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夢想。作者的夢想就是在天上找到一顆屬于自己的星星。經過多年辛勞,在沙漠飽歷風霜,多番失敗與嘗試,結果成為世界業余小行星獵人世界第二人,共發現了二千多顆小行星。
楊光宇 ·天文學 ·5.6萬字
本書作者運用幾何學、音樂、占星學和天文學四方面的知識,闡述了證明“行星運動第三定律”的過程,從而描繪了一個和諧的宇宙,為“日心說”提供了更為合理、完備的數學模式。
(德)開普勒 ·天文學 ·11.3萬字
伊斯蘭天文學擁有自己的歷史軌跡和特點。唐宋以后輸入中國。元明時期及清初,中國政府設置專門機構,任命伊斯蘭天文學家從事天象觀測、歷法編制等工作。其人依據的主要文獻《天文書》和《回回歷法》等已加入某些中國元素,是阿拉伯相關典籍的漢文編譯本。伊斯蘭天文學典籍的流播和伊斯蘭天文學家的相關工作,在華產生過較為廣泛的歷史影響。
陳占山 ·天文學 ·23.4萬字
現代的國際通用星座體系起源于兩河流域,數千年來,星座的演變體現了科學的發展與文化的融合。當今常見的星座形象主要為西方神話的眾神,而在本書中,作者別出心裁地將現代星座與我國古典名著《西游記》相融合,為88星座賦予了全新的形象,繪制了一幅“西游星空”。在這片星空中輝映的,不再是奧林匹斯眾神與英雄,而是西游世界中令人難忘的一眾神仙與妖魔。本產品為《大鬧星空:讀西游識星座》配套星圖版,匯集了作者精心繪制的西游星座圖像和故事,包含兩幅大尺寸西游星圖與星座手冊。
徐剛著繪 ·天文學 ·9221字
作者在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中國古代天學置于中國傳統社會文化和世界天文學發展兩大背景之下展開論述,又以大量史實論證了《周髀算經》與印度、希臘天文學的關系,印度、巴比倫天文學在中國和日本的傳播,中國與伊斯蘭天文學的交流,近代西方天文學傳入中國及其造成的影響與思想沖突。作者還就天文學史的方法論問題進行了分析,討論古代中國的宇宙理論,并借助三個引人入勝的個案論述了應如何看待古代中國的天學遺產。
江曉原 ·天文學 ·15.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