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山河謠》系李耀斌詩集《河是水的衣裳》后的又一本散文詩集,收錄了詩人新世紀以來優秀散文詩作品一百余章,其中大部分發表在《詩選刊》《星星》《散文詩》《散文詩世界》《朔方》《黃河文學》《六盤山》《吉林散文詩》《塞上散文詩》等國內報刊上。全書分《山河戀曲》《漂泊云煙》《蟬語呢喃》《凡塵上下》四輯,附有部分評論文章。
李耀斌 ·文集 ·5.4萬字
本書是作者繼編著《海原大地震》系列連環畫叢書后的又一部文學、攝影和學術論文專著。本書收錄了作者自2005年以來在《作家報》《寧夏日報》《寧夏教育》《美麗中國》《中衛日報》《銀川文藝家》及人民網等國內報刊平臺發表的作品,由《海原鏡頭》《海原記事》《望故園》等三部分組成。
田玉珍 ·文集 ·8.3萬字
本書是作者的第一部詩集,所收錄詩歌多為作者近年來創作并發表于報刊的作品。作者以詩歌為體裁記錄友情、親情及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全書稿文字流暢、自然、流露出一位中年人對生活淡然的心態,易引起共鳴。
溫學飛 ·文集 ·3.5萬字
本書稿是一部以散文為主的綜合文學集。收入作品中的還有小說、報告文學、文史等,全書共分為兩部分,通過回顧的手法,敘述了過往時光中沉淀的記憶、經歷。如夢的年華,一直向往的故鄉,模糊又熟悉的人物、環境、鄉情民俗及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過往軼事,用文學形式展現出來。作品站在今天的視角,回顧昨天,展望明天,為的是更好邁步前行。全書表現了作者徐徐的追思,濃濃的鄉愁,這一切都滲透于真情感悟的字里行間之中。
楊金毅 ·文集 ·15.3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我的母親、和婆婆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悠悠女兒情、回娘家、父親的愛、父親住院了、暖暖的愛、洋芋菜里的愛、幸福的人、橘子又熟了、溫暖的夜、一個蘋果的故事等。
馬文菊 ·文集 ·10.5萬字
本書稿是一部散文作品集,是系列叢書“陽光文庫”中的一種。書稿分為三輯,收錄作品30篇。第一輯寫人記事,包括兒時的回憶、對火姓的考證、游歷經歷等,是比較正宗的散文隨筆;第二輯是作者為自己和朋友的作品寫的序言和后記;第三輯是幾篇“閑話”,是作者對生活中交往人物的敘寫。
火會亮 ·文集 ·11.6萬字
本書是一本詩歌集,是作者多年手筆的匯總,內容包括工作學習、心旅境遇、寓意抒情、詠懷詠物、游覽寫景,描繪大好的新中國、新家鄉等。在形式上,有褒有貶,有正有反,有抑有揚,有寓有感,文字清新,真實直白,真實的反映了作者的心聲足跡和風雨人生,對生活的感悟,對幸福的理解,正如作者所說是他的“浮生一記”。
李鴻義 ·文集 ·2.9萬字
本書收錄的作品主要包括:自白書、你和我、路上、相信、暴力事件、明月是身體里逃出的孤獨、起飛了、江山、在世上、緊張、我再次寫下永逝之日、敦煌壁畫等。
單永珍 ·文集 ·2.3萬字
本書包括:春、夏、秋、冬、家、思六部分內容,具體包括:綠之韻、爬山虎、賞花記、清明祭父、秋之思、秋風與落葉、落葉,生命的另一種延續、紅葉秋色寄我情等內容。
張洪斌 ·文集 ·4.5萬字
《在路上》新聞作品集,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論文節選”,有4篇論文。第二部分是“評論文章”,有78篇之多。這是全書的“主干”,可謂“重中之重”。壓軸的是“新聞通稿”,有13篇,數量不算多,且多為合作出品。
