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文集在云南師范大學主辦,云南師范大學歷史與行政學院、云南師范大學中國邊疆學研究所承辦的“中國邊疆治理與中國邊疆學構筑高層論壇”所收文章基礎上,通過對馬大正先生邊疆研究學術思想的討論,梳理了近二十年來中國邊疆學構筑的探索和實踐,對加快構筑中國邊疆學形成諸多共識,希望在馬大正先生等老一輩學人引領下,通過中國邊疆研究學界的持續努力,為構筑中國邊疆學提供一定的學術支持。
鄒建達 許建英主編 ·文集 ·35萬字
《朝花夕拾》是魯迅最重要的作品集之一,共收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散文十篇,展現了橫眉冷對的魯迅先生的另一面,在中國現代散文史和文學史上享有盛譽。初版誕生九十多年來暢銷不衰,影響深遠。作品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歷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并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嘲諷。所收各篇均意蘊豐厚,手法嫻熟,備受一代代讀者喜愛。
魯迅著 裘沙 王偉君 裘大力插圖 ·文集 ·9.3萬字
論題主要圍繞“陳三五娘”題材戲曲作品、“陳三五娘”故事傳說、“陳三五娘”故事傳播、“陳三五娘”題材古典戲曲的語言學研究、“陳三五娘”故事與潮汕、閩南文化及其他相關研究等六個方面展開。其中,對“陳三五娘”題材戲曲作品的探討又可分為現代各劇種作品及相關問題與古典戲曲作品兩類,匯集了一批優秀論文。“陳三五娘”故事傳說相關研究的論文也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關于“陳三五娘”故事傳說本身的研究,另一類是“陳三五娘”故事的傳播及價值研究。“陳三五娘”故事傳播研究方面的論文主要以俗曲唱本及南音研究為代表。“陳三五娘”題材古典戲曲作品的語言學研究則以詞語考釋、用韻考察兩類論文為主。潮汕、閩南文化密不可分,部分論文通過對“陳三五娘”故事發生、傳播、發展的探究,挖掘了該故事與兩地文化及兩地文化之間的關系。
黃科安主編 ·文集 ·21.2萬字
天使的心中一直有個照暖她心懷的男孩,可男孩不能和她一起看流星,看日出,因為男孩不再是一個天使,他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包括和她的記憶都一并清除了。天使想起男孩,淚總是不知不覺的滑落,一顆一顆,滴入凡間。看到淚的人都被天使感染了,情不自禁的流淚,無聲無息,只有微微的哽咽,又似傷感從心中發出,一滴,二滴,三滴。從凡人的臉頰滑落,一顆顆精瑩的淚珠飛向天堂,天使看見了,不免一陣心痛,她用手輕輕地施出法力,淚珠瞬間化成一股煙霧,又慢慢地沉入凡間,這縷霧,在人間消散的同時,人們臉上早已沒有淚水的痕跡,有的只是一張張的笑臉。
劉燁 ·文集 ·15.9萬字
皮特坐在聯邦廣場噴水池對面人行道旁邊東入口右面的第三條長凳上。九年來,每逢感恩節,他總是恰好在一點鐘的時候坐在這里。他每次這樣一坐,總有一些查爾斯·狄更斯式的遭遇,使他的坎肩脹過心口,后背也一樣。皮特今天來到一年一度的約會地點,是出于習慣,而不是出于饑餓。窮苦人仿佛要隔那么長的時間才遭到饑餓的折磨,當然這只是慈善家的觀點。
石地 ·文集 ·6.5萬字
《我的知音套路》收錄了周光曙先生在《知音》工作期間采寫的部分紀實特稿共40余篇,共分為:“編輯部故事”“人物春秋”“人情大世界”“人間真情”“藍盾報告”“紅塵驚奇”等六個部分,每部分前都附有一篇“采編手記”,生動地記錄了稿件采訪經過和寫作經驗。如果你不喜歡虛的,這個正好適合你。
周光曙 ·文集 ·23.6萬字
本書以“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為主題,設置“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不畏艱險,沖鋒在前”“改革開放,五位一體”“扎根沃土,決勝小康”“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從個人切身體會出發,收集了新時代青年對基層、科學技術、未來發展等各個方面的看法和領悟,弘揚主旋律,同時具有鼓舞性和啟發性。
陳寶劍主編 ·文集 ·4.8萬字
在所有制造都被替代的今天,中國還剩下兩個手工業性質最顯著的業,一個是寫作,像早期的手工業者一樣,現在的文學創作仍是一個字、一個詞、一段話地書寫出來;另一個就是中國白酒,從制曲、發酵到窖藏,依然還保留著手工業時代的審美、態度和辛勞。根植于傳統的深刻美感,只有在這兩個行業中得以保持。可以說,寫作與釀酒在靈魂深處有著高度的契合和融合。
本書編委會主編 ·文集 ·6.7萬字
2019年11月20日,新華社高級編輯徐勇在工作崗位上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不幸殉職。徐勇去世后,新華社的同事和新聞界同仁紛紛發表紀念文章,追憶徐勇。中國記協發來慰問信說,徐勇同志為國際傳播和輿論斗爭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中國記協對他的英年早逝感到十分痛心。新華社授予徐勇“社長總編輯獎”,表彰他長期深耕國際新聞報道。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華社播發的徐勇代表作品,包括他撰寫的人物報道、科技財經報道、國際報道和抗戰紀念報道等有助于讀者學習新聞報道的寫作技巧,提升專業素養;第二部分精心選編了同事、同行懷念徐勇的文章,生動地刻畫出了一位在工作中不斷踐行“四力”,堅守理想、勤勉敬業、熱忱待人的記者形象,是新聞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陳贄 梁相斌 ·文集 ·7.4萬字
本書收錄了上海市“非遺”項目“曹路民間故事”代表性傳承人曹剛強多年來的獲獎作品,包括故事、小說、散文、曲藝四部分。收錄的作品扎根上海,深入民間,深刻反映了上海的城市風貌和上海人民的精神面貌。作者文筆平實幽默,擅長運用方言和口語化的文字體現地方特色,營造出真實的市井氣息。
