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征文而寫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論文,另附《盧梭致菲洛普利的信》《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于社會風俗更加淳樸》《盧梭學案》與《盧梭生平年表》。本書被稱為《社會契約論》的導言和緒論,被認為是盧梭思想世界的核心。閱讀本書,我們可以了解人類歷史發展本身所具有的兩面性和所包含的內部矛盾。
(法)讓-雅克·盧梭 ·西方哲學 ·11.5萬字
本書內容主要分為存在與虛無、哲學的談話、文學與藝術、文學與寫作以及薩特年譜等五部分內容。
張秀章 解靈芝 ·西方哲學 ·11萬字
《林中路》是20世紀德國偉大的思想家馬丁·海德格爾的后期代表作品之一。它在當代學術界享譽甚高,業已被視為本世紀西方思想的一部經典著作。如其中的第一篇《藝術作品的本源》,原為海德格爾在1935年至1936年間所做的幾次演講,當時即激起了聽眾的狂熱的興趣——此事后被德國當代解釋學哲學大師伽達默爾描寫為“轟動一時的哲學事件”。書中斯諸篇也各有特色,均為厚重之作。若要了解后期海德格爾的思想,這本《林中路》是不可不讀的。
(德)馬丁·海德格爾 ·西方哲學 ·25.9萬字
本書是當代德國哲學和社會學理論大師尤爾根哈貝馬斯的論文集,收入五編、九篇論文,時間涵蓋1963—1977年。在這十五年間,哈貝馬斯作為批判社會理論的旗手,一直在與對手論戰,并且在本書收錄的九篇論文中反思和追問此種批判社會理論自己的方法論立場。為此,他在書中探討了實證主義、闡釋學、社會科學的功能主義、認識論與歷史哲學等關鍵問題,尋找他自己提出的交往行動理論在這些大問題中的角色和效力。讀者閱讀此書,不僅可以了解哈貝馬斯在社會科學領域核心問題上的基本觀點,也可以追隨哈貝馬斯與各方學者論戰的足跡,從哈貝馬斯個人觀點形成史的角度解讀大師本人。本書作為把握社會科學關鍵問題、理解哈貝馬斯思想脈絡的重要著作,幾十年來一直是德國哲學社會科學專業學生的重要參考書,也是當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主要問題和解決可能性的權威性指南讀本。
(德)尤爾根·哈貝馬斯 ·西方哲學 ·39.6萬字
恩斯特·馬赫(ErnstMach,1838-1916),是19-20世紀之交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他不僅在科學上作出了杰出的成就,還在科學哲學方面卓有成就,在其生前身后,對他的研究一直是學術界的熱點。本書是美國科學哲學界對馬赫的一部研究紀念文集,是美國著名的“波士頓科學哲學研究叢書”中的一種。本文集由美國科學哲學學會前主席R。S。科恩主編。文集中主要篇目有:前言;恩斯特·馬赫:作為教師和思想家的生活;馬赫對感覺分析得貢獻;馬赫對氣體動力學的貢獻;馬赫對激波的求知欲;馬赫和當代物理學;馬赫:物理學、知覺和科學哲學;馬赫、愛因斯坦和實在論的探索;馬赫原理和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馬赫的科學哲學對我們時代的重要性;馬赫和科學統一;馬赫和經驗論者的科學概念;馬赫的生物學的知識論等。
(美)R.S.科恩 ·西方哲學 ·17.7萬字
《哲學語法》是后期維特根斯坦的一部重要著作,可以說是其后期代表作《哲學研究》的雛形。其中主要批評了其前期有關語言、心靈和世界的思想,提出了相關的新的理解,并對哲學的本性做出了全新的詮釋,斷言哲學研究就是語法研究。
(奧)維特根斯坦 ·西方哲學 ·20.2萬字
《悲劇的誕生/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編著者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劇的誕生》一書的最獨特之處是對古希臘酒神現象的重視。這種現象基本上靠民間口頭秘傳,缺乏文字資料,一向為正宗的古典學術所不屑。尼采卻立足于這種不登大雅之堂的現象,把它當作理解高雅的希臘悲劇、希臘藝術、希臘精神的鑰匙,甚至從中提升出了一種哲學來。他能夠憑借什么來理解這種史料無征的神秘現象呢?
