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內容簡介:風格學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一份極其豐厚的遺產。《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首次對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進行全面、深入的總結和研究,對其理論淵源、理論體系、理論特色及批評方式,對體性論、人品文品論、時代風格論、文體風格論、語言風格論及地域風格論等方面,都作了追源溯流的考察和實事求是的評析。在研究中,以翔實的史料為基礎進行嚴謹的理論分析,以歷史的演繹和邏輯的歸納相結合,是一部有很高學術價值的專著。
吳承學 ·現當代隨筆 ·18.9萬字
這是一部散文集。作家馮驥才的散文作品很多,其文風從容優雅,內容豐富而真摯,既體現出馮驥才作為一名知識分子的氣度和擔當,也充分展示出他的人生智慧、人格修養和藝術品位。《世間生活》這部散文集所收錄的主要是馮驥才書寫生活感悟的散文作品,旨在凸顯作者的人生智慧和人生哲學,以散文中所記錄的豐富閱歷和生活經驗,以從容恬淡的文字為讀者帶來一絲心靈的寧靜,給他們以啟發和鼓舞。
馮驥才 ·現當代隨筆 ·12.4萬字
本書合刊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和《漫說文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兩冊"有趣的小書",是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三位學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學問、品談文章的記錄。"三人談"提出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命題,關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不可分割的整體性,打通了近、現、當代文學的研究格局,擴大了研究領域,在學界引起很大的反響。《漫說文化》收錄各自的回憶文章及各集的序言,闡明了編者對"散文"的獨特理解,注重突出文化意味。
錢理群 黃子平 陳平原 ·現當代隨筆 ·15.1萬字
本書是追憶民國時期協和醫學院之文字集納,作者皆為民國之大家,如鄧家棟、吳階平、葉恭紹、榮獨山、王琇瑛等,這些民國大家講述了當時那些老協和醫學院的圖書館、病案室、名師名醫、學生生活、校風校紀……片段小文、三言兩語,生動鮮活地再現了民國時期老協和的那些逝去的過往。咀嚼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歷歷在目,那段舊時光也顯得華麗而有光彩。
韓淑芳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本書是一部二十世紀中葉的個人生活史。全書以散文的筆調,從不同側面回憶了作者人生的前二十年,講述故鄉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自己的成長經歷、讀書生活,各種農活的勞作方式,家鄉的特色吃食,父母的辛苦撐持,鄉人的喜怒哀樂,自己青年時代的苦悶、向往直至考上大學改變人生的經歷。全書以廣闊而深刻的社會變遷為背景,展現了時代洪流中的個人命運。
翟德芳 ·現當代隨筆 ·16.6萬字
長江、嘉陵江交匯,擎起天造地設、特色獨具的山城和渝中半島。自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國在江州筑城設置巴郡始,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系其中之一,重慶市渝中區(渝中半島)迄今已兩千三百多年。細溯歷史它的重要地位亙古未變,彈丸之地的渝中半島三度榮膺中央直轄辦公地殊榮。一個多甲子前,國家經濟尚不發達、交通不便,城市面貌依然保持著解放前的大格局,莫說遠道的北碚,就是隔條江的南岸、江北,即便有公路相連的沙坪壩、九龍坡,人們到渝中區,統統說叫進城。市級領導機關、職能部門、重要商業、名食名店、金融中心、重點學校、文化娛樂、交通出行等優勢因素疊加于此。
張川耀 ·現當代隨筆 ·8.7萬字
由楊志學和唐詩兩位博士詩人主編的〈中國年度優秀詩歌〉已經由我社連續出版了6年,取得了較大影響,已漸成品牌.本書遴選本年度發表在全國各大報刊的優秀詩歌300余篇,收入約200位新老詩人的作品,這些作品深入挖掘人類的情感,在表達手法上也力求創新.所表達的情感都符合正能量的原則,有益于讀者陶冶身心.從中可看到本年度詩歌發展風貌,也為相關專家研究中國新詩提供樣本.
