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家們的作家》是閻連科的文學閱讀札記,全書分五輯,涉及拉美文學、俄蘇文學、歐美文學、亞非文學等多個主題。在當代作家中,閻連科對外國文學的接受頗具代表性,他不斷汲取經驗并形成獨立的文學風格。在本書中,他作為領讀人,與讀者分享“經典之美”:《變形記》《百年孤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伊豆的舞女》《我的名字叫紅》《我的米海爾》……他以小說家的視角回顧自己的閱讀之路,深入淺出,講述文學經典如何被一代代創作、解讀、傳承。
閻連科 ·文集 ·10.3萬字
《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三書是迄今為止完整留存下來的產生最早、使用最久、影響范圍最廣的古代兒童啟蒙讀物。雖然三書中有一些不太適應現代社會的內容,但是總體上來說,反應了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最為基礎的知識內容,涉及歷史、地理、天文、文學、社會、民俗等個方面內容。清賀興思、汪嘯尹等人的注解,仍有較大參考價值,因此在國學復興的當今社會,予以再版整理,仍將會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宋)王應麟等 吳蒙標點 ·文集 ·7.3萬字
《肥肉》是一本以“肥肉”為話題的散文集,由“世界最美的書”獲獎者朱贏椿歷時六年約稿,精心編輯與設計而成。本書邀請到百余位作者共同講述“肥肉”的故事,以及多位知名畫家制作內文插畫。既有沈昌文、鐘叔河、蘇童、李洱、葉兆言、麥家、張嘉佳、蔣方舟等社會各界知名人士關于肥肉的珍貴記憶,也收錄民間不同年齡、不同領域的人和其他國家、地區的人們的肥肉故事。肥肉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段時代記憶,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辛酸的過往、甜蜜的回憶以及正在發生的酸甜苦辣的故事。物價已回不到往昔,肥肉又有了新故事。全新增訂版特別收錄陳曉卿、封新城、石光華、地主陸、田原、史航、汪天穩等好文。書中囊括的這幾代人的胃,比世間檔案更懂中國。
朱贏椿主編 ·文集 ·12.2萬字
本書為2022年度《散文》所刊發作品之佳作集成,凡五十余篇,依據作品內容及側重面列分四輯。其中既包括歷史人文主題的宏大篇章,亦收錄意趣雅致的閑適小品,更注重飽滿體現生活厚度、深切展現生命體驗的現實題材作品。本書中的大量作品被《讀者》《青年文摘》《特別關注》《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海外文摘》等知名刊物廣泛轉載或入選語文教材教輔、中高考語文閱讀試題。《散文》年度精選集系列出版二十年來,以其并重文字之美、思想之美與情感之美,全方位地展現當代散文文壇創作面貌,成為越來越多讀者心目中的年度之選。
《散文》編輯部編選 ·文集 ·23.5萬字
《你是人間四月天》根據早期刊載林徽因作品的報紙、刊物一一整理,完整收錄了迄今可以找到的林徽因詩歌、戲劇和譯作方面作品。她的詩曼妙飄逸,如淺吟低唱,似輕聲呢喃,讀來如有陌上開花,緩緩歸去的心情;她的戲劇、譯作文采斐然,意境優美,描繪出一個玲瓏剔透的精神世界。
林徽因 ·文集 ·5.2萬字
《筆記小說精粹》是一部精心編選的古代筆記小說合集,匯聚了歷代文人墨客筆下最富想象力與趣味性的短篇故事。這些故事或記錄奇聞異事,或描繪市井百態,或抒發人生哲理,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韻味。書中既有驚心動魄的志怪傳奇,也有細膩入微的情感描繪,每一篇都是對人性、社會與自然的深刻洞察,讓讀者在輕松閱讀中領略到古代文學的魅力與智慧。
李上卿編 ·文集 ·28.9萬字
本書收錄了周作人《苦雨》《烏篷船》《喝茶》《山中雜信》等七十余篇散文精品,根據其內容和寫作風格分為四個專輯。他寫故鄉的野菜,寫喝茶、鳥聲、烏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寫中秋的月亮、梅蘭竹菊,確乎很需要一些閑適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一一寫下來,他平和、淡泊、娓娓說來、毫不浮燥凌厲,讀來令人心生閑適。周作人一生在創作上的主要成就是散文小品的創作,飄逸灑脫的文章筆勢、平和恬淡的抒情特色、莊諧雜出的幽默趣味、舒徐自在的語言表達,讓他的作品風格獨樹一幟,成為中國現代散文發展史上的一個流派。
周作人 ·文集 ·14.9萬字