(德)尼采 ·西方哲學 ·12.8萬字
本書收入康德認識論全部相關著述,含《純粹理性批判》、《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邏輯學》等著作和《形而上學認識各首要原則的新說明》、《論認識能力》等文章、論著摘編,書中所收入的著作、文章均由譯者增譯了《科學院版編者導言》和科學院版編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譯者注。
(德)康德 ·西方哲學 ·80.7萬字
從過程哲學的視角出發,試圖為超個人心理學搭建某種哲學基礎;為心理學危機的解決探尋一條可行之路;甚至為21世紀全球的宇宙觀和新的文明奠基。為此,布坎南博士在書中不僅分別闡釋了過程哲學與超個人心理學的基本觀點,而且嘗試把懷特海的過程哲學與格羅夫(StanislavGrof)的超個人心理學結合起來,一方面用來自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來補充和廓清懷特海的宇宙論和哲學,為其理論提供證據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運用了過程哲學提供的一些方法對來自超個人領域的證據和理論進行了闡明、解釋和評價,為超個人心理學的洞見提供了一個邏輯一致的、資料豐富的基礎與可供參照的理論框架,并對所有傳統心理學的問題均有所啟發。作者希望這種視角有助于激勵我們的文明,幫助我們廓清并面對當我們鼓足勇氣進入21世紀時那些橫亙在前的問題。
約翰·布坎南 ·西方哲學 ·16.1萬字
在本書中,作者指明,每個民族的歷史既有其必然的發展趨勢,也有其偶然的變化形態,因此每個民族的成員應該既以世界公民的意識,也以愛國主義的態度看待和參與歷史進程。由此,本書不僅上繼了康德的傳統,而且下開了黑格爾的先河。費希特的歷史哲學在德國古典哲學的歷史觀的發展中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德)費希特 ·西方哲學 ·17.5萬字
《福柯讀本》內容簡介:由于福柯探討的是主體的塑形,因此,只有在和主體相關聯,只有在鍛造主體的意義上,我們才能理解福柯的權力和權力/知識。權力/知識是一個密不可分的對子:知識被權力生產出來,隨即它又產生權力功能,從而進一步鞏固了權力。知識和權力構成管理和控制的兩位一體,對主體進行塑造成形。就權力/知識而言,福柯有時候將主體塑造的重心放在權力方面,有時候又放在知識方面。
米歇爾·福柯 ·西方哲學 ·33.8萬字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新聞評論家及傳播學大師李普曼深入剖析公共哲學,透徹分析西方民主社會的變化!自由與責任密不可分。20世紀極具影響力的新聞評論家及傳播學學者李普曼的這部經典作品對西方民主社會的變化展開了透徹而令人信服的分析,為20世紀每一位公民所面臨的關鍵性決策困境進行了清晰明了的總結。他呼吁所有追求自由的人們積極主動且負責任地關注政府決策,以保障自身自由權利不受侵犯,避免陷入極權主義。
(美)沃爾特·李普曼 ·西方哲學 ·7.4萬字
本書收入康德歷史哲學全部相關著述,含《關于一種世界公民觀點的普遍歷史理念》、《人類歷史揣測的開端》、《關于在地上逐步建立善的原則的統治的歷史觀念》等十篇文章,書中所收入的文章均由譯者增譯了《科學院版編者導言》和科學院版編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譯者注。
(德)康德 ·西方哲學 ·16.5萬字
《為女權辯護》是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經典之作。出版于1792年,是第一部偉大的女權主義著作。在2005年英國著名作家梅爾文布拉格評選出的12部影響世界的作品中,為女權辯護與圣經、物種起源等一同入選,這部著作在人類進程當中所產生的重要影響由此可見一斑。在這部重要的女權主義經典文獻中,瑪麗對當時的教育制度進行了無情的批判,認為這種教育使得女性處于一種“無知和奴隸式依附”狀態,是造成女性卑下的社會地位的罪魁禍首;她把婚姻視為一種“合法的賣淫”,對女性自甘沉淪于依附甚至奴性狀態深感痛心;她主張女性的權利同男性的權利應該是平等的,呼吁給予女性同男性一樣的教育權、工作權和政治權。她認為要想從根本上改善女性的社會地位,就必須消滅教會,廢除軍階制,而其中最為根本的則是革除君主專制。
(英)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西方哲學 ·20.5萬字
在近代西方思想史上,維柯是一位地位特殊的大家。他的思想為后來許多觀點迥異的思想家及其理論奠定了基礎。19-20世紀許多新的理論都可以從他的著作中找到萌芽和淵源。本輯以“維柯與古今之爭”為主題,論及維柯的“天神意旨”觀與人類知識、自由意志的限度,維柯、塔西佗與國家理性,斯賓諾莎、維柯與宗教想象,維柯的歷史理論與法國革命傳統等方面的問題,同時還解讀了維柯與馬基雅維里、格勞秀斯等思想家在思想理論方面的關聯性。圍繞“古今之爭”從多方位、多角度探討了維柯對西方歷史哲學和整個社會科學產生的深遠影響。
