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針刀辨因論治》由理論篇、論治篇、領悟篇三部分組成,理論篇闡述針刀醫學理論及作者觀點——辨因論治;論治篇選取47例臨床常見疾病進行辨因論治,并對針刀配合藥物治療進行論述;領悟篇為作者對朱漢章教授《針刀醫學原理》的體會及對未來針刀發展的期望。《針刀辨因論治》編寫目的是從更多的角度解析朱漢章教授的《針刀醫學原理》,觀點尚不成熟,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對從事針刀醫學或即將從事針刀醫學的同道們有所啟發。
楊戈 ·中醫 ·6.2萬字
葛琳儀,女,國家級名中醫、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級名中醫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17年6月2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葛琳儀"國醫大師"榮譽稱號,享受省部級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待遇。本書主要介紹國醫大師葛琳儀學術思想溯源、論治脾胃病的主要學術思想、衷中參西治療常見消化系統疾病的經驗、診治常見脾胃疾病驗方及醫案、從脾胃論治內傷雜病,以及葛琳儀脾腎觀、膏方養生和國醫大師工作室外延的內容。內容詳實,深入淺出。圖文并茂,書中插圖均由作者手繪,貼合圖書內容。
張爍主編 ·中醫 ·11.4萬字
本書記載近百例針刀醫案,包括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各科疾病,有相當一部分是歐洲羅馬尼亞的案例,醫案中介紹具體診治部位、診治方法和進針角度深度及愈后。本書證實了針刀醫學可以跨科別、跨地域兼容診治疾病,并被異國患者認同和接受,驗證了針刀醫學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普及性。有些病例彌足珍貴,病案揭示和擴展了臨床過去無法診治或診治無效的案例,該書是國內第一本針刀醫案專著。
肖德華 ·中醫 ·5萬字
本書從專業角度對中醫傳統治療方法——按摩進行了探討和研究,系統總結了按摩的基本知識、治療宜忌,并從常見病癥的治療、保健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適合廣大醫學生、臨床工作者及中醫愛好者閱讀。本書共分三章,第一章“按摩必修課”,介紹了按摩的器具、操作方法、適應證與禁忌證、突發情況的處理等,為全書概述部分;第二章“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介紹了數十種常見病癥的按摩治療方法,條理清晰,便于掌握;第三章“呵護兩性健康”介紹了男性、女性常見病癥的按摩治療方法。
李喆 付斐編著 ·中醫 ·4.4萬字
本書深入研究了中醫發展歷史,分析了中醫成功進步的經驗和曾經遭受挫折的歷史原因,結合當前國家方針、社會實踐和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論述了中醫發展的規劃和前景及發展注意事項,對中醫藥院校學生和中醫工作者堅定發展信念有一定作用,是較好的崗前培訓用書。
施懷生 ·中醫 ·12萬字
《保嬰全方》又名《全嬰方論》和《全嬰方》,為兒科著作,南宋醫家鄭端友所著。約成書于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全書共23卷。前附兒科五臟受病圖、三關手紋脈形圖。其書繪圖均配以詩文,論述觀面色、辨脈紋以診治病證之法。后附日人丹波元胤讀后評語。是書為南宋時期圖文并茂、證藥詳備的兒科臨床醫籍。整理校注該書目錄及前卷2以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藏明代金陵左川吳諫繡刻本《保嬰全方》為底本,并依據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的日文政二年(1819)寫本《全嬰方論》內容補充確定(此書起首卷三)。
(宋)鄭端友 ·中醫 ·13.1萬字
本書是浙江省級名中醫朱煉之主任中醫師臨床經驗的真實寫照,主要反映了他在中醫基礎理論結合臨床的個人體驗、中醫臨證醫案等方面的深厚造詣,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較高的實用價值。對各層次的中醫師與中醫愛好者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同時對類似病患者有指點迷津的指導意義。此書出版也將對中醫脾胃病的預防及治療會有很大的啟迪。
朱煉之 錢菁 ·中醫 ·8.6萬字
秦伯未為中醫學家,1919年入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在名醫丁甘仁門下攻讀中醫。畢生致力于中醫教育和臨床實踐,業醫50余年,著述頗豐。本書上篇介紹秦伯未生平史略,中篇講述其學術思想、臨證經驗與用藥特色、驗方,下篇選述經典醫案、醫論