李敬澤如考古學家般穿行于博雜的歷史文本,收集起蛛絲馬跡、斷簡殘章,編織出逝去年代錯綜復雜的圖景。他嘗試去尋找那些隱沒在歷史的背面和角落的人,那些曾在東方和西方之間傳遞文明的使者,在重重陰影中辨認他們的蹤跡,傾聽他們含混不清、斷斷續續的聲音:他讓我們的目光再次駐足那些久遠的往事,我們會沉醉于“沉水、龍涎與玫瑰”;可能會想象“布謝的銀樹”;或者懷揣心中的“八聲甘州”遠行;更有可能,我們會把目光放在基督傳教士利瑪竇的身影之上。在想象中,逝去的事物重新生動展現,一個個曾在東方和西方之間銜遞交流的人,如一只只青鳥,倏然劃過天空,它們飛翔的路徑和姿勢被想象、被銘刻。
李敬澤 ·文集 ·13.6萬字
我們特別編輯了這套《感悟文學大師經典》叢書,主要收錄了魯迅、鄭振鐸、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魯彥、梁遇春、許地山、蕭紅、瞿秋白、聞一多、繆崇群、穆時英、丘東平、滕固、蔣光慈、葉紫、劉半農、鄒韜奮、李叔同、蘇曼殊、朱湘、柔石、廬隱、戴望舒、章衣萍、錢玄同、彭家煌、劉云若、洪靈菲、石評梅、夏丏尊、胡也頻等作家的一百部有影響的作品,既有詩歌、散文、雜文,評論,也有長、中、短篇小說,還有戲劇等作品,這些不同體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對當時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斗爭和其他種種社會生活,做了現實主義的真實描繪,是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代表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編著 ·文集 ·4.8萬字
67年前,一位父親因思念他遠隔重洋的孩子寫了上百封家書。字字真情,卻又害怕孩子覺得厭煩,字里行間帶著些許小心的詢問;濃濃關愛,卻又緊張孩子貪懶放縱,而處處提點關懷。從衣食住行的繁瑣細節,到藝術修養的宏遠思想,你會看到一個父親會因孩子提到的一點小事而嘮嘮叨叨;你會看到一個父親會因孩子的一點小進步而直淌眼淚。在這本書中你會發現中國傳統的父愛形象,一個不茍言笑的父親唯用文字才能說出的愛意。若問他寫信的原由是什么,那也只是所有父親的希望:親愛的孩子,希望你比我少些煩惱,多些幸福。
傅雷 ·文集 ·21.5萬字
新月集(TheCrescentMoon,1903)主要譯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詩集《兒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創作的。詩集中,詩人生動描繪了兒童們的游戲,巧妙地表現了孩子們的心理,以及他們活潑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雋永的藝術魅力,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純潔的兒童世界,勾起了我們對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本書是一部詩壇圣者的巔峰之作,一首母愛與童真的不朽樂章,一幅夢想現實交織的絢麗畫卷。
(印)泰戈爾 ·文集 ·3.9萬字
本套裝包括:《呼蘭河傳》包含蕭紅兩部小說。《生死場》是蕭紅的經典名篇,描寫了九·一八事變前后,哈爾濱近郊一個偏僻村莊發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間描摹著中國人于生的堅強、于死的掙扎。《呼蘭河傳》是其自傳體小說,以率真細膩的筆調,再現童年時代東北農村的生活《白面孔》為蕭紅散文合集。《后花園》收錄的是蕭紅短篇小說,包括其第一篇小說《棄兒》和最后一篇小說《小城三月》。書中所涉多為弱勢人物,或描寫他們的愛情,或講述他們的抗爭,或摹狀庸常生活里的麻木……題材廣泛,主旨多樣,按創作時間的先后加以編排,全方位展示了蕭紅在文學上的開拓嘗試。
蕭紅 ·文集 ·46.9萬字
本書系“韓少功作品典藏”之一種,精選了韓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爸爸爸》《女女女》《報告政府》《怒目金剛》等19篇中短篇小說。作家一方面堅實地立足中國傳統,另一方面有意識地使用西方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的方法,鮮活的人物、奇幻的情節、對歷史真相的揭示、直指人心的追問,多種元素構成了其作品凌厲而溫厚的風格。本書既是韓少功中短篇小說精讀,也是他創作三十多年的名篇薈萃,所選作品大多曾獲過獎,有些作品還曾被改編為電影、音樂劇,影響深遠。本書還配以湖南作協副主席何立偉所繪插圖,以圖詮文,在各版本的韓……
韓少功 ·文集 ·27.1萬字
