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為20世紀中國最著名的章回小說大家,張恨水的《劍膽琴心》再現(xiàn)了俠義英雄的傳奇故事,復活了《史記》里記載的“游俠列傳”。這些“世外群龍”,諸如朱懷亮、張道人、于婆婆,在太平天國革命之后,隱身江湖,游走于草莽之間,行俠仗義、打抱不平。《劍膽琴心》沒有怪力亂神,沒有奇幻仙俠,有的只是技藝。正是這種樸實自然的寫法,達到了“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與金庸博大精深的武俠敘事交相輝映。
張恨水 ·武俠 ·30.9萬字
《蕩寇志》是中國清代小說家俞萬春對明代小說《水滸傳》的續(xù)寫,又稱《結(jié)水滸全傳》或《結(jié)水滸傳》。草創(chuàng)于道光六年,寫成于道光二十七年,中間“三易其稿”,首尾歷22年。因作者所處時代,太平天國亂前,國內(nèi)盜賊橫生,作者有感于當時中國受盜賊橫行之苦,因而深惡盜賊,進而引發(fā)創(chuàng)作。也有觀點認為,《蕩寇志》實際上是用“曲筆”贊揚《水滸傳》的著作,俞萬春是個鐵桿水滸迷。《蕩寇志》中有很多“自相諷刺”的內(nèi)容,而其主旨實際上與被腰斬前的《水滸傳》版本無異。俞萬春寫《蕩寇志》,表面上丑化梁山好漢,實際上是通過“自我丑化”來頌揚《水滸傳》。
俞萬春 ·武俠 ·5.1萬字
還珠樓主是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曾被譽為“現(xiàn)代武俠小說之王”。他的一生,歷經(jīng)曲折跌宕,極富傳奇色彩。其作品多達1700萬字。他的小說,文筆華美,極富詩情,想象瑰麗,氣勢磅礴,融合俠義和武術(shù)于一體,進行高度哲理化、藝術(shù)化的發(fā)揮,顯示了天縱奇才的宏大氣魄。本社經(jīng)過精心策劃與制作,規(guī)模推出《民國武俠小說典藏文庫·還珠樓主卷》,《蜀山劍俠傳》是還珠樓主的重要代表之一。
還珠樓主 ·武俠 ·45.4萬字
是宮白羽寫關(guān)于子午鴛鴦鉞這個武器的故事。子午鉞,也稱子午鴛鴦鉞,是八卦掌門派的獨特兵器,是由清代董海川所創(chuàng),又叫“日月乾坤劍”。鉞分子午,一雄一雌,演練時開合交織,不即不離,酷似鴛鴦,故名“子午鴛鴦鉞”。此兵器練法與眾不同,它步走八方,運動中求變化,并隨心所欲,變化萬端,易攻難防。
白羽 ·武俠 ·9.7萬字
本書是一部武俠小說。由“現(xiàn)代武俠小說之王”還珠樓主創(chuàng)作。1951年3月由上海武陵書屋出版第一集,至5月出版第三集。全書共十三回,總計十五萬字。作品情節(jié)曲折跌宕,人物富有傳奇色彩,俠客鐵肩擔道義的精神,在書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
還珠樓主 ·武俠 ·14.5萬字
她那最后一滴眼淚,一定是想寄托一個愿望:如果她有來世,寧肯做一個平凡的女子,也不愿做一只靈異的白狐。
雷池果 ·武俠 ·10.1萬字
本書原名《長眉真人專集》,是一部長篇武俠小說。由“現(xiàn)代武俠小說之王”還珠樓主創(chuàng)作。全書共六集二十四回,總計三十萬字。1948年9月由正氣書局出版第一集,封面書名前冠以作者手書“蜀山前傳”;至1949年3月出版第六集。
還珠樓主 ·武俠 ·29.3萬字
張猛,一個小小的宕渠口驛亭長,幾番努力,得到重用,從此之后,大展宏圖,收降司馬懿,結(jié)盟西羌國,攻克長安,遷都魏地,接管涼州,收復洛陽……終于混成了三國天下第一猛將。不一樣的穿越,不一樣的三國,不一樣的故事。
獵于密林者 ·武俠 ·25.6萬字
江湖名門“先天無極派”掌門人俞放鶴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親眼目睹父親慘死卻無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親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殺害。而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這些人卻又奇跡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惡意的玩笑,還是這“復生”背后隱藏了不為人知的陰謀?
古龍 ·武俠 ·20.7萬字
方玉琴之父母為一方豪俠,因押送賑銀救濟災民被盜賊突襲搶竊后殺害。幼小的她被玄真道長所救且養(yǎng)育長大,習得道長真?zhèn)魑涔Α7接袂傥涔σ殉桑庇谙律綖楦改笀蟪鹧┖蕖O碌蒙絹恚瑓s意外得知外族犯我中原,玉琴在道長的指引下,準備一邊找尋仇家,一邊尋機投效義軍首領(lǐng),在仗劍走江湖時遇見少俠岳劍秋,兩人不打不相認,從此一起結(jié)伴走江湖,并留下一系列江湖傳奇故事。
顧明道 ·武俠 ·5.2萬字
《蕭十一郎》問世三年后,因古龍不滿意結(jié)局,又作《火并蕭十一郎》以續(xù)之。全篇故事極盡離奇曲折之能事,但前后照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皆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卻絕不荒唐無稽,是一部“謳歌至情至性、鼓舞生命意志的超卓杰作,具有永恒的文學價值”。在《火并蕭十一郎》中,蕭十一郎再次出現(xiàn)在風四娘和沈璧君面前,但他卻從不修邊幅的落拓浪子,搖身一變,成了衣著華麗的富家公子。蕭十一郎是不是還是從前那個蕭十一郎?在敢愛敢恨的風四娘和為他舍棄一切的沈璧君之間,他究竟會作何選擇?
