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擂禹路方向
5月22日,晴。早晨,天還沒亮,東方的霞光已經把天邊映紅。和往常一樣,我們吃過早飯后,帶著一天的干糧和水,再一次往擂鼓鎮進發了。這次,我們是坐著咱們部隊自己的大巴車,走在自己修通的道路上,長驅直入的開到了擂鼓鎮柳林村的盡頭。
少了往前的徒步跋涉之苦,不僅節約了時間,還為我們快速展開新的任務贏得了時機,更為我們打通擂鼓鎮通往禹里鄉道路搶得了可貴的先機。如果按照這樣的天氣,一直晴朗下去。不出什么意外的話,我們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打通北川通往周邊各個鄉鎮、鄰近縣區之間的道路。這樣的話,擂禹路上沿路的老鄉們就可以少受些煎熬,我們也可以早日凱旋而歸。
想到這些令人興奮事情,全身就禁不住的暖流奔涌,三步并作兩步走的大踏步從載著我們的大巴車上蹦下。吸—呼—,對著已經光芒四射的朝陽努力的深呼吸一口氣,并做了一個接受陽光的姿勢,接著很神經質的大聲說道:“愿太陽賜予我無限的力量吧!”
“你能不能正常點!這幾天沒給累著是吧?”看見我精神亢奮的樣子,走在我后面的范班長,一臉很是鄙視我道。
‘撲—撲—’我用拳頭,使勁的拍了拍胸脯,并向班長解釋道:“我很正常,精神也好的很,寶刀還未老??吹叫碌娜蝿?,就想恨不得快些打通這些道路,讓外面的救災物資快速運達里面到老鄉們手里?!?
“放心,今天有你使勁兒的地方。看到沒有,這片被泥石流掩埋的土丘,就是我們今天的工作?!狈栋嚅L指著我們眼前的一堆流土說道。
正說著,木然發現團長不知什么時候帶著營連長到達的作業現場,此刻正對著我們眼前的土丘比劃著??礃幼樱趺赐破竭@堆土丘的作業方案早已確定,就等我們和后續裝備的到來了。
“集合!”我們的身影剛剛映入連長的眼簾。等候多時的連長馬上命令道。聞令而動的我們,毫不含糊的即刻小跑到在連長面前站好。
還沒等值班員的報告,站在一旁的團長用右手打了個手勢,示意值班員不拘泥這些小節了。接著,他直入主題的說道:“今天我們擔負北川縣擂鼓鎮到茂縣禹里鄉道路的搶修任務,這里是我們動土開工的第一處,和我們并肩作戰的還有武警水電部隊的戰友們,他們將從禹里鄉開工。這條路叫擂禹路,全長有63公里,沿途有近5萬多的災民被困其中。因此,黨中央、國務院、**和二炮總部首長都非常重視,待會兒我們的彭政委會親自來視察我們現場施工的情況。希望同志們能擔負好現場警戒指揮工作,特別是要戴好安全帽,注意自己的安全。明白沒有?”
“明白!”我們齊聲回到道。
我被安排到警戒指揮第一輛挖掘機的施工。為了使在轟鳴機器中的操作手,能準確無誤明白我們安全員的指揮手勢。爾后,在裝備股曹副股長的現場統一培訓下,我們還學會了打旗語。跟機動車行駛的規則中的紅綠燈一樣,旗語也是使用紅綠兩個旗幟來分別以示‘?!汀畡印?,‘啟動’則是舉起綠旗幟,將紅旗幟旋轉一圈。
統一了旗語標示以后,大家很快就各就各位。隨著我們手中紅旗幟轉動,三臺蓄勢已久的柳工挖掘機‘轟隆隆’伸展著大臂挖向了土山丘。此時,才剛剛過早上7:30。
沿著原先的路基,石頭就順勢用挖斗翻倒在地,接著用土覆在上面,然后編排水溝。再大一些的石頭,就用挖斗勾到路基旁放穩。像這樣大功率的機械,連續作業4-5個小后,就要加一次油。因此,在后面緊跟著的就是我們滿載著汽油的油罐車,全力保障著我們裝備的連續作業。從裝備進北川的第一天起,部隊始終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人可以歇著,裝備不能歇。
大約兩個鐘頭以后,擂禹路第一處被阻擋10天之久的柳林村口段搶秀通了,對面保存完好老路基清晰可辨,聯接兩者道路之間的一段大約十來米的全新路基便呈現在我們面前。走在新修的道路上,堅實的路面給人踏實、安全的感覺。一直在路口子排隊等待通過的部隊車輛,見貫通的道路解除禁止通行標示,就迫不及待開足馬力載著救援物資駛向對面,并鳴著喇叭給我們致敬。
同時,隨著一輛熟悉的獵豹軍用越野車出現在眾人的視野里,我們的彭政委很快就從獵豹車身后,朝著我們現場作業的方向而來。老將軍邊走邊謙虛的向身旁的團長詢問著作業的進展情況,不時的還停留在原地仔細查看剛修建的路面,還親切的跟沿途遇的作業人員一一握手。說我們辛苦了,并勉勵我們再接再厲繼續為災區重建貢獻力量。