本書是本散文集,文中雖然很多寫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雙銳利的審美眼光,擅于將許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東西,從中發現美、提煉美,體現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愛。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畫面躍然紙上,讓人如臨其境,供人品嘗和回味。
陶洪仁 ·文集 ·20.6萬字
家訓,是古人對家人以及子孫后代的告誡、約束形式。歷代家訓往往以簡明扼要又朗朗上口的方式,講明勸善戒惡的處世之道。《朱子家訓》全文僅三百余字,卻堪稱字字珠璣。《朱子家禮》之所以稱為“家禮”,并不是說這些禮儀規范的內容與使用范圍,僅僅限于朱氏家人以及子孫后代,朱子的本意是為宋代當時的人提供一個家庭基本禮儀范本。《朱子家禮》影響極為深遠,由南宋經過元明清與中華民國時期,至今在漢文化地區的各地風俗習慣里面都還能辨識出《朱子家禮》所產生的影響。“家禮”的“家”,主要有三層意思:第一是這些禮儀的內容主要限于家事;第二是這些禮儀的主要適用對象為家族人眾;第三層意思則與國相對,意思說這些禮儀并非由國家(或朝廷)所確立或認可的國家禮制,而十分接近現代所說的“民間”。《朱子家訓朱子家禮》讀本分為原文、注釋、譯文、解讀等部分,對《朱子家訓》、《朱子家禮》做了全新解讀。本書附錄收入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用純(號柏廬)的《治家格言》。
時亮編著 ·文集 ·8.3萬字
本書甄選林徽因現存于世的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選錄其中經得住時光淘洗和檢驗的篇章,力圖展現一個最具文學魅力的林徽因。既包括詩歌名篇,又收小說佳作,也有至情散文,以及戲劇探索之作。
林徽因 ·文集 ·16.7萬字
本書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偉大的愛爾蘭詩人葉芝的代表作《神話集》里的重要作品。《神話集》是葉芝推崇愛爾蘭傳統和民間文學的結晶,具有和他的詩歌創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凱爾特薄暮》是葉芝受歡迎的民間故事集,生動展示了愛爾蘭民間神話、靈異和魔幻故事,以及那些充分接納仙人存在的可愛的愛爾蘭人民。
(愛爾蘭)威廉·巴特勒·葉芝 ·文集 ·10.2萬字
《魯迅雜文集》精選魯迅先生1918年至1936年雜文寫作經典58篇。自1918年發表第一篇《隨感錄》,到1936年離世,魯迅先生寫作的雜文,只付梓的雜文集子就有16部——從《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言論自由的界限》,大寫世道;到《談金圣嘆》《論“他媽的”》,細察人心;再到《作文秘訣》《看書瑣記》,談詩論藝——兼容并蓄,無所不包。他是獨一無二的“大先生”,因絕望而冷峻又因激憤熾焰燃燒的真男人——“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魯迅 ·文集 ·12.2萬字
這本信札集記載了李小龍從赴美國求學到在香港逝世之間的十五年珍貴時光。在這些寄給家人、師長、朋友、弟子、同行和影迷的信札中,李小龍毫無保留地袒露了他真誠的靈魂。通過他的親筆,我們得以領略一代傳奇巨星光環背后那興味盎然的普通人生活,以及他那充滿個性的奮斗歷程。李小龍短暫的生命是一個人努力追求自我解放和自我實現的絕佳典范,功夫、表演和生命就是他的探索工具,也是這些信札的主題。翻閱這些信札,我們仿佛踏上了一趟“龍之旅”,在沿途每一個重要關口,我們都將撥開紛紜迷霧,目睹那些曾被掩蓋的鱗爪痕跡,了解這個人怎樣活過了一生!
李小龍 ·文集 ·7.6萬字
《隱匿的大師》是鐵凝漫談文學與藝術的散文隨筆集,分為讀人、讀書、讀畫、讀世四輯。“讀人”述及作者與楊絳、孫犁、馬識途、徐光耀、大江健三郎等前輩的交往,情真意切;作者分享了林風眠、豐子愷、汪曾祺等名家對她藝術與人生的滋養,娓娓道來。“讀書”回顧鐵凝自身的創作經驗,涉及《哦,香雪》《笨花》《永遠有多遠》等小說名篇,同時也探討了作家的責任感、創作的驅動力等相關文學理念。“讀畫”既深情回憶了一批中國畫家,如張德育等對作者的藝術熏陶,又一針見血地評論了勃魯蓋爾、弗美爾、庫爾貝、列賓、米勒、莫奈、雷諾阿、埃貢·席勒、夏加爾、霍珀、懷斯的繪畫名作,鑒賞分析往往帶有獨特的女性視角,令人頗受啟發。“讀世”結集作者早年寫作的隨筆散文,從論人到論世,深具哲理性。閱讀這本《隱匿的大師》,讀者既可以與這些大師產生共情與共鳴,又能深切體會到文學與藝術點亮人生幽暗的意蘊。
鐵凝 ·文集 ·1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