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燭寶典
十二卷。杜臺卿撰。杜臺卿,字少山,博陵曲陽(今屬河北?。┤恕I俸脤W,北齊時官至中書黃門侍郎。北周代齊后,歸于鄉里。隋初被征入朝,官著作郎。開皇十四年(594年)致仕。該書約在北周代齊之后所撰,史稱“嘗采《月令》,觸類而廣之,為書名《玉燭寶典》十二卷。至是奏之,賜絹二百匹。”(《隋書·杜臺卿傳》)其書于《直齋書錄解題》中尚著錄為十二卷,之后漸漸亡佚。此書乃黎庶昌于光緒十年(1884年)由日本舊抄卷子本影刻,實為五卷。每月為一卷,此本止于五月孟秋。卷首有序一篇,不言作者。序稱《爾雅》四氣和為玉燭,《周書》武王說周公推道德以為寶典,將令此作,義兼眾美,以玉燭寶典為其書名。書中首載《小戴禮月令》,博引蔡邕章句釋之,間采《夏小正》及《淮南時則》等,詳加集證。史傳、百家之言、詞賦,乃至佛道經典,無不兼采。其載土風以體民生,記積習以論時俗。雷電霜雪、鳥獸魚蟲、草木榮枯,或敘其發初,或尋其大盛。若事涉疑殆,則別起正說以釋之?!墩f郛》(宛委山堂本)存其一卷,黎庶昌所刊《古逸叢書》本,即影刊日本所藏舊抄卷子本。該書國內久佚,幸而唐時被日本遣唐使帶回國內,這才得以保存下來。清末楊守敬在日本發現《玉燭寶典》(缺卷九),并將其影印歸國,國內一時驚為稀世之寶。
·8.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