孫增坤 陳麗云 ·中醫 ·16.9萬字
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nervoussystem,CNS)炎性脫髓鞘疾病,臨床表現為視神經及脊髓受累為主所致的各種神經功能缺陷,臨床癥狀重,預后差,致殘率高。NMO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中位發病年齡39歲,且多呈復發性病程,神經缺損癥狀疊加累積,常見有肢體無力甚至癱瘓、肢體麻木、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大小便障礙等,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負擔,2018年,NMO被收錄在國家衛健委公布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對于NMO的發病、治療、預后、生活護理等方面的問題,NMO患者和家屬非常需要專業醫生的答疑解惑。本書對視神經脊髓炎的臨床表現、概念、病因、病理、診斷、中西醫治療、生活起居、情志調暢等知識進行簡要的介紹,為廣大患者和家屬答疑解惑。希望患者朋友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改變悲觀情緒,對疾病樹立端正的態度,調整生活方式,規律服藥習慣,與疾病做朋友。
樊永平主編 ·中醫 ·5.8萬字
龍翔宇教授從事骨傷疼痛臨床、教學、科研近三十余年,培養了疼痛、骨關節病診療專科醫生200余人,對治療骨關節損傷、退行性骨關節疑難癥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利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骨傷疼痛、缺血性股骨頭壞死、壓縮性骨折等,尤其對各類型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肩周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獨特的療效,是醫院頸肩腰腿痛、骨關節病及推拿專業的學科帶頭人。伴隨著老年社會的到來骨傷疼痛是困擾中老年的主要的疾病,以往的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容易反復,如何快速有效的解決骨傷疼痛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減少疾病復發是臨床的難題,以龍翔宇教授為首的健翔醫院在這方面做了十余年的探討和論證,在臨床中根據骨傷疼痛的發病特點、病理基礎結合中醫的辯證論治思維,總結出分期診療的方法,對骨傷疼痛的臨床治療室重大的突破。
龍翔宇主編 ·中醫 ·17.5萬字
《廣嗣須知》為明代胡文煥所編。此書以明蔡汝賢《螽斯集》為藍本,合并明俞橋《廣嗣要語》卷一的部分內容,最終由胡文煥編校而成。全書不分卷,自積陰德至合造化,共分九條,主要論述了修身養性、固氣調攝、選擇配偶、男女不育不孕療治方法等優生優育的內容。書中強調廣嗣之事不獨治藥物、調精氣而已,其最切要者莫過于多行善事以積德。全書論述事理顯易,不涉奇詭,所收藥方亦多為效驗良方。其中一些有關修身養性與生育的論述,至今仍具有借鑒價值。此次整理以明萬歷胡文煥文會堂所刻《百家名書》本為底本。
胡文煥 ·中醫 ·2.1萬字
本書與市面上同類書籍不同之處在于,能夠用相對大眾化的語言向抑郁癥患者以及周圍的人介紹本病,讓他們對本病有更準確的認識,也能讓他們學會與“黑犬”相處,最后與它告別。在康復的過程中,除了醫生給予的一些幫助,患者的自助以及周圍人的幫助也更為關鍵,故本書主要從患者自助和他助的方法著手介紹。本書的內容包括抑郁癥的基本認識、西醫藥物療法、中醫養護方法、其他療法、預防與護理以及名人與抑郁癥等板塊,重點介紹抑郁癥的中醫養護方法。抑郁癥屬于中醫“郁證”“神志病”范疇。中醫治療抑郁癥主要從調神、理氣、疏肝方面入手,運用的方法主要有針灸、推拿、刮痧、拔罐、耳穴、手穴、足穴、穴位貼敷、中成藥等中醫特色療法。這些療法需要患者自己以及周圍人的共同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療效。在書中,我們用相對大眾化的文字以及配圖,詳細介紹了這些療法的具體實施方法,操作簡便易行,且安全性高,療效好,因此特別適合抑郁癥患者、家屬等非專業人士閱讀以及日常運用。抑郁癥的日常調養同樣不可忽視,故本書也詳細介紹了抑郁癥的飲食營養、情緒管理以及健身氣功等日常易于實施的自助和他助方法。
孟憲軍 郝重耀主編 ·中醫 ·12.9萬字
本書為一部“史志”類資料性工具書,力圖收錄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自成立以來歷屆委員會及各省市腎病專業委員會的人員名單、主要成員的簡歷、及主要學會活動的內容梗概。
張大寧等 ·中醫 ·17.6萬字
