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潘總早已為他們二人結婚做好了準備,在北湖岸邊購置了一套新房。新房名稱,叫“觀湖別墅”,當地人稱它為洋房。
別墅四面臨空,裝修精致,內有客廳、臥室、餐室,數套衛生間等結構,是一套較好的獨立式別墅住宅。
潘總為紀念他們相親相愛風風雨雨的結合,能走到今天十分不易。
此別墅,就在竹根縣城北,華景雅苑·北湖軒社區內。
那是章縣長特意為招商引資的潘總所建蓋。
根據縣委、縣政府的會議決定,對北湖進行大力治理和改造,探索“以城興湖、以湖養湖”的發展思路。
為此,華景雅苑.北湖軒社區,成為了北湖生態公園。園區內有亭臺樓閣,有人工打造的小橋流水,有覆蓋著各種名貴花草的植被……
作者有幸在他們結婚前,到華景雅苑·北湖軒社區參觀。
當時別墅里正在裝修,裝修工人進進出出,并沒看到潘總和楊柳枝。
作者隨意走進了解看看;單就別墅面積而言,足有兩百平方米以上,每層有獨立衛生間和觀景陽臺。
庭院內,幾名工人正在對花草等植物進行保潔,不難想象,其裝修好以后的奢華氣派。
單從外表觀看;別墅設計高貴、大氣,一樓是客廳、餐廳和中央魚塘,二、三樓為住宅臥室,因為,每層都有獨立衛生間和觀景陽臺。
據說在我們走后不久;楊柳枝過來了,望著即將搬進去住的婚房,心花怒放,感到自己的苦日子終于熬倒頭了,苦盡甘來。
“唉!”她嘆了口氣,想起自己所遭受的磨難……
話又說回來,沒有哪個人能夠一輩子享受幸福快樂的。
人生要想一輩子,永遠保證自己都是快樂的,那是不可能的。
只有經歷過,才會懂得;只有痛苦過,才知道快樂時刻是多么開心;只有愛過了,才知道心痛的感覺;只有付出了,才能獲得回報;只有辛苦過,才知道快樂其實是那么不易;只有失敗過,才知道成功是那么艱辛。
哪知潘總愛楊柳枝,愛得如此堅定不移,其精神令人敬佩,曾向自己---他心愛的女孩,發出誓言:“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于茫茫人海中找到你,分明是千年前的一段緣;無數個偶然堆積而成的必然,怎能不是三生石上精心鐫刻的結果呢!讓我們用真心呵護這份情緣吧!”
她聽了他的誓言,感動得痛哭流涕,想起自己以往走過的苦難路,感到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沒有開始的苦,就沒有后來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響曲,匯成自己的一生。拒絕“苦”就等于關上了“甜”的門,須知,攀登得越高,走過的荊棘就越多。
既然如此,與其憂傷地接受,不如快樂地迎接。兩種姿態,兩種人生,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我們二人經過兩年的分離,又重新續緣,雙方經過了解對方各自情況后,重歸于好。“
他們最后商定,于秋后十月中秋結婚,也是他們初次見面約會的那一天。
潘總為表達對楊柳枝的愛慕之情,為此,結婚的住房,選擇在北湖岸邊目的,是始終不忘過去的苦,才能珍惜今日的甜。
因為,生活就像一道五顏六色的彩虹,不乏絢麗多姿的色彩,自然也有游離在生活邊緣的黑白。當自己走在旅途上累了,疲了,總會想找個地方來安安靜靜的休息。如此,來暫時擺脫紛鬧喧囂的塵世,找尋能獲得解脫的彼岸。有張有弛,生活才不會只有單一的色彩,會休息,生活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結婚日子已經到來,因為,婚房全部裝修完工。
當然,縣里各大機關部門,以及海外國際對華貿易進出口總公司下屬,竹根縣各個工廠,得知潘總與楊柳枝結婚典禮的日子,他們都來慶祝一對情人的結合,經過多災多難,風風雨雨,十分不易。
按照當地風俗,喜慶都是雙數,潘總又是生意人,講究個吉利,不是有句諺語,說什么;要得發離不開“八”。為此,那些前來賀喜的各廠隊伍,必須有八個女子組成。
這時,潘總的別墅樓下,已經來了四班賀喜的隊伍。
她們敲鑼打鼓,龍飛鳳舞,熱鬧非凡。
眾女子們拉起大幅祝賀標語;這幅是:“春風和暖舞祥瑞,張燈結彩迎新人。”
那幅是:“新郎玉樹臨風好,新娘百里挑一俏。”
再看這群女子的橫幅:“雙手相交今生定,兩心從此永相依。”
她們見了潘總和楊柳枝,共同祝賀:“新婚快樂!愿潘總與楊柳枝甜甜蜜蜜一輩子。“
“保證一輩子!”潘總聽到了,此時他西革西服,打一條白花紅色領帶,胸前斜挎著飄帶,披紅戴花,滿面笑容,迎接著賀喜的人群。
望著那些美麗漂亮的面容,而且個個身穿淡紅色短袖T血衫,灰藍褪色牛仔褲,白色休閑鞋。
又突然勾起初次見面時的漣漪,她們的穿戴打扮,豈不正是,自己初次見面約會,第一眼看到楊柳枝的情景嗎!
