小時的原因!?又怎么向在這43個小時中失去生命的同胞們交代!?
車上連長不斷向我們講解著到達災區后,如何展開進行救援,如何防止擦傷、碰傷、砸傷,如何避免二次地震,如何保存自己安全,以及萬一隊伍打亂打亂的情況下,以老兵為臨時負責人等等之類的應變常識。盡管,這些常識我們平日里的實際工作中,都實踐了不下千次萬次。
跟著連長這幾年,我們已經摸透了了他的脾性和言行舉止。此時,從他眼神里透漏的和啰嗦的話語里表達的,我們看到的是更重的責任和擔心。因為,他不知道這次帶我們出來執行這么重大的任務,幾十號兄弟將會面臨什么樣的困難和危險?一個戰士就是一份責任和擔心,我們連此次出來執行任務的戰士有近60人。60份責任和擔心,足夠把他給累垮的!用平常時連長和指導員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任何一個戰士如果在部隊服役期間受到傷害,那就是我連長和指導員沒有盡好職責。我們脫了這身軍裝事小,關鍵是我們怎么對得起把戰士送到部隊來的父母們?怎么對得起戰士們的一輩子?”所以,在還沒有到達災區之前,連長寧愿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提醒著每一名戰友。
然而,很明顯很多戰友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即將所處的危險環境。成年累月的啰嗦和重復語調,使得連長不斷提醒的話語,我們都可以倒背如流了。以致于方才連長的再一次不厭其煩和苦口婆心,在戰友們大腦里卻是一個耳朵進,另一個耳朵出。此時此刻,在戰友們心里關心的不是自己安慰的問題,而是如何到了搶險救災的現場,如何多救人的問題。包括我在內,同樣思考的也是這個問題。
車內每個戰友都竭盡所能的想象,一個個興致勃勃的暢談著自己如何發揮自己超凡的本領?如何排山倒海般的把群山搬移?如何不畏艱險的把殘坦斷壁撬動?如何英勇無畏的把被困的同胞快速救起?仿佛被震瞬間扭曲的災區人民的幸福,只要我們的到達就能頃刻讓災區群眾重新拾起。尤其是,入伍時間不長的,大部分出生于80年代末的第一年兵和第二年兵們,他們簡直就把自己想象成了無所不能的超人。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我是人民解放軍,槍林彈雨都不怕,還會忌憚幾個破石頭。況且,我們還是‘中國皇家工兵’,專治各種不服的石頭。”
在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語的口頭演示中,我們的車隊用了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駛出了駐地城市范圍。這不,在兩聲警笛交相輝映的長鳴下,方才領頭的駐地縣城的警車,調轉車頭朝我們身后的方向回去了。另一輛我們進入地市的警車,很默契的銜接到了車隊的前頭。跟我們部隊駐扎的縣城相比,當下我們正在穿越的城市道路上的車輛稍微多了些,為了能讓我們安全、穩定、按時的通過城市中最擁堵,也是繁華的地段。這個城市交通部門的警察叔叔們,早已經把涌向我們所要經過路段的,其他道路上的車輛截住了。遠遠就望見這些道路的中央,被一個大大的,標示著‘stop’‘停’英漢雙意字樣的牌子擋著。而且,每當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總會有兩輛騎警,快速開到車隊最前面開道,帶著我們迅速駛離主干道。
大約一個小時后,在地方交通部門的幫助下,我們總算是安全的從城市的一邊穿越到了另一邊。看著車隊這樣迅速的開進,我們心里開始盤算著:“只要我們駛離這個城市越遠,我們就離地震中心汶川越近。真希望一腳油門就能到,那是最好的不過的了。”
就在我們在心里,一米一米的計算著離地震中心汶川的距離的時候。連長打破沉靜,開口詢問我們道:“大家肚子餓了沒有?”
“沒有?”戰友們齊聲的回答道。當然,這是假話。從我們出發以來,除了早飯吃的饅頭、稀飯,在近四個小時的車程里,再也沒有吃過任何食物。不餓才怪!但是,我們的小九九就是想早點到達地震災區現場,然后狠狠的飽餐一頓。緊接著立馬投入救人行動中,一口氣把所有需要救援的同胞,全部救起。接著,再狠狠飽餐一頓,然后再投入災后重建中,有一口氣把所有倒塌的房屋都修好。最后,在飽餐一頓,在投入到……。
很顯然,我們的這種‘私心,是不會得到滿足的。部隊有句話叫做‘人是鐵,飯是鋼,一餐不吃,餓得囔!’在團長的授意下,我們的車隊很快就靠邊停了下來。就在這個間隙,一輛部隊的送飯車滿載著香噴噴、可口的飯菜開進了我們的視野。原來,得知我們行動的兄弟單位,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生怕我們頭腦一熱,就開過去了。
水足飯飽后,正當我們嚴守紀律般的打掃飯場的時,負責接待我們兄弟單位的戰友們不高興了。就聽他們囔囔道:“你們快上車出發,剩下的事情留我們做就行了。”難卻的盛情下,我們還是把飯盒有秩序的擺放在一起,起身上車了。
車隊的幾個大加速后,我們終于駛進了SC省的地界。和先前一樣,我們的車隊很快被拉響著警報的地方交通部門警車的帶領下,一米米的接近地震中心。但,與先前不同的是,沿路明顯感到大量的高箱貨車,在快速的往我們要去的方向趕超著;大量同樣載著軍人的車隊,也快速的往我們要去的方向疾馳著;還有大量包車回家的打工者的巴士,同樣也以不遜于我們車隊的速度飛奔著。
看到我們掛‘軍’字牌照,并滿載著軍人的車輛靠近時,這些高箱貨車、打工者的巴士紛紛主動讓出道來,讓我們現行通過。就在我們正要超越一隊掛著‘粵’字牌照的打工者巴士時,突然,就聽‘粵’字牌照巴士里的打工者們,紛紛對著載著我們軍人的車輛,驚呼著“看!解放軍!是解放軍!”接著,并高聲吶喊道:“解放軍萬歲!解放軍萬歲!”
第一次聽到這亢奮人心口號聲,令人有些不可思議!它本是向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喊起的口號,竟然沖著我們喊起了。當時,只知道聽到這句話的我和戰友們,坐在位置上久久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