查玉明先生是我國第一批500名老中醫,在中醫界有較大影響,本書主要整理了查玉明先生的臨證經驗,包括專病論治和方藥經驗兩部分,內容精當,解析詳明,反映了查玉明先生的學術思想,對讀者提高臨床水平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尹遠平 ·中醫 ·18萬字
張懷亮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形成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熟諳中醫經典,奠定臨床基礎知識的階段。張教授自幼跟從祖父侍診,熟讀《內經》《傷寒雜病論》《湯頭歌訣》等中醫經典,弱冠之年即在家鄉許昌地區行醫,并初露頭角,得到鄰里鄉親的贊譽;第二階段是系統學習中醫基礎理論階段,為日后深厚的臨床功底夯實基礎。本書共分兩篇,第一篇是張懷亮教授學術思想,分別介紹了張懷亮教授學術淵源、張懷亮教授學術思想總結及張懷亮教授臨床經驗總結;第二篇是張懷亮教授臨床醫案薈萃,主要收集了外感病醫案、中風病醫案、眩暈醫案、頭痛醫案、咳嗽醫案、喘證醫案、不寐醫案癡呆病醫案、狂證醫案、胃脘痛醫案、泄瀉醫案、鼓脹醫案、胸痹心悸醫案、痿證醫案、腰腿痛醫案、顫證醫案、皮膚外科病醫案、五官病醫案、婦科病醫案、兒科病醫案、男科病醫案、郁證醫案、艾滋病醫案、雜病類醫案。每篇醫案基本上均包括主訴、現病史、既往史、中醫診斷、西醫診斷、治法、方藥、醫囑以及后續的診療,均以按語結束,以提供給讀者更深刻的臨證經驗心得。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既強調學術性、系統性,又注意到可讀性、實用性,企盼成為讀者臨證學習的好幫手。
楊克勤 徐進 范曉飛主編 ·中醫 ·17.7萬字
《陳衛川中醫臨證實錄病案》系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收集至今60余年,共涉及65個病種,100余醫案,包括內科、外科、兒科、婦科、耳鼻喉科等眾多學科,從不同方面反映了其學術經驗。陳衛川重視人體體質,認為人體稟賦的差異與生活環境、民族屬性、精神因素、勞力四時及飲食習慣等有著密切的關系,臨證時強調飲食、運動、治療,以保護正氣、保護胃氣、保護津液的“三保”學說為指導,旨在祛除病因的同時,調整其稟性的衰敗。
曹維宏 陳堃 武春麗 ·中醫 ·8.4萬字
《幼科折衷》,明代秦昌遇撰,二卷,小兒雜病專著。書中對六十余種常見小兒雜病進行證治立論;每論皆引《內經》要旨,并博采歷代名醫之論,概述其要,且宗《脈經》要語概括各病脈法。對五十余種雜病的病因病機、臨床癥狀及治療原則論之較詳,更附有經驗方藥及加減用法。該書對后世兒科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也為后世醫家治療兒科疾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與方法。本次校注以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收藏的清抄本作為底本,1980年上海古籍書店復印的精藏清抄本《秦氏幼科折衷》為主校本,上海圖書館的乾隆抄本及南京中醫藥大學清光緒八年(1882年)康斯勤手抄本作為參校本,進行點校整理。
(明)秦昌遇 ·中醫 ·8.3萬字
本書是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康復科主任成向東根據現代家庭常見病特征,精心總結的一系列適合在各種場所做的防病調理小動作。內容包括:“小病小痛不求醫”——動出自愈力,調理家庭常見病;“養心健腦操”——控三高,防治心腦血管常見病;“伸伸臂、扭扭腰”——解決常見職場問題;“減肥健美操”————控制體重,防范肥胖;“突發急癥怎么辦”——按按捏捏解決突發疾病。本書圖文并茂,并配有二維碼動作視頻示范,省時省力,簡便有效。無論是走路、乘車,還是在辦公室或家中,每天花三五分鐘時間動動手、晃晃腦,就能收獲健康。
成向東主編 ·中醫 ·2.2萬字
本套叢書針對社區常見病、多發病和適宜社區推廣的技術、運動養生相關內容,由深圳市龍崗區中醫院各科臨床專家編寫而成,以期對社區醫生給予技術上的支持,對社區患者給予生活起居、運動養生方面的指導,提升醫生診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套叢書共分為10冊,分別為:《社區中醫體質辨識與養生》《社區中醫師診療手冊》《社區常用中草藥》《社區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推廣》《社區糖尿病中西醫診療手冊》《社區脾胃病的中醫療法》《社區婦科常見病中醫診療》《社區兒科中醫療法》《社區傷病的中醫療法》《社區運動養生》。
羅玳紅 ·中醫 ·14.2萬字
本書介紹了侯國文老師根據《黃帝內經》中《靈樞》“官針”中提出的“九刺”“十二刺”等內容,在新型浮針的基礎上改進創新的多功能套針療法治療痛證的療法。主要以圖片形式展現套針療法的具體操作要點,針對各種疾病引起的以疼痛為主要癥狀的問題,如何進行套針治療。圖片精致清晰,內容準確,且附有相應治療的典型案例,可供學習者參考。
侯國文 ·中醫 ·7.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