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紀德游記》將紀德一生的游記作品精華盡收其中。紀德是個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家,紀德的游記創作既有個人情懷的抒寫,又富有飽滿的政治熱情和誠篤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其整個創作生涯中占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書收錄了紀德的游記代表作《剛果之行》和《乍得歸來》,以及《放棄旅行》、《漫游土耳其》和《布列塔尼游記》等作品。
(法)安德烈·紀德 ·文集 ·34.3萬字
《寧夏文藝評論2018卷》評論對象涵蓋了文學、美術、書法、影視等藝術門類,形式也不拘一格,訪談對話、作家作品專論、文化現象分析、書評等均有載列,內容豐富,體例合理,是寧夏文藝評論家們2018年創作的優秀作品的匯集,展示了文藝評論家們寬闊的學術視野、精深的理論素養、敏銳的藝術感覺和獨到的批評闡發。
寧夏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寧夏文藝評論家協會 ·文集 ·34.3萬字
納蘭詞以純真深厚的情感,精致細膩的描畫、淺白流暢的語言、委婉凄艷的風格深深打動了無數讀者,被廣為流傳。本書收錄了納蘭詞中的精美詞句,并配有精美圖片,為讀者提供一次輕松的、觸動心靈的讀書之旅。
(清)納蘭性德著 聶小晴編著 ·古詩詞 ·34.3萬字
近代報刊是詩界革命運動賴以開展的陣地,學界長期以來對原始報刊詩歌史料重視不夠,成為制約這一領域研究的瓶頸。本書基于原生態近代報刊詩歌詩話文獻史料,通過對詩界革命的歷史淵源、核心陣地、原初形態、地理版圖、革新精神、多層意蘊、詩體風格、流變軌跡、詩人隊伍、歷史影響等方面的系統探研,重繪了詩界革命運動的政治、地理、文化、詩學、詩人版圖,揭示出其多聲復義的駁雜形態及其多元探索與試驗,得出了諸多原創性觀點,解決了此前學界或語焉不詳、或尚無定論、或存在偏見、或史實有誤的一些文學史問題,在整體意義上將晚清詩界革命研究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胡全章 ·現當代詩 ·34.3萬字
近年來,“唐詩之路”成為學術界、文化界的熱點與焦點。浙江大學胡可先教授的新著《唐詩之路與文學空間研究》以大唐帝國最重要、留存詩歌最多、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五條唐詩之路為切入點,以文學蘊涵為研究內容,以空間地理為研究維度,致力于唐詩之路的核心區域長安、洛陽以及關鍵區域浙東、浙西、蜀道這五個區域的研究,試圖在“詩”與“路”的融合之中,對唐朝的詩壇圖景、詩人群體、詩歌分布、詩歌藝術等方面的重要問題進行跨學科的綜合討論和研究,拓展了詩路研究的空間美學維度,并利用考古成果擴大了詩路研究的格局,立體地展現大唐的絢爛與風雅,極具開拓性和創新性。
胡可先 ·文學理論 ·34.3萬字
本書收錄了現當代中外著名作家的散文、詩歌、游記、雜文、演講詞各二三十篇,每一種文體獨立成篇,方便讀者閱讀,同時每一文章都設有入選理由,作者簡介和作品賞析等欄目。
魯迅 黎娜 ·名家作品 ·34.3萬字
本書是雪漠自傳體散文“一個人的西部”系列的新作,通過對作者1981-1982兩年日記的解讀,講述作者在西部偏僻農村的成長史和人生奮斗史。全書以質樸的文字回憶了作者十八九歲時,在文學夢的召喚下,通過戰勝自己、升華心靈來改造命運的奮斗人生,并以真誠泣血的人生感悟,破解土地、文化與個人命運的關系密碼,展示了另一種活法和另一條成功之路,極富勵志色彩。全書配有100多幅老藝術家專門為本書創作的水墨插畫,畫風具有濃郁的鄉土味道和懷舊色彩,增加了本書的年代感。
雪漠 ·現當代隨筆 ·34.3萬字