古龍 ·武俠 ·12.3萬字
本書是一部武俠小說。由“現(xiàn)代武俠小說之王”還珠樓主創(chuàng)作。全書共四集二十回,總計二十八萬字。1948年由正氣書局出版。作品文筆華美,極富詩情,想象瑰麗,氣勢磅礴,融合俠義和武術(shù)于一體,進行高度哲理化、藝術(shù)化的發(fā)揮,顯示了天縱奇才的大氣魄。
還珠樓主 ·武俠 ·22.9萬字
《江湖奇?zhèn)b傳》以近代史上確有其事的湖南平江、瀏陽兩縣縣民爭奪趙家坪為經(jīng),以昆侖、崆峒可兩派弟子分別助拳為緯,并融入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張紋祥刺馬”,牽引出兩大武林門派的恩怨情仇。
平江不肖生 ·武俠 ·101萬字
這是一個寒冬的早晨,天色十分陰晦。雖在辰已之交,那一輪寒日還未露面,大地上陰沉沉的,空中愁云漠漠。遙望天邊,塵昏霧涌,一片混茫,只影綽綽隱現(xiàn)著幾所村舍土墻,極少見到一個人影。道旁孤零零矗立著一株兩三抱粗的古樹,吃那陣陣朔風吹得呼呼亂響。地上塵沙被狂風卷起,滿天飛舞,打在人的臉上,宛如中了一把碎鐵沙,風力又猛,逼得人透不過氣來。
還珠樓主 ·武俠 ·9.3萬字
建文四年,方孝儒輔佐明惠帝,靖難之變時,李景隆開城門叛變。傳說建文帝殞命于火中,兩子不知所蹤。朱棣即位后,方孝儒被滿門抄斬,株連十族,聶憑軒一家也未能幸免于難。聶憑軒化名聶山,偷盜朱棣玉璽,尋訪朱允炆,希望推翻朱棣、誅殺李景隆以報仇,但夜襲皇宮時不慎被擒,被袁從儔放走,卻被史苒施了詭計,在刑場上令袁從儔誤以為聶山?jīng)]有逃脫,悔恨自刎。聶山的兒子聶靖天被神廚白一勺收養(yǎng),白一勺廚藝精湛且武功超群,但為人低調(diào),連聶靖天都不知道他身負武功。十二歲那年,聶靖天無意間卷入一場江湖紛爭,身中奇毒,自此師從白一勺練功拔毒,不知不覺內(nèi)功精進,廚藝也逐漸爐火純青。四年后,當年那場江湖紛爭發(fā)酵為一場風暴,不但將聶靖天師徒席卷其中,還撕開了一個塵封已久的秘密。
雷池果 ·武俠 ·11.4萬字
兆龍因為怨恨爺爺偏袒二叔楊云鵬,致使父親楊云天身亡,他毅然離開楊家,化名木頭,混進京城酒樓會賢堂當跑堂的。憑著過人的悟性,他最終得到廚神衛(wèi)璜的青睞,成為其關(guān)門弟子,并如愿以償?shù)剡M入御膳廚房。在宮中的斗宴中,兆龍憑著竹刀絕技脫穎而出,得到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嘉獎。如此同時,隨著跟武云情感進一步加深,他也逐漸靠近“秋水”組織的核心。幾經(jīng)探查,沒想到“秋水”的“老祖宗”正藏身于內(nèi)務府中……
宋別離 ·武俠 ·31.7萬字
本書是一部長篇武俠小說,由“現(xiàn)代武俠小說之王”還珠樓主創(chuàng)作。全書共五回,約十萬字。本書延續(xù)了還珠樓主以往的寫作風格,是其鮮有人知的一部作品,曾在《益世報》連載,至1935年3月中斷,未載完。作品文筆灑脫,人物刻畫細膩,行筆頗有剛中帶柔的俠客風范。本書后附還珠樓主創(chuàng)作年表。
還珠樓主 ·武俠 ·13.1萬字
這年由溫州到雁蕩這條路上突然出了兩個隱名俠盜,操著關(guān)西和四川口音,常時往來出沒于溫州、樂清、雁蕩之間,各穿著一身黑衣,頭戴面具,鬢間插著一朵紅絨梅花,身手矯捷,動作如飛,曾于一日夜間往來上述三地,專偷大戶,人不能近,一任用盡方法,派上許多名捕,休想動他一根毫毛!最厲害是,二人偷盜以前必在事主家中留下梅花標記,有時并還留書,寫明須要何種珍物和多少金銀,事主膽小,知不能抗,如照所說準備,放在房中或者天井以內(nèi),人全避開,還不至于傷人,多受損失。
還珠樓主 ·武俠 ·23.4萬字
本文所記乃是蒲城一個少年,姓寇名公遐,出身本是耕讀之家,從小好武,最喜結(jié)交江湖豪俠之士,才十七歲便匹馬仗劍,出作壯游。與其好友結(jié)拜為龍山四友,專誅滅異派余孽,報效國家。
還珠樓主 ·武俠 ·41.3萬字
清末,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血濺刑場,維新派人士被廣泛株連。以智能雙全和豪飲著稱的義俠張三和威武神勇的老英雄王五等京城豪杰。在張三才貌雙全的未婚妻王麗媛的大力協(xié)助下,為救難友,與清廷鷹犬展開了一場生與死的廝殺,最后,在落日余輝中,張三和麗媛一騎雙跨,飛馳而去。
張寶瑞 ·武俠 ·19.7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lǐng)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