不禁心中大喜,腦子里頓時萌生念頭,何不趁此賀喜的隊伍,讓她們替自己前往邀請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呢。
為此,就出現了上述,法庭在審判時的驚奇。
眾女子們,剛剛踏進審判庭大門,突然一聲大喊:“審判長!”
那聲音之大,足足壓住審判庭里的肅靜,旁聽觀眾不約而同,瞪眼觀看,審判庭門前來了三十二個身穿淡紅色T恤衫,灰藍褪色牛仔褲,白色休閑鞋的女子,最前面的兩人手舉一面錦旗和一張結婚請帖。
他們怎知,那是潘總為了顯示自己的婚禮與眾不同,按照當地風俗,圖個吉利,當機立斷,邀請了四支隊伍,所以就出現了四個八,四八三十二個女子,個個身穿淡紅色T恤衫,灰藍褪色牛仔褲,白色休閑鞋。
而且最前面的四個女子,扯著四面錦旗,和結婚請帖。
這一面錦旗寫著:“執法為民一生正氣,勤政為民兩袖清風。”
那一面寫著:“三載訟案正曲直,一堂明鏡斷是非。”
再看這面:“懲惡楊善執行神速,廉潔奉公真誠為民。”
“為民辦事關懷備至,真情體現親如一家。”
那是潘總特意贈給法庭的錦旗。
并邀請審判長參加結婚典禮,做他們證婚人。
潘總為什么非邀請審判長當證婚人呢?
他認為,如果沒有審判長及時發現案子存在疑點,對楊柳枝緩刑兩年執行,也沒有今日的喜結良緣。
這兩年是審判長為自己照看保管著一位心愛的女孩,讓她絲毫沒有受損。
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在監獄里,有那么多女獄警守衛。這么漂亮的女孩,不知有多少個青年追求,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擔心,恐怕早已結婚生子,還能輪到自己嗎?