無論是杜甫對草堂花木的配置剪裁,抑或白居易富于控制力和馴化感的園林經營,還是蘇軾與文人雅致生活融為一體的花木題詠,唐宋詩人在園林植物審美實踐中,豐富了中國的美學傳統,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美學課題。本書上編考察王維、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蘇軾、晁補之、楊萬里等詩人的園林植物書寫特色。園林植物在其筆下,既是山林隱逸符號,也是博物認知對象,又是個人收藏珍玩。不同身份的花木,折射出唐宋文人復雜深刻的審美視角。下編聚焦“窗竹”“出墻花木”等詩歌和繪畫中的經典園林植物意象,分析其跨越詩畫的共通美學意蘊,更加立體地揭示唐宋文人園林植物的審美全貌。
王悅笛 ·文學理論 ·34.3萬字
南宋羅泌的《路史》,是一部保存有極為豐富的輯佚資料的神話學著作。本書首次全面且系統地考察了羅泌的家世和《路史》的文獻學及神話學價值??疾鞎r,本書以對《路史》文獻構成所做的全面細致的梳理為依據,既揭示《路史》文獻來源的豐富性及其在輯佚方面的獨特價值,又凸顯羅泌搜集神話傳說資料來構擬上古帝王譜系時,陷于“駁雜而無倫”的困境,非刻意為之,而是受“神話歷史”思維的影響所致。
朱仙林 ·文學理論 ·34.3萬字
木心說:“希臘神話是一筆美麗得發昏的糊涂賬?!北娚裰踔嫠?、太陽神阿波羅、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潘多拉的盒子、達摩克利斯之劍、斯芬克斯之謎……神與神、神與英雄、神與人之間豐富的傳說故事令人著迷,但他們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又讓人難以厘清。鄭振鐸先生根據69種原始資料,參考大量古希臘羅馬文獻、文學作品,歷時十余年編譯而成的《希臘神話與英雄傳說》,創造性地將希臘神話分為7大體系,全書涉及600多位神祇與英雄。全面、系統地把希臘神話理得清清楚楚!
鄭振鐸 ·民間文學 ·34.3萬字
上卷主要是教育與文學方面的心路之語,其中收錄了作者的一些散文,小說習作與詩歌,還有關于高考作文輔導、學生文學成長和高考閱卷等方面的文章。下卷主要是文學評論,收錄了作者多年來發表在報刊雜志上的一些散文評論。全書情感真摯濃郁,語言流暢清新,內涵豐富深沉。
鹿丁聯 ·文學評論 ·34.3萬字
臺灣三大散文獎得主、金石堂年度風云人物、暢銷書作家、當代華語文壇散文大家簡媜寫作三十年精裝典藏紀念版,包含《水問》、《女兒紅》、《微暈的樹林》和《胭脂盆地》。簡媜特別撰寫新序,回顧三十年來散文之路。特別收錄簡媜相關珍貴照片,更具紀念意義。
簡媜 ·現當代隨筆 ·34.2萬字
以讀本的形式來實踐“文論選”的編著理念。內容結構包括:選文、作者介紹、注釋、講疏、關鍵詞、相關知識鏈接、思考題等,旨在通過每篇選文及其詮釋、考辯、導讀等元素,來聯結文論經典名篇、文論家、文論概念范疇、古代文論發展演進過程及其特點,從而實現為讀者還原中國傳統文論的“大文論”的生成、批評言說方式等的理論風貌。就體例而言,本書在目前本領域教材中頗具探索性、創新性,對于所選古代文論經典名篇之知識與思想詮釋、導讀也頗為完備。
黨圣元 夏靜 ·文學評論 ·34.2萬字
孔子文化獎是由文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設立的國際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團體、個人若干名,主要表彰獎勵對全球儒學研究和孔子文化傳播做出突出貢獻的團體、個人和非政府組織。這個獎是文化部的最高獎項之一。本套叢書是自2009年首屆孔子文化獎設立以來,歷屆個人獎獲得者的文集匯編,主要有:《杜維明卷》(2009年度),《龐樸卷》(2010年度),《湯一介卷》(2011年度),《牟鐘鑒卷》(2012年度),《李學勤卷》和《安樂哲卷》(2013年度)共6本。每本書的內容以“孔子儒學與傳統文化”為核心,選取獲獎人最具學術創見的觀點、短語、概念等,選錄其最具學術影響力和學術創新性的文章、著述、學術演講。
楊朝明 ·文集 ·34.2萬字