李溢春 ·文集 ·10.8萬字
本書是一本文集。通過對《寧夏日報》發表的28篇獲中國新聞獎的新聞稿件進行點評,分析、介紹這些作品能夠獲獎的原因,分享每篇新聞獲獎背后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該書既是對寧夏以往新聞熱點的回顧,也是對紙媒記者、編輯職業精神的贊揚,對同行學習新聞寫作也是有益的借鑒。
周慶華 馬文鋒編著 ·文集 ·6.7萬字
本書稿是一部散文作品集,內容分為“鄉關何宿”“古道風月”“閑花弄影”“素年食味”“行野歸也”五個部分。作者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及廣元市朝天區全力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的大背景下,以深情的筆墨書寫了朝天區全域旅游發展的新面貌和脫貧奔小康的新成效,重點突出朝天區的生態康養元素和厚重的蜀道文化,旨在帶讀者重返田園、尋歸鄉愁,體驗“慢得剛剛好”的美好新生活。散文寫作規范,主題集中,書稿結構勻稱,前后各部分之間既有聯系,又各有特色。
羅倩 ·文集 ·5.9萬字
本書稿是一本散文詩集,也是作者出版的第一部個人文集。本書所收錄的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家鄉、家人、愛人、朋友的真摯情感,對所處時代的謳歌,對生活的感悟。作品文字樸實,行文流暢,讀來朗朗上口。
尤屹峰 ·文集 ·7.7萬字
本書收錄的作品主要包括:風箏、三個人的黎明、矚目夕陽、化圓成方、花兒、張倌的心愿、操心、斷木者、女大唐水域、花開一季、只差三個、老鐵、汪貴升職等。
王興國 ·文集 ·13.1萬字
本書是一本作文集。收集了多篇二中學生創作的作品,按照內容分為家國情懷、親情心語、師恩難忘、青春風鈴、生命感悟、觀讀偶得等,主要為反映母校的文化和精神,謳歌親情、友情,記錄家鄉和祖國的變化,歌頌祖國和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優秀作文,展示了二中學生的時代風貌。
高小軍 郝全山 王萍主編 ·文集 ·14.9萬字
全書分為教育情懷、家鄉拾憶、評文說藝、歲月放歌、感言與銘文、林森贈言等內容,作者集四十年的人生經歷和感悟結集為文,有對自己生活的體驗,有對作品的感悟。
劉林森 ·文集 ·9.8萬字
用一本書,讀懂一部繽紛的唐朝女子生存簡史!大唐兩百八十多年,誕生了無數傳奇女子——果敢颯爽的武則天、嬌美善妒的楊玉環、不可一世的安樂公主、才貌雙絕的上官婉兒;還有潯陽江頭的琵琶女、月夜踏歌的佳人、望夫從軍歸來的思婦、為他人做嫁衣的貧女……她們是大唐的明月、盛世的芙蓉。不妨跟隨扶蘭的腳步,一覽唐朝女子的風華,看她們如何活出精彩,如何在自己的時代乘風破浪。
扶蘭 ·文集 ·9.7萬字
本選粹共選入參加全區職業院校師生職業技能大賽演講比賽及其他校外演講比賽獲獎作品、校內歷屆“我愛幼教職業”演講比賽獲獎作品、“我愛幼教職業”主題演講稿征文比賽優秀作品、敬畏生命、珍愛生活四個部分118篇優秀作品。
鄧彥芳主編 ·文集 ·10.4萬字
黝黑的臉龐,瘦削的身體,粗糙的大手,佝僂的脊梁,這就是農民。滾動的汗珠,浸透的汗衫,揮動的鋤頭,急促的喘息,這就是農民。
固原市原州區文物管理所 西北農耕博物館 ·文集 ·8.4萬字
本書收錄了《英臺那個熊奶奶兒》《支書找上門》《山神》《特殊的乘客》《王郵遞》《爸爸的騷擾電話》《免費體檢》等小小說。
姚偉 ·文集 ·1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