再說,他有自己的拗論,認為,最保險的藏身地方,一是部隊軍人,二是監獄里的犯人。
那么,相對而言,軍人有自由,可以暗中談戀愛,如果是軍官,還可以結婚。
可是,監獄里的犯人,就沒有這個自由了,絕對不允許談戀愛結婚的。
所以,正在為心愛的女孩擔心的潘總,突然聽保鏢說;楊柳枝正在監獄服刑,不禁心中大喜,真是謝天謝地,再好不過了。
因為,愛是自私的,在自己離開的兩年里,她始終如一,保存得如此完好,如同一塊純潔的玉石,沒有絲毫瑕廝。
兩年來,她不但沒有談戀愛,而且沒有與任何男人接觸過,有任何理由懷疑擔心她的不忠。
可想而知,女犯人當然是女警察看管了。這讓潘總一百個放心,兩百個滿意,所以,當即拿出一百一十萬美金犒勞審判長,為自己保存了一個完美無瑕的女孩。
由于審判長大公無私,金錢面前不動搖。
只有另想辦法感謝審判長。為此,當即提出與審判長打賭;“如果翱翔雄鷹復活……,看來必須親自去請孫悟空了……”
“什么!”審判長感到吃驚,笑話,孫悟空是神話小說,根本不存在,是作者虛構的。
既然如此,自己就應該表態:“只要潘總能請來孫悟空,一口仙氣把燒焦的尸體吹活翱翔雄鷹現身,本法庭立即讓殺人犯柳絮飛揚復活,而且當場宣布無罪釋放。讓有情人終成眷屬,本審判長親自為他們當證婚人。”其實,當時是一種激將法。
哪知,潘總早有準備,聞聽所言心中暗喜,害怕反悔,當即再次落實:“說話算話……”
“當然算話,”審判長重復一遍:“只要潘總把燒焦的尸體復活,翱翔雄鷹現身,不需要任何條件,立馬釋放殺人犯柳絮飛揚。可惜她已經死亡……”
故而,潘總是為了兌現諾言,特在審判大會期間,組成三十二人的邀請隊伍。
所以,讓旁聽觀眾看來;審判又現驚奇。
因為三十二個女子是有備而來,所以個個身穿淡紅色T恤衫,灰藍褪色牛仔褲,白色休閑鞋,打扮成柳絮飛揚前來喊冤。
哪知,驚動了,縣長張光明,他剛剛到來,突然聽說:“什么,你們一個證婚人,一個介紹人,那我呢!”
“你嗎!主婚人。”潘總認為,他們的結合,同樣少不了縣長章光明的功勞,如果不是他招商引資,派大舅子楊柳青前去牽線搭橋,哪兒有今日的相聚,為此,特邀請章縣長為主婚人。
可知,最大的功勞還是專案組負責人甄木友,為了二人的結合辛辛苦苦,奔波勞累,如此艱難復雜的案子,為了洗清冤屈,廢寢忘食,經常加班加點,從無怨言,理所當然,這個介紹人非甄木友莫屬。
為此,潘總認為,最保險的是監獄,服刑期間,不允許談戀愛,不允許與任何男人接觸,所以,要感謝的應該是;專案組全體成員。
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有三十二個女子奉潘總之命邀請,而且一一落實,請帖交給了本人。至于來不來參加婚禮,那是他們的事了。
說話間,這一日終于到來,潘總為了顯示自己的婚禮與眾不同,他不用汽車迎娶,感到那黑色小汽車已經過于庸俗,用古代花轎迎娶新娘,而且全部按照古代的風俗進行,就連工作人員穿戴的衣服,和喊叫都是古代稱呼,一場隆重而非凡的古代婚禮開始了。
這時,新郎潘敏學頭戴束發銀冠,內穿白色大袖中衣,外套紅色無袖交領曲裾深衣,領口和衣緣飾有黃色刺繡,兩邊肩頭繡著淡青色云狀花紋,黃、黑兩色相拼寬腰帶,系一條黃色玉環宮絳。
由于使用了較多的黃色和刺繡,這件紅色婚禮袍顯得輝煌而貴氣。這身婚禮服裝,他是按照唐代通用的禮服。唐以后,繁復的釵鈿禮衣有所簡化,成為一般意義上的花釵大袖衫。眾所周知,越是繁雜的事物越難以產生有序的美感;釵鈿婚禮服如何將這么多紛繁的物什疊加整飭成一種華麗的藝術?
為此,潘敏學的釵鈿婚禮服的經典之處就在于袖口和領口;另外,釵和花鈿等一套發飾也不會不產生出累贅的感覺--雖然花釵和金翠花鈿不是典型的式樣。
如今新郎不坐小車,他要騎馬,一匹棗紅色寶馬早有保鏢牽來等待。
這時,新郎按了按馬背,隨腳踩馬蹬,大腿一邁,凌空一個翻騰,穩穩當當坐在了馬背上。
“好!”眾保鏢拍手稱贊,因為,他們見潘總跨馬的姿勢十分內行,更顯得威武雄壯,所以大家接連拍手叫好,“看潘總這派頭!披紅戴花,紅光滿面,喜笑顏開,真真切切一位古代新郎。”
“那還有假嗎,”
新郎潘總坐在馬背上,高傲的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嗎!如今我潘某終于等到了這一天,可知,我們的結合是經過風風雨雨,多災多難,好不容易得來的。”
預知后事詳情
請看下章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