第一次見到這么重量級別的人物,而且還是上將級別的,不辭勞苦,千里迢迢的來到危險不斷的地震災區慰問我們。心里多少難免有些激動,并不是因為首長的級別有多高,職務有多大;而是,感覺到老將軍除了日理萬機的心懷國事之外,對不懂平凡的小事,竟還那樣謙虛的放下職務、級別、年齡的架子,不恥下問。這種孜孜好學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的。
很高興在災區救援的日子里,除了催人淚下感人事跡撼動我心靈外,還能看到這種不恥下問、謙虛好學的精神來激勵著我。讓我心里一直沉睡著的那個大學夢再次醒來,此刻,我默默下了一個決心。
9:50分,政委走后,我們接到另外一個命令。在明天中午之前,要我們旁邊的一個塌陷的小學內,用帳篷搭建一個‘紅星小學’,讓那些因地震停課的小朋友們,拿起書本重新回到課堂。軍令如山,尤其是這個關鍵的時候,只要是有利于抗震救災,有利于人民群眾利益的命令,更是高于任何事情,其他一切工作都必讓路。連長立馬把我們四個安全員,抽調出了兩個到‘援建紅星愛民小學’任務的作業組中,我有幸被抽調了出來。
‘萬事開頭難!’要想在殘坦斷壁、遍地瓦礫、縱橫交錯的鋼筋混凝土的廢墟中重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別說重建的還是一個‘紅星小學’,而且還是災后第一所在地震中重建的小學。不談所要面臨的困難了,光是要在塌陷的小學操場中清理出一片像樣的空地,就是一項艱巨的事情。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粋€部隊戰斗力如何,作為一名軍人的軍事素質如何,就是要看關鍵時候掉了不掉鏈子,能不能頂得上去。在團長的親自指揮帶領下,我們斗志昂揚的再次投入新的任務。
重建的第一步,先是要在小學門口清理出一片空地出來,搭建一個儲存物資器材的帳篷。我們充分發揚勇往直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將門口倒塌的建筑物,用手一塊磚一塊瓦往外刨,用鍬一片一片的鏟,用鎬一點一點的挖。刨出的磚,我們整整齊齊的靠墻碼放;刨出來的瓦,也是一片一片的疊放規整;刨出來衣柜、座椅、板凳,都一一放穩放好。不盲目盲干的二次損壞這些群眾的財產,不心煩氣躁的亂鏟亂挖破壞原先建筑的地基,汗水和著泥土不斷在身體表面流淌著,穿著的迷彩服已經被汗水打濕一遍又一遍,然后又被風干一遍又一遍,身上的酸臭味早已成了最好的驅蟲良藥,連蚊子蒼蠅都嫌。
在我們十個人連續奮戰近兩個半鐘頭后,一片六方大小的空地很快就被我們高標準的清理出來,這才是剛剛開始。接下來我們還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一旁放著的軍用帳篷搭建一個起來,攤開帳篷一股熟悉的帆布撲鼻而來。然后,范世彪班長、郭慶飛、段志潮班長、賈士棟副排長和我五個一個人拿起一個鋼管,分別撐住帳篷的中間和四個角,其他的人則順勢拉起固定帳篷四個角的絆繩,并將其用角鐵牢牢的釘住,防止帳篷被大風刮走。
很快一間可以遮風擋雨的帆布屋子便矗立了起來,然,這撿拾還沒做到最完美。為了防潮防蟲,帳篷四周還必須用石頭壓緊,于是,剛才刨出來的磚頭就派上了用場。里面還要鋪一層木板,這也早已經和老鄉們打好了招呼。不等我們空出手來,一家專門從事木材建筑的老鄉,早就自己一個人主動的搬來了好幾塊切割的恰到好處的木板。
木板是有了,可問題又出現了:木板放進帳篷里肯定長短不一,這樣一來,有些木板必定會被鋸掉部分。這損壞的可是群眾利益。
“鋸掉吧!”還沒等我們向連長反應問題,早已看出我們左右為難的老鄉,爽快的先聲奪人道。
“好好地一塊木板,鉅掉了多可惜!我們再多找一找。”一旁的賈士棟副排長堅持原則的說道。
“不打緊的!不打緊的!”老鄉繼續解除我們的擔憂道。
最后,在我們七拼八湊之下,將小木板首尾呼應、窄木板長短相接。終于把帳篷的地面架起十公分高,還沒損壞老鄉家的一塊好木板。
看到我們這樣愛惜群眾的東西,一直注視著我們的老鄉們紛紛稱贊道:“還是當兵的娃們好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