本書是作者近年所從事“近百年女性詞史”學術方向的主要成果,書寫了19世紀末至21世紀初百余年的女性詞史歷程,是學界首部全景式展現此時段文學生態的著作。近百年女性詞史從時序上看,是以李清照為開山的千年女性詞史的衍繹承傳,而在“天將間氣付閨房”的時代風會中,獲得了間世遷變之靈氣的女性詞的體量與分量,足以同此前的千年分庭抗禮,甚或駕而上之。百年中,誕生了呂碧城、沈祖棻、陳小翠、周鍊霞、丁寧等英卓的女詞人。她們以佳詞麗句秀出閨閫,不僅足與同世男性詞人相抗軼,壯百年詞業聲色;更能上摩前賢之壘,在千年女性詞史長卷鐫刻芳名。本書是“二十世紀詩詞研究”系列成果之一,在鑿通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兩個二級學科的理論基礎上,別具文化、歷史、性別等層面的意義。
趙郁飛 ·文學理論 ·34.2萬字
本書以影響研究為切入點,運用翔實的史料,深入分析祖國大陸母體文學對臺灣現代文學的影響,在20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框架中展開臺灣與大陸文學的比較研究,積極探求中國現代文學精神、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和現代經典作家對臺灣文學發展的意義。本書較為系統地梳理了臺灣文學與大陸母體文學深刻的淵源關系,探討了臺灣文學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五四”以降的中國現代文學對它產生的恒久而深刻的影響;通過對兩岸文學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的比較研究,在20世紀中國文學的宏闊視野中,探討了臺灣文學的特色和價值,這將有助于推動學界建構多元共生、整合兩岸、兼容雅俗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觀。
方忠等 ·文學理論 ·34.2萬字
《當代西方文論批判研究》全書共分為六章,內容分別是:一、向內轉與悖離社會與生活;二、“自我中心主義”與公共價值的消弭;三、現代西方文論的非理性轉向;四、“形式崇拜”與內容與形式關系的倒置;五、“反教化論”與審美追求的極端化誤區;六、精英主義取向與文學藝術的小眾化危機。從六個方面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分析了當代西方文論在中國的接受情況以及問題所在。在當今理論界唯西方文論馬首是瞻的情況下,本書富有理論前沿性和現實意義。
張江主編 ·文學理論 ·34.2萬字
本書為《童慶炳文集》之一,以一種新穎的體例,即《文心雕龍》“道心神理”說、《文心雕龍》“奇正華實”說、《文心雕龍》“會通適變”說、《文心雕龍》“因內符外”說、《文心雕龍》“循體成勢”說、《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等“三十說”論述劉勰對文體、文學創作、作品構成等的思考,讀來饒有趣味,讓人興致盎然。
童慶炳 ·文學理論 ·34.1萬字
本書展示了東干研究的最新成果,將東干文學置于世界華語文學的坐標中,以專題性研究覆蓋東干書面文學與民間口傳文學,奠定了東干文學研究的詩學基礎,勾勒了東干文學的研究框架。同時又重點突破,或在東干文學的某些關鍵點上深入開掘,或作史的脈絡尋繹。依據東干文和俄文的最新資料,以新的參照和視角予以闡釋,特別是東干文學與中國文化的互補與互證研究,原汁原味的東干口語與中國作家口語化的比較,顛覆了流行的教科書巾的某些通用觀點,得出了與眾不同的新結論。
常文昌 常立霓 ·文學理論 ·34.1萬字
《文學批評的方法論研究》是一部將20世紀西方學術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論轉化成文學批評方法的應用性研究著作。論著的研究從兩個向度展開:一是對著名思想家的經典理論做方法論解析,比如,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碌摹爸R考古學”等;一是用概括出的方法論和方法,對現代主義文學中的經典作品進行文本分析,以此來演示這種批評方法的有效性和應用技巧。書中每章分三個部分:理論資源——方法論研究——范文,這三個部分實際就是撰寫一篇論文的三個步驟,即選擇方法——應用設計——文字表述。
杜寧 ·文學理論 ·3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