劉小楓 陳少明 ·西方哲學 ·25萬字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么?有人說區別在于人是理性的動物,也有人說人是社群的動物……其實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人是使用語言的動物。這種語言不僅包括口頭語言,也包括書面語言。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時刻離不開語言,人們依靠語言來實現彼此的理解和相互溝通。然而人們不是總能順利地明白對方在說什么,誤解總是在產生。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在《工具論》一書中系統總結和論述了如何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以及如何同錯誤說法進行辯駁。他認為語言中最基本的表意單位是句子,也即命題。《解釋篇》討論了命題的構成、性質、分類和真假關系。《范疇篇》討論了命題經常會用到的十個基本范疇,如實體、數量、性質、關系等。《前分析篇》闡述了如何正確地通過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結論,這也就是后世邏輯學中最基本的三段論演繹法。《后分析篇》討論了定義、證明、演繹和歸納等問題,厘清了命題中的四種推理類型。《論題篇》研究了著名的四謂詞理論,闡述了亞里士多德的論證理論,討論了合理論證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如何在論辯中戰勝對手;《辯謬篇》是亞里士多德關于謬誤的邏輯理論,揭示和分析了各種謬誤和詭辯的種類,并提出了反駁謬誤的具體方法。
劉葉濤等 ·西方哲學 ·34.9萬字
《沉思錄》,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所著,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內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它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這本書是斯多葛學派的一個里程碑。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西方哲學 ·28萬字
本書立足于《法權學說》這部被西方學界遺忘了近兩百多年的著作,試圖從“法”、“自由”和“強制力”這三個概念出發,來理解康德整個政治哲學的基本架構及其根本精神。本書駁斥了有關康德政治思想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看法,而試圖表明,康德的整個政治論說并不處在其哲學規劃的邊緣,而是與他的基本哲學旨趣存在內在的勾連,同時,那種在《道德形而上學奠基》中所呈現的個體主義,并不是康德實踐哲學的最終形式,相反,在《法權學說》這部著作中所呈現的對于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系”的強調,使其道德和政治哲學,尤其是康德式的那種自由主義,明顯不同于立足于“個體”的英美式自由主義。
吳彥 ·西方哲學 ·17.8萬字
尼采作為西方哲學從近代哲學向現代哲學轉向的人物,他“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中最核心的,是對以基督教道德為核心的傳統道德價值的重估,以及對以自然生命為基礎的道德價值的重構。尼采對道德價值的重估與重構在于,拋卻傳統以善惡為基礎的道德哲學,而重建以生命為基礎的道德哲學。本書以生命與道德的內在緊張關系為視角,力圖對尼采的生命道德價值哲學作系統研究,前半部分重在彰顯尼采的“破”,后半部分則側重尼采的“立”。本書是“帶著激情在解讀一個很有激情的哲學家”,當然也體現了作者自己所獨有的生命激情。
何仁富 ·西方哲學 ·28.2萬字
本書為作者其他兩部著作《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家》與《羅素與中華文化--東西方思想的一場直接對話》構成了"羅素研究三部曲"。這三者所不同的是,前兩者注重的是人物評傳與跨文化研究,而本書則完全強調羅素的"純粹"哲學思想,尤其是他的對西方20世紀分析哲學運動的獨特貢獻。
丁子江 ·西方哲學 ·3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