楊志學 唐詩主編 ·現當代隨筆 ·5.7萬字
本書以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18天中,梁宏達的每日直播節目為主要內容,共18篇。每篇分“體育評書”和“老梁紫檀小神侃”兩部分。另附數頁兩位作者及節目組工作照片的彩插。“體育評書”內容為奧運當天賽場內外的3~5個熱門話題,梁宏達在書中對其進行歸納、評論,語言風趣幽默,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老梁紫檀小神侃”是梁宏達、紫檀兩人的對話,話題涵蓋奧運、體育、社會、文化等各方面,信息量豐富,可讀性較強。
梁宏達 紫檀 ·現當代隨筆 ·18.4萬字
五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大風將塵土和幾個中學畢業生,卷到黃土高原的椿樹峁。在這里,他們掏地,開荒,修梯田,辦鄉學,給娃娃們講“古朝”,借衣服給后生娶婆姨;他們學會了炒洋芋,做酸湯,愛上了喝燒酒,吃臊子面;他們在雨里讀巴爾扎克,在窯洞中研討物理假說……這些經歷給他們饑餓、寒冷、迷茫的苦難歲月以慰藉和希望。鄉民的善良真樸,打動了懷揣不同夢想的知識青年;知識青年也在對高原的敬畏中,理解了渺小與永存。作者運用了純正地道的陜北方言,既顯示了與那一方水土無法割舍的情感關聯,也很好地再現了陜北地區的風情生活畫卷。
謝侯之 ·現當代隨筆 ·11.6萬字
本書收錄了呂麥女士精心創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猶如心靈雞湯,滋養讀者的身心,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
呂麥 ·現當代隨筆 ·3萬字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通過人力車夫祥子,寫出了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淵中的圖景。本書為丁聰插圖本。丁聰的插圖因其形象概括、線條洗練、富于神韻而享有盛譽。
老舍 ·現當代隨筆 ·13.5萬字
這是”別人家的小孩“的故事:自己走路去上幼兒園;小學時就曾到人民大會堂領獎;初中時被學校聘為”校長助理“;高中時參加美國高考,被美國名校錄取,本科期間,他同時攻讀會計、金融和電子工程三個學位,都取得優異成績;之后,又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金融碩士,作為優秀畢業生畢業,并順利進入谷歌公司任職。這也是平常百姓家孩子的成長故事:打游戲也上癮;彈鋼琴的路上也曾遇到瓶頸而中斷;挑食偏食但是個虎皮尖椒控;為了IPHONE和媽媽鬧別扭……本書講述了孩子從出生到進入谷歌工作期間的成長經歷,生動地再現了孩子在家長的引導和幫助下如何擁有熱情開朗、善于交流的性格,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何戰勝成長的困難。這些故事飽含真情,所思所感貼近家教現實,對渴望幫助孩子成長的家長有很好的啟迪和借鑒作用。
陳采霞 ·現當代隨筆 ·16.7萬字
人來了,又去了;車去了,又來了。我在這車去人來的大橋上徘徊,似乎要在這里尋覓什么。我要在這里尋覓什么呢?是要在這浩蕩的大江里面,尋找山的倒影?城的倒影?是要在這江鎮的石板街上,尋找人的腳印?鎮的腳印?我茫然。
譚談 ·現當代隨筆 ·8.6萬字
他在島嶼寫作,他的專集已被諾獎評委翻譯,臺灣楊牧的文學自傳收官之作,終于來了。楊牧始作《山風海雨》(1987),在八十年代中,繼之以《方向歸零》(1991)與《昔我往矣》(1997),遂完成早期文學自傳之結構,探索山林鄉野和海洋的聲籟、色彩,以及形上的神秘主義,體會人情沖突于變動的城鄉社會里,感受到藝術的啟迪,追尋詩、美和愛的蹤跡,自我性格無限的猶疑和執著,并于回想中作荒遼幻化的前瞻,思維集中,風格刻意一一在多變屢遷的散文筆路下展開。三書自成系列,脈絡延伸,止于秘密作別的時刻,合帙為《奇來前書》。
楊牧 ·現當代隨筆 ·16.4萬字
一本散文集,一本美文集。作者在康藏高原上行走,繽紛的高原給行走者靈感,邊走邊吟,贊美高原壯美的自然風光,感嘆這塊沃土所蘊藏的神奇歷史文化。屏住呼吸,把康藏高原的一切盡收心底,放飛心境,把真誠奉獻給這方水土。
賀先棗 ·現當代隨筆 ·10.3萬字
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徐悲鴻藝術、美學思想精選,是關于藝術創作和藝術感悟的文字;第二部分為徐悲鴻自述生平之作,記錄了作者藝術成長之路。從大師的文字中品讀其美學思想,享受藝術熏陶,提升審美能力,并把審美當做我們一生的修行。
徐悲鴻 ·現當代隨筆 ·6.8萬字
香港著名外科醫生鐘尚志教授的隨筆小品100篇,分“嚴師高徒”“病理淺釋”“懸壺偶拾”“杏林紀事”四部分,其中,既有早年在愛爾蘭學醫,后來在香港行醫、教學的感悟心得,也有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行醫、教學的經驗和見聞,更有面向普通大眾的常見病釋義和醫學領域的一些趣史軼聞。讀來既輕松有趣,又有額外的收獲。
鐘尚志 ·現當代隨筆 ·6.3萬字
呂麥 ·現當代隨筆 ·3.1萬字
相思需要理由嗎?別人眼里的幸福是真幸福嗎?一路走來,我們辜負了多少沿途美景?珍惜當下,當下最美,相思最美,相思在哪里,在書里,在孔明的散文集《書中最相思》里。孔明說自己的這本書是“一孔之見”,或有理性思考,卻靠感性沖動。這話實在,但不免自謙自薄。其實他筆下的世界與其說是沖動的靈感,毋寧說是率性、率真,不阿附、不跟風,有個性、重靈動,沒有“心靈毒藥”,只有“愛之蜜糖”,唯美主義,風月無邊,相思落筆,妙不可言!
孔明 ·現當代隨筆 ·8.9萬字
《英格蘭流年》是字碼頭讀庫最大遼寧艦中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錄了《當代作家評論》雜志主編、著名作家高海濤先生近年來的優秀散文作品。該作品理性與感性渾然一體,智性與人性相映成輝。語言精準中帶個人色彩,哲思豐沛且地域特點濃郁,既有面向遼闊的文明的遐想,又有貼近大地的沉思,顯得大氣而精致;既是鄉土散文也是文化散文,融合了本土和域外的兩種記憶。寫出了一種鮮見的格調和氣勢。
高海濤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