曹剛強 ·文集 ·12.9萬字
自從讀了一些網絡小說后,我發現一個顯著的特征:他們的文章內容多數都是發生在他們自己生活中的事,也就是說,他們創作文章的靈感大多來自生活。中午,烏云密布,天黑沉沉地壓下來。蟬不叫了,蜘蛛從網上落下來,逃走了。這時,刮起了大風,打起了雷。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風姐姐和雷電哥哥在吵鬧,看誰的本領大。
劉燁 ·文集 ·17.4萬字
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由北京大學湯一介先生親手創辦,成立于1984年,是國內高校中最早恢復國學名號的學術研究機構之一,對新時期我國國學的復興起到了重要的開局和引領作用。今年恰逢國學所建所30周年,為了集中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整體學術面貌,我們擬編選出版一本學術論文集,收入國學所同仁及相關學者的作品,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景海峰 ·文集 ·29.1萬字
本書是作者的第一部詩集,所收錄詩歌多為作者近年來創作并發表于報刊的作品。作者以詩歌為體裁記錄友情、親情及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全書稿文字流暢、自然、流露出一位中年人對生活淡然的心態,易引起共鳴。
溫學飛 ·文集 ·3.5萬字
本書匯集了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建院四十年來科研工作者獲得的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的優秀科研成果,內容涵蓋了青海省社會科學院主要學科研究領域,集中展示了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在不同歷史時期取得的豐碩科研成果,再現了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的科研工作者為推進青海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庫服務的奮進足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青海省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鮮活縮影和學術印記。
馬勇進主編 ·文集 ·46.6萬字
孔子文化獎是由文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設立的國際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團體、個人若干名,主要表彰獎勵對全球儒學研究和孔子文化傳播做出突出貢獻的團體、個人和非政府組織。這個獎是文化部的最高獎項之一。本套叢書是自2009年首屆孔子文化獎設立以來,歷屆個人獎獲得者的文集匯編,主要有:《杜維明卷》(2009年度),《龐樸卷》(2010年度),《湯一介卷》(2011年度),《牟鐘鑒卷》(2012年度),《李學勤卷》和《安樂哲卷》(2013年度)共6本。每本書的內容以“孔子儒學與傳統文化”為核心,選取獲獎人最具學術創見的觀點、短語、概念等,選錄其最具學術影響力和學術創新性的文章、著述、學術演講。
楊朝明 ·文集 ·34.2萬字
本書是鐵道企協人事管理委員會組織18個鐵路局從事人事管理人員編寫的論文集,內容包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隊伍建設、專業技術干部管理、基層黨的建設、綜合及其他管理等內容。
鐵道企協人事管理委員會 ·文集 ·20.2萬字
全書精選2022年《散文海外版》刊發的散文的作品集,作者包括等優秀作家,方便散文愛好者了解近一年來散文創作的基本面貌。所選作品均注重展現活生生的生活及情感,使充滿生機、感人至深的作品長久流傳。既有名家大作,又有文壇新秀。書稿行文親切,具有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所有文章在思想上、藝術上都達到了較高水平。
《散文海外版》編輯部 ·文集 ·28.7萬字
《吟雨軒詩文集》為陳小從先生(陳隆恪之女、陳寅恪侄女)的詩文集,收入作者留存的自少年時期至今八十年間所作的四卷詩、一卷詞、一卷文,內容大都關乎義寧陳氏的人物往事與生活點滴,末附《趣馀錄》、評價文章、書中所涉陳氏家人親友及簡介等,可為研究者提供最為真實的記錄。
陳小從 ·文集 ·10.7萬字
套裝包含《為學跬步集》《書中自有山河》《昨日明月照今心》《流水集》《風義的懷思》《無界》《虔敬與喜悅》《行動者的寫作》8冊。研究文學理論、學術與生活的散文合集。各大名家的散文、隨筆合集,收錄多年的學術思想積累。專業領域專家著作,散文隨筆的短篇形式,學術性強的同時也保證了可讀性與通俗性。從古文經典到當代新學,由西方思想到東方文明,貫通古今,兼顧中西。比較中西文學,建立文化自信,打開世界文學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新視野。當今人們應如何做學術?本叢書在論述中具有嚴謹的思辨精神,不拘泥于成見,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力求言之有物,兼顧了學術性與可讀性。
陳建華等 ·文集 ·96.4萬字
《入浙隨緣錄》是一本雜文合集,由逢人錄、聞鐸錄、覽書錄、行腳錄四部分組成。逢人錄主要記述了作者子張與文學前輩的交往和對文學前輩的懷念;聞鐸錄主要寫木心及其作品;覽書錄圍繞舊書記寫相關書事;行腳錄則是作者的幾篇游記。書中所記,均為作者與書、與人、與地的珍貴記憶,讀來真實生動,清新自然。
子張